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承优良家风家训(二十一)——朱熹:紫阳高照 家训流芳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人,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后长期生活在福建省崇安县五夫村(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五夫村),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理学集大成者,被尊称为朱子,因谥文,又世称朱文公。

朱熹自小聪颖,善学好问,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曾任秘书阁修撰,漳州、潭州知州,焕章阁待制、侍讲等职,做官清正有为、廉洁奉公。

朱熹从事教育五十多年,振举书院建设,广注典籍,于经学、史学、文学、乐律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等。后人编纂的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等。

【朱熹故事】

朱子社仓

朱熹长期生活在农村,深知民众疾苦,从小心中就蕴藏着帮贫救困、忧世恤民的思想。他虽然辗转多处为官,但每到一处,重农桑,兴水利,正经界,轻赋敛,惩贪官,治豪强。

朱熹建立了义仓制度,就是在丰年丰收的时候,政府用很低的价格把粮食收购进来,储藏在仓库里面,到了灾荒老百姓没有饭吃的时候,用更低的价格甚至免费把粮食赈济给灾民,让灾民度过饥荒,然后再恢复生产,这个义仓制度、义仓到现在都还保存着,这也是朱子当年为老百姓做的一件善事、一件好事。

交友以道

朱熹从小受先贤教诲,特别重德修身。他认为读“圣书”可以修德,识礼义可以养气。对于有德之人,朱熹格外敬重,陆游、辛弃疾等人与朱熹成莫逆之交,甚至朱熹跟一些与自己观点相左的人也成了好友。

朱熹一生中有两个主要论敌,一个是陆九渊,一个是陈亮。他们在学术观点上完全不一致,甚至可以说是尖锐对立。朱子到江西办白鹿洞书院,把陆九渊请去讲学,并且把陆九渊讲课的提纲亲自抄写出来,刻成碑立在白鹿洞书院。所以他和陆九渊虽是论敌,却也是很好的朋友。

送子读书

朱熹一生,命运多舛,幼年失父,中年丧偶,幼女夭折,胞妹早逝,晚年失子。经历无数悲欢离合的他,在家训中,特别看重家庭的亲睦。

朱熹送自己的长子朱塾到千里之外的婺州金华(今浙江省金华市),去拜自己的好友吕祖谦为师。临别前,朱熹连夜写下《训子从学帖》,交给朱塾。在这封长信里朱熹给朱塾规定了很多具体的东西,比如不能喝酒,交朋友一定要谨慎,不能在同学间搬弄是非,尤其是不能在老师面前去攻击同学等等,规定得非常细。

女儿家的葱汤麦饭

有一次,朱熹到女婿黄干家中,女儿朱兑因家里贫穷,拿不出好东西招待父亲,只能以葱汤麦饭让父亲充饥,感觉对不起父亲。但朱熹面对这顿粗茶淡饭却吃得格外香甜。

朱熹不但没有怪罪女儿,反而非常高兴,而且写了一首诗,这首诗是这么说的,“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人。”写了这样一首诗表扬他的女儿,就是说葱汤麦饭是太可口了,能够吃饱,我就很满足了,现在还有吃不上饭的呢。朱子就是这样一种胸怀。

《朱熹家训》

修 身

居处须是居敬,不得倨肆惰慢。言语须要谛当,不得戏笑喧哗。凡事谦恭,不得尚气凌人,自取耻辱。

【译文】

平日的仪容举止一定要恭敬端庄,不得放肆怠慢。说话一定要得当,不得嬉笑喧哗。凡事要谦恭,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

齐 家

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译文】

当父亲的最可珍贵的是“慈”,当儿子的最可珍贵的是“孝”,当兄长的最可珍贵的是“友”,当弟弟的最可珍贵的是“恭”。

守 正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译文】

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贤才和嫉妒有能力的人。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声言忿恨,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事情要拥护。

崇 文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斯文不可不敬。

【译文】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得礼义。子孙一定要教育,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

尚 德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译文】

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品行不好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

择 友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但恐志趣卑凡,不能克己从善,则益者不期疏而日远,损者不期近而日亲。此须痛加检点而矫革之,不可荏苒渐习,自趋小人之域。

【译文】

大凡为人敦厚忠信,能批评我的过错的,是有益的朋友;那种谄谀奉承不正经,傲慢轻浮不庄重,引导别人做坏事的,是对自己有害的朋友。就怕你志趣卑下庸俗,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从善如流,那么有益的朋友无意疏远而日渐疏远,有害的朋友没想接近却日益亲近。这一定要下大决心加以检点去矫正,不可一天天渐渐变成习惯,自行堕入小人的圈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三十二)】朱熹:落落三百余文 千古“治家之经”
家训|朱子家训,千古道德典范
华世奎楷书《朱子治家格言》(鉴赏)
宋代朱熹《朱子家训》全文翻译
朱熹《朱子家训》
家庭教育之大成 著名家训一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