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老人痛失房产,你能识破身边的“庞氏骗局”吗?

1.关于老人的讲两个故事

——老无所依

从2015年开始,北京几十位老人陆续遭受“以房养老”的骗局,他们失去了所有房产,也失去了老年生活唯一的依靠。

骗子告诉老人,只要把手中的房子作为抵押,就可以借出大量现金。

合理的利息回报,这事还可以考虑

如果购买骗子的理财产品,每月能获得10%-15%的回报,不超过一年就能收回本息。

然而不到三个月,不仅高额利息断了,连本金都拿不回来。老人们的房产,也因无法偿还本金而被银行收走。

——冲动投资

两年前,我那未曾谋面的老丈人,在朋友的煽动下抵押了一套无锡景区的别墅,借出了几百万现金。

一个机构给出了非常可观的回报(高于普通理财3倍)。

于是,老丈人大手一挥,一次性投了300万。

结果,他亏得血本无归,不得不报警追讨。当初他投的这笔钱,至今下落不明。

谁承想,老丈人咽不下这口气,转身办了二次抵押贷款,又投了几百万在股市里。我深深为他感到担忧。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这两个故事。

就我而言,我本能的反应是 : 这不过是以房产抵押为幌子的庞氏骗局,迷惑性和杀伤力都数倍于以前。

2.什么是庞氏骗局?

今年恰好是庞氏骗局一百周年。

1903年,一位怀揣着发财梦的意大利人——庞兹,移民到了美国。庞兹为了赚钱,可谓无恶不做,伪造过文书,也贩卖过人口。

不过,庞兹不同于普通小混混,他具有十分敏锐的观察能力。

庞兹发现,小偷小摸发不了财,要想挣大钱,只能通过金融诈骗。于是,他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骗术。

人模狗样儿的庞兹

天资聪颖的庞兹,通过观察证券基金的运作模式,发现了一种能够榨取消费者盈余的方法——发展会员,收会员费,并且通过会员发展下线。

庞兹的思路是这样的:

成立一个假装买卖邮政票据的公司,承诺给每位投资者40%的季度回报,但投资者必须强制收取200美元会费。换而言之,有最低投资金额的限制。

庞兹给第一波投资人优惠,只要能介绍其他人买入,就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就这样,源源不断的投资者入场了,前后总计4万人。

所有的庞氏骗局都是金字塔结构

一年的时间里,庞兹筹集到了1500万美元的资金。必须要注意到,1920年的美元购买力,相当于如今的12-14倍。

这笔巨额资金,除了少量用来支付前期投资者之外,剩余资金都被庞兹挥霍在了奢靡的消费上。

在庞氏骗局被揭穿之前,一些投资者确实收回了本钱,他们把庞兹称为“同哥伦布一样伟大的意大利人”。

但谁也没想到,公司不靠业务赚钱,光靠融资来形成现金流。

庞兹只是拿新投资者的钱,来返还给老投资者作为回报,公司内形成了金字塔形结构:

底层的钱不断涌向塔顶。

那一年夏季刚结束,庞兹就宣布破产了,他的骗局也被美国官方揭穿。

3.庞氏骗局有三种特征

——空手套白狼,没有靠谱的盈利模式。

——零和游戏,总收益为0。

——拆东墙补西墙,少数人得益,多数人受损。

比特币算不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股票也是一种庞氏骗局。

某些地区的股市,跟公司运营状况完全无关,基本不存在股息分红,总资金池不会增加。

一旦产生动荡,多数人的钱,会转移到少数人身上。普通股民构成了金字塔底层,大玩家位于塔尖。

只要计算2015年普通股民亏了多少钱,就能算出印花税、入境热钱、猎手和上市公司管理层到底赚了多少。

而且买得越晚,越容易接盘,符合“后来者买单”的原则。

不过,庞氏骗局也分“合法”与“非法”。

合法的改良型庞氏骗局,往往符合“社会性”的原则,即受到社会法制、公平观念的认可。

4.新骗局为什么结合上房产抵押?

原因有三点:

——大部分国人的资产,都聚集在房产上,可支配现金很少。

——前几年,房屋抵押贷款难度小(现今难度大多了)。一般情况下,贷款额度为房产评估价的50%-70%。不仅如此,还可以作二次抵押贷款,有翻本的希望。

——投资渠道匮乏,大部分金融产品回报率低,跑不过贷款利率。债市回报率有限,股市跌宕起伏。

5.北京老人是怎么被骗的?

