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发明眼镜几百年前就得了近视,古人要怎么应对工作生活中的不便

笔者是个高度近视,摘了眼镜就是个睁眼瞎:半米之外不识字,一米之外男女不分,要再远一点,额,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

由于现在电子产品的风靡(您上地铁公交看看,清一色的低头看手机党),这近视眼的数目是嗖嗖的往上窜,我们可以想象要是没有眼镜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多大的麻烦,那咱们古人也没有眼镜,万一得了近视眼该怎么办?

首先,咱们古代识字率普及情况低的可怜,能读得起书的人是少之又少。大部分人还是耕作务农为主,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给眼睛的压力并不大,那古代的读书人挑灯夜读会不会把眼睛给熬坏?那得分家庭,对于一般人家,家里有张不干活只吃饭的嘴已经足够艰难,估计是没有多余的力量再供孩子晚上熬油点灯;而富贵之家要是夜读也不会用昏暗的油灯,也不太担心眼睛会用坏。其实近视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古人压根就没有电脑、电视和手机这些娱乐消遣项目,所以眼睛压力比起现代人来说小多了,古人们的近视情况其实并不多见。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是保养得宜,古人真得了近视眼该怎么办?

还能咋办?笑着活下去呗......

就算是您得了高度近视眼前雾蒙蒙一片不分东南西北都得忍着,冯梦龙就写了这么一首诗道尽了近视眼的心酸:笑君双眼太希奇,子立身旁问是谁?日透窗棂拿弹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画壁磨伤鼻,为锁书箱夹着眉。更有一般堪笑处,吹灯烧破嘴唇皮。近视眼连站在身边的人都看不清,那想看清怎么办?凑上前去看呗!所以就出现了磨伤了鼻子(趴着去看壁画),烧伤了嘴唇(因为吹灭灯火时无法控制)等搞笑的事情。

欧阳修老兄可能就是个近视眼,这位老哥在送别朋友时写了一首诗引起人们的猜测:欧阳永叔送刘贡父守维扬,作长短句云:“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文人雅士们就开始琢磨了,这平山堂离江左诸山这么近,一眼就能看全的玩意怎么欧阳修老爷子还写什么“山色有无中”呢?难道他是个近视眼?—“平山堂望江左诸山甚近,或以为永叔短视,故云。”,苏东坡听了觉得很好笑,人家那说的是在烟雨朦胧中这山色也模模糊糊,你们这些家伙怎么扯到人家近视眼了?于是苏轼还写了一首诗嘲笑:“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可见古人对于近视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也就是近在咫尺的山也看不清),那要真近视到了这个地步那得给生活带来多大的不便啊!

不便也得忍着,有的读书人有办法,近视眼看书又不方便怎么办?找书童,让他给我念书不就行了。不过这条件还挺严苛,首先是这书童得识字,而且真要读起古籍来这位除了会很多字外还得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得学会断字断句,口齿清晰明朗。真要有那实力都能去考秀才了,人来给你当书童干嘛—“欧阳文忠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在政府数年,每进文字,亦如常人,不以为异。贵人真自有相也。”

所以大部分近视的古人就像是我们这些没有眼镜的现代人一样,算半个睁眼瞎.....

你就比如说明末清初的丁药园先生,这位老哥就是个地道的高度近视,他的《眉庐夜话》就真实的想让我们这些近视眼流泪。

一天有个客人来探访这位老哥,发现他正趴在桌子上,人还以为他在睡觉呢,仔细一看是在读书,不过因为近视看不清,这位老哥得把头趴到距离书本一寸(也就是两三厘米......)的位置看书(近视眼的同志们是不是觉得很真实?),听到声音丁药园把头抬起来看,结果又看不清是谁来了.....客人看他眯着眼睛的样子好笑,于是嘲讽他说:“老哥,你和丁仪也差不多了(曹魏奸臣,是个著名的眼病患者,这句嘲讽够狠,颇有点像现在的你打球像某某某)”,丁药园一听拿着拐杖就要抽他,结果因为近视眼看不清反而追着自己的奴仆到处跑......家有揽云楼,三丁读书处也,客乍登楼。药园伏案上,疑昼寝。迫而视之。方观书,月去纸才一寸。骤昂首,又不辨某某。客嘲之曰:“卿去丁仪凡几辈?”药园戏持杖逐客,客匿屏后。误逐其仆,药园妇闻之大笑。

