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3.19 【辉光日新1549】(“居处恭 执事敬”)孔子给樊迟戴了三块表
userphoto

2022.06.10 山东

关注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前人智慧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注释】

居:本义是蹲着、闲坐,引申指居住,人住在家里是一件平平常常的事,所以也引申为平时、平常。

处:本义指止息,引申指居住、栖息、地方等。

恭:恭敬、谦逊有礼。有点内心往里收的感觉。

敬:本义指严肃、肃敬。有点外化的往外发散的感觉。

忠:本义指尽心竭力,后引申为忠厚。

之:本义指往、到......地方去。

夷狄:常用以泛指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翻译】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平时的生活起居要端庄恭敬,办事情的时候严肃认真,对待他人要尽心竭力。就是去边远的少数民族,也是不能废弃这些原则的。”

这一章,讲的还是仁。

不同的人来问什么是仁、怎样做才是仁,孔子就会根据各个人的不同个性,给出不同的答案;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问,孔子的答案也不尽相同。

《雍也篇》第22章:“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颜渊篇》第22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加上本章,樊迟两次问知、三次问仁,孔子都“耐心地”告诉了他,并且三次的答案都不一样。

有人根据《周易.蒙》卦卦辞“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第一次来问问题,就给他讲清楚,消除他的蒙蔽。如果同一个问题接二连三地问,就说明学生没有用心,是一个缺乏实践能力的人,这样就不再告诉他了。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

森林中住着一群猴子,它们日出而作、日暮而息,日复一日地过着平静的日子。

有一天,一只猴子捡到了一块手表,并且很快弄懂了手表的用途,从此,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更精准了。

后来,它们又捡到了两块同样的表,但是三块表的时间却并不一致,这样一来,它们也不知道该相信哪一块了,导致生活越来越混乱,最终只好把表都扔掉,重新过那种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的原始生活。

英国心理学家萨盖说,人不能同时有两块手表,否则就不知道准确时间了。

孔子对不同的人,或者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所讲的“仁”、“为政”等都不同,虽然他也说“吾道一以贯之”,但是对于他的弟子、听他道的那些君主、大臣,是否能完全领悟他的“道”就很难说了。

樊迟两次问知、三次问仁,孔子给他戴了几块不同的手表,真不知道樊迟的时间是怎样校准的。

现在,也常听人说,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但是年年创新年年新,最终绘了多少蓝图、提了多少口号,就不得而知了......

           【新光影像】

读书改变生活

学习改变命运

《新光影像》

用影像记录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樊迟问仁(13-19)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13.1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儒】论语·子路篇(19)为官者做好三点就是仁者
【第294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9章》孔子对樊迟三次问仁的回答有何不同?
#每日学论语#13.19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新言“子路”之二十|孔子|樊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