骗子诱惑老人抵押房产,价值700万的房屋,可以借出400万,全都投给骗子。

为了稳定老人情绪,顺便花时间转移资金,骗子每个月返还给老人50万。

谁承想,三个月后,老人的本金早就被骗子洗白了,骗子放心大胆地跑了。

老人总共拿到3个月的利息——150万,但还欠银行400万,最后房子只能被收走。

6.意大利债务危机

作为“欧猪五国”成员之一,意大利是欧盟内“银行烂账重灾区”,不良评级贷款总量达到3000亿欧元。

2015-2016年,意大利南部产生巨额烂账,也间接导致了德意志银行产生了巨额亏损(通过债权交易)。

不断增多的意大利国债

政府方面,意大利财政赤字严重,政府负债规模达到GDP的130%,超出欧盟规定的两倍多。

去年年底,欧盟委员会还驳回了意大利2019年的财政预算草案。

无独有偶,去年意大利主权债务(国债)的信用评估,也下滑了一个等级,离“垃圾”的评级只有一步之遥。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讲过,想要走出巨额财政赤字,只能依靠两条路:

——扩大经济规模,从而增加财政收入。

——量入为出,缩减财政开支。

目前的情况来看,意大利哪条路都走不通。

欧猪五国的债务

一方面,意大利内生力太差,找不到经济增长点;

另一方面,意大利是高福利国家,医疗、教育全免费,最低失业金竟然比法国还要高一倍,政策惯性很难改变,根本无法削减财政支出。

6.政府不得已卖楼

怎么样才能盘活这一摊死水?

债务重担暂时不会压垮意大利,毕竟意大利人以狡猾出了名,自有一套办法。

政府把军营、办公楼等设施卖给了银行。随后,政府又向银行租回办公楼。

罗马祖国祭坛

这样一来,银行不就能收到租金了么?凭空创造出了现金流。

理论上,一切能形成现金流的资产,都可以打包成债券出售。

于是,银行把政府大楼打包成债券,售卖向市场,自导自演出一场“庞氏骗局”。

7.算不算庞氏骗局?

意大利政府拿什么向银行付租金?

当然是拿卖楼的钱,而非政府的真实收入。

早在8年前,意大利政府就顶不住债务压力了,早就准备招标卖楼

谁能赚钱?

银行:买楼的钱,通过租金的形式重新流回银行(只是时间跨度比较长)。银行进一步通过债券,把办公楼租赁风险转移给了投资者。实现租金、债券双丰收。

政府:卖楼的钱花光了怎么办?资金再次枯竭,实属“涸泽而渔”。

购债者:政府缺钱,导致现金流被切断。债券信用评级下降,自己承担风险。

完全符合前面提到的三个特征,这不就是个典型的庞氏骗局吗?

8.谁给擦屁股?

这些商业债券像是一颗颗地雷,埋在各大金融机构内部。

一旦没有控制好风险,就会使许多金融产品跌破了止损线,进而把欧盟债市搞得乌烟瘴气。

意大利政府卖掉的资产

可以参考08年两房债券的先例。通常情况下,这些债券是被加了杠杆的,一旦违约起来,难免造成天崩地裂的局面。

到时候,意大利的崩溃,不仅会降低欧元信用,更会严重影响欧盟金融稳定。

这种情况下,欧盟央行会释放流动性,统一吃进这笔烂账。就像三年前,欧洲央行吃进意大利南部集中爆发的商业贷款烂账。

9.终极买单者

倘若不出现革命性的技术升级或大规模外来投资,意大利全国的社会资源变动很小,每年的经济增长都是可以预估的。

也就是说,社会资源总量不会产生变化。(零和游戏)

社会福利继续推行,意大利人将进一步预支大量社会资源。(资源流向塔尖——高福利体系下的意大利人)

随着债务规模的膨胀,偿债能力也被削弱,总有一天,连利息都不付不起。(不可持续性)

到了那时候,意大利公债也就真成了垃圾,没有人愿意再去认购了,就连欧洲央行也不愿意擦屁股。

最后,谁来买单?

答案很明显了——意大利人的子孙后代,也就是所谓的“后来者”。

子孙们将支付前辈们的“福利成本”,或是以收缩公共福利为代价,或是以努力工作为代价。

10.为什么陷入庞氏骗局?

一个字——贪。

股民和北京老人贪图高额回报、意大利人贪图福利享受......

在这种“击鼓传花”的游戏中,每个人都心怀侥幸,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后入场的总觉得别人跑得快,赚到钱,自己照样能赚。

遗憾的是,往往事与愿违,一个个进场的人,都成了接盘侠。

韩寒讲过一个故事

在他小时候,中国很流行买基金。有一天,奶奶跑来劝父母:外面人都在买基金,咱家赶紧也买点吧。

韩寒虽然年纪小,但也不傻。他深知,奶奶是那种“到了2009年才知道北京开奥运会的人”。

他心想:坏了,家里要亏大钱了。

果不其然,韩寒的父母最后亏得血本无归。

11.两点建议

其一:我们在投资金融产品时,一定要在心里有个基准:无论你投境内,还是境外,收益率不应偏离当地GDP增速太远。

有些时候,确实存在高收益的风口行业。不过,你真的相信自己运气足够好,恰巧能撞上吗?

其二:一定要搞清楚其盈利模式。倘若对方说不出产品靠什么赚钱,不买也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佛罗里达房产泡沫启示录
“庞氏骗局”创始人:人们疯狂效仿他的骗局,却不知他的悲剧下场
“庞氏骗局”的由来
我们为什么要重提庞氏骗局,原因很简单
金融诈骗鼻祖2美元独闯美国,靠邮票狂骗800万
1919年意大利男子用2张邮票,每天骗100万美元,骗术延用至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