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辉光日新1350】天天读经典:或问禘之说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天天读经典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论语.八佾篇》

注释:

禘之说:关于禘祭的规定。说:理论、道理、规定。

示:一说为“置”、摆或放的意思,即指放在手上的东西,一目了然;一说为“视”,看见的意思。斯:指后面的“掌”字。

参考资料的解释:

一说:
有人问孔子关于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对治理天下的事,就会像把这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他边说边指着自己的手掌。
另说:
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内容,孔子说:“不知道。知道的人治理天下,可能像把东西放在这里一样容易吧!”说的时候,指着自己的手掌。

我的理解:


这两种解释我都不太理解。据查,在当时,祭是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举行的典礼,连鲁国国举行也是先前“特批”的。所以,孔子不知道很正常。过去有专人掌管祭祀方面的事务,这些知道禘祭规定(内容)的人真的都能治理天下吗?我觉得孔子也是个人,动不动就谈“治理天下”的大事,是有官本位思想的后人强加给孔子的吧?!
我也有两种不太相同的理解方式。一是:
......“我不知道。那些真正知道禘祭寓意的人看天下事,差不多就像看这儿吧!”说着他指了指自己的手掌。
另一种解释,有没有“知道禘祭规定的人,在全天下也是屈指可数的”的意思呢?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论语.八佾篇》

注释:

祭,祭祀。

在,存在,这里指活着。

与(yù):参与。

参考资料的解释:


祭祀祖先时,好像祖先就在面前;祭神的时候,好像神真的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祭了就跟不祭一样。

我的理解:


此章存疑!
只勉强理解“祭神如神在”。就是干什么要像什么,干什么要想什么,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凡事不能心在正焉。现代人讲的“生活要有点仪式感”,是要通过仪式感的行动带动心动,如果只有“仪式”没有“感”,只有行动而心不在焉,或者心如止水、一动不动,那就不是“祭神如神在”了。
我的疑惑包括:孔子那个时候,祭神和祭鬼有没有区别?既然鬼通常理解为逝去的祖先,翻译的时候也翻译成“祭祀祖先时”,那么第一句为什么不是“祭鬼如鬼在”?孔子的话,后人有多个解释版本,怎么解释都感觉不通,似乎不是孔子的原意。与“非其鬼而祭之,谄也”有没有什么联系?
所以,此章存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5、孔子是一个无神论者吗——长夜孤灯话《论语》
再读《论语》:八佾第三.12
日课 |《论语·八佾》12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祭神如神在(3—12,讲于2021年5月20日)
《论语解谜·“吾不与祭”之谜》拜祭,你形式主义了吗
论语:祭神如神在(3-1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