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岁前一定要跟孩子做的事,省得越长大越难管!

【幼儿说】原创,转载请标出处

如果父母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孩子会变得更好。

一个周末的早上,妈妈跟叮当说:“我们来玩个游戏如何?”

叮当欢呼:“好。”

“你当妈妈,我当叮当,你要监督我刷牙、洗脸、穿衣服、穿鞋,直至出门,游戏才结束。”

“好耶!”

游戏开始了。


“叮当”躺床上发呆,就是不愿刷牙,“妈妈”叉着腰装作生气的样子,指责孩子拖拉、不懂事(汗!我平常这么粗鲁吗?)

“叮当”起床后却玩起了玩具,“妈妈”快要哭了:“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妈妈很忙的。”(偷笑,终于知道妈妈很忙了吧??)

“妈妈”:“求求你啦,快点啦,我都快冒烟啦(生气)”。

“叮当”终于慢吞吞地进入洗手间,刷牙的时候却刷起了马桶,“妈妈”懵了:“妈妈,你在劳动吗?”(呆萌间变回叮当。)

“我们现在玩游戏啊,你是妈妈!”

“哦,哦……你在干什么?气飙火,马上给我刷牙,2分钟,不出来就打手!”

瞬间变回妈妈。(好有戏子的素质!)

“叮当”慢吞吞地刷牙、洗脸,速度犹如慢动作播放。

“噢哦,超过2分钟了,妈妈别打手。”

“哦,好,不打手”(又变成了叮当呆萌的样子)。

“你现在是妈妈!!”

“哦哦,我是妈妈,要打手,要打手。”

轻轻地碰了一下。

“叮当”穿衣服又在发呆,“妈妈”:“你快点啦,我都快冒烟啦!”

“哦哦……”“叮当”应答着穿衣服,要穿鞋时,“叮当”突然说要吃冰淇淋,“好,去吃吧,给我也来一个!”

“喂喂,你现在是妈妈,要监督我穿鞋!”(差点气吐血)

“哦哦,不准吃冰淇淋,赶紧穿鞋,3分钟,如果没穿好,我就把你丢家里了,哼!”(汗颜,我平时这么粗鲁?)

“叮当”慢吞吞穿鞋,穿到一半生气:“嗯呜……我不懂我不懂……”带着哭腔发脾气,扔掉鞋子。

“你哭什么哭?再不穿我抽你!”

(娃你这是从哪学来的?我可没那么凶呀?)

“叮当”终于穿完鞋子了。(不完美版的角色互换游戏结束了。)


“妈妈,这个游戏真累啊。”

“你知道你平时拖拉的时候,妈妈有多累了吧?”

“嗯,我知道了,我以后一定会快点和乖一点。”

虽然不完美,但叮当似乎更懂事了,做事情也利索了。

不过,从这次角色互换游戏中,从孩子身上,爸妈会看到自己平时的影子,能起到自省的作用。(有些父母能发现有时过于着急,做出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孩子也能从爸妈扮演的自己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坏毛病,感知当父母的不容易。心理学家认为,经常性的角色互换,能帮助父母和孩子间相互理解。

虽然后来叮当有时候还会拖拉,但拖拉的时候,我就会提醒:“如果你现在是妈妈,你该怎么办?”这时叮当便会加快速度。通过角色互换游戏,让我在说这句话时显得不再空洞,因为孩子曾经真正地站在我的角度思考过、行动过,他能真切地感受到那样的情景。

所以,我现在也会经常跟孩子玩其他的角色互换游戏:比如“叮当哭闹着要吃冰淇淋”、“叮当不愿睡觉”、“叮当总是看电视”、“叮当不洗澡”、“叮当吵哄哄”、“叮当抢玩具”、甚至“叮当不写作业”……角色互换游戏,让我理解了一个好妈妈应该有的行为,也让叮当知道了自己的行为、懂得了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虽然每一次游戏都带着磕碰,虽然游戏也花费了我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叮当现在非常自律,很少需要爸妈催促了。

最重要的一点,孩子现在也非常善解人意,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也得益于我跟叮当的系列角色互换游戏。

孩子玩角色互换游戏的最佳年龄?不少儿童心理学家认为3岁~6岁最为合适,稍大一些也可以,但已经不适宜青春期的孩子,否则常常会引致反作用。

但愿,你的孩子也能成为他们更好的自己。角色互换游戏,别忘记常跟孩子玩哦!

本文关键字:角色扮演、角色互换、懂事自律、善解人意、亲子育儿

幼儿说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二胎妈妈、专注亲子心理学,从儿子绘本自学漫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亲子关系有隔膜,不妨试试身份互换,好玩又有意义
角色互换,父母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
爸爸和孩子互换角色后的惊人画面
[优秀习作]和妈妈互换角色
【内蒙】张嘉轩《​和妈妈互换身份》指导教师:李洋
城市和农村孩子互换生活角色,为什么城市孩子能回去,而农村孩子回不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