丁老哥这天娶了个小妾,丁老哥趴着面前看这小妾长得如此靓丽青春心里美啊,迫不及待的出门和客人们喝酒赋诗,等到喝得烂醉回房,一夜无话,结果第二天天亮了才发现和自己一夜春宵的是家里干粗活的丫头,原来自己被老婆给戏弄了,不过您老人家连枕边人都分不清,可见都近视到了啥地步啊!—夕娶小妇,药园逼视光丽,心喜甚,出与客赋定情诗。夜半披帷,芗泽袭人。小妇年无语,洁旦视之,囊下婢也。知为妇所给,药园又大笑。

(眼睛睁的就像这只猫一样)

近视眼也给丁药园做官带来很多不便,这天他去办公正好碰到了侍郎李爽棠(一人从中门进,一人从东门出),丁药园想看清楚对面是谁但又看不清,只能死命的睁大了自己的眼睛瞪着李爽棠,李爽棠也奇怪这人怎么眼睛瞪的跟铃铛一样,难道跟我有仇?于是让仆人来问丁药园,丁药园这才知道是自个上司,赶忙跑过来请罪,李爽棠看到丁药园哈哈大笑,说知道你这个货是个近视眼,算了,这次就不用道歉啦!丁药园自己想想也好笑,说我这个近视眼的名声都快跟我的诗名齐平啦!—晨入东省,侍郎李公爽棠从东出,药园从中入,瞠目相视。侍郎遣骏卒问讯,药园趋谢,侍郎笑日:“是公耶?吾知公短视。奚谢为!”药园退而笑回:“吾短视与诗名等”

号称“四大才子”的祝枝山也是个近视眼,这位老哥有一次赶路,看见一群蚂蚁蜿蜒而行,他还以为是一根线结果想拿起来......拿不起来于是感叹说好好地一个线就坏成这样—见蚂蚁摆阵,疏密成行,疑是一物,因掬而取之。掬之不起,乃叹息曰:“可惜一条好线,毁烂的蹙蹙断了。”

可见要是古人得了近视,就算是生活的不方便闹笑话也得忍着不便生活下去。不过从明朝开始眼镜就逐步的传入咱们中国,仇英所作《南都繁会图景物图卷》中就有一位老哥戴着眼镜,这也是咱们中国最早戴眼镜的画像之一了。无独有偶,清代雍正皇帝就是个正儿八经的眼镜控,康熙晚年得到了两广总督进献的水晶眼镜,老人家老眼昏花,戴上眼镜后效果非常好,于是就把眼镜赐给了勤于政务的四阿哥胤禛,老四早从康熙时期就是个干活不要命的主,视力自然也不咋地,自动带了父皇御赐的眼镜后这效率大大提高,所以从此之后四爷就成了眼镜的忠实拥簇,在奏折中不停地指出:给老子做眼镜!从雍正元年开始说做两副,再到雍正二年说做十副眼镜,雍正眼镜几乎到了无处无在随手可取的数量,最少有35副之多!

可见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近视了戴眼镜才是王道啊!最后提醒诸位,电脑好玩,手机好看,眼镜作为咱们心灵的窗户也得要好好的爱护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人近视了怎么办?
近视眼看不清?每天一分钟,从此告别眼镜近视远离你!
健康教案--近视眼防治
??心疼每个近视眼,这个世界对他们太残酷了
古人为何少近视
UC头条:在古代还没发明眼镜时, 那些近视眼的人该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