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55】大仿: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影响孩子


“V”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知行合一。

每天陪孩子读(听)书不少于5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距离2021年高考还有686

今天,读了山大附中校长赵勇的一篇文章:《我始终相信 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影响甚至改变孩子的一生》。其实,这个观点并不新颖,大家可能都知道,但是小编相信,大部分人可能并没有做到,甚至并不知道怎么去做。今天,小编就细细读解此文,仿照此文,把小编的一些观点亮出来,与大家共勉:

关于赵勇: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从教34年,做了13年校长,始终坚守对教育的信仰,不放弃一个学生,一步步走进学生的心里,一步步把学校办成了自己喜欢、家长认可、学生留恋的模样。关于他的其它资料,感兴趣的请自行搜索、浏览,谢谢!
人民教育

小编与赵勇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心无旁骛地在一个地方做教育,攻破了一个又一个教育问题,有两件事让他引以为傲,一件是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携手做教育,另一件是每一届从山大附中走出的学生,仍然是一个阳光自信快乐、像“孩子”一样的孩子。

小编没能如愿地进入教育行列,在做教育的道路上只能孤身一人,跌跌撞撞,通过各种机会(与教师交流、通过网络自学、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等)了解教育动态,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且行且珍惜地调教、陪伴着自己的女儿慢慢长大。还好,现在的女儿还是一个相对阳光自信快乐、像“孩子”又像“大人”一样的孩子。

小编的从业历程也是颇为曲折,自踏上工作岗位之时就要求自己: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准备到自己满意为止。那时候,为了做好农业节目,小编设定的目标观众就是自己的父母,做出来的节目他们愿意看、能看懂、看完了之后能了解到一些信息或技术。怎么做?山东卫视的《乡村季风》就是小编的老师,发挥自己的特长,把每期节目录制下来,反复看、反复学习,然后照葫芦画瓢,长期坚持,所幸提高挺快。

(此处省略N个字,不谈其它的了,只看教育方面的吧)

如果能不断地改进教育工作,厌学的孩子会不会少一些?这个观点不错;“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用心教的老师。”这个观点也不错。关键是,面对那么多的孩子,有没有老师会为您的孩子去量身定做教育方法,老师有没有精力去研究每一个孩子的特点,有没有能力和时间去实施针对各个孩子的不同的学习方法?所以,把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的家长是不负责任的家长;把提高孩子成绩的希望交给辅导班的家长,更是错误的家长、无能的家长。

孩子经历的,家长也必定经历过。孩子是家长的复制品,孩子的一切行为,都应该从家长身上找原因、找解决办法。前段时间,媒体报道过不少社会上的孩子出了问题,家长无原则地袒护孩子;孩子在学校出了问题,家长把责任全部推到学校、推到老师身上。小编永远相信一句话:“自作自受。”不管谁做了什么、做过什么,早晚都是会遭报应的。如果是学校的错、老师的错,学校和老师是会遭报应的,这种报应不是给家长多少钱就能化解的;如果是孩子自己的错、是家长的错,那么家长跟学校、跟老师要的那些钱又有什么意义呢?孩子毁了,后悔的就只能是家长。您的家庭是因为教育改变的家庭吗?您曾经因为厌学而耽误了大好前程的孩子吗?您经历过的,您的孩子可能也将要或是正在经历着。要改变孩子的命运,请先改变您自己的命运。只要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有改变

孩子厌学,不全是学校导致的。有些孩子厌学,是因为孩子看不到希望,听不到鼓励,没有人听他们说话,他们的想法不被理解和认同,而校外那些大家眼中“不三不四的人”却愿意跟他们称兄道弟,那些网络游戏却可以让孩子们不断进级,获得成就感。强行把他们拉回到课桌上,他们的心仍然会在外游荡。所以,说教的道理孩子们都懂,未来的“美好生活”对他们的吸引力并不那么强烈,能够让他们安心地坐回到学习桌的,就是家长的陪伴、认同和鼓励。学习,从来就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家长的陪伴、认同和鼓励也应该是长期的,是急不得的。

我们的学校教育到底哪里出了错?小编感觉不太好评判,赵勇校长认为:

如果教师能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规律为基改进授课方式;如果我们能设计出更加丰富、可选择的课程;如果学校能够敞开大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合作;如果我们更加注重学生内在能力的培养,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教育观与学生观,厌学的学生会不会少一些?教育,应该让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彼此成就,彼此享受生命的激扬。

人民教育

要达成赵校长的目标,他称“需要一批有爱心、懂教育、肯奉献、有思想的教师队伍,需要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行者。”可见,这是一个复杂的“大生态”,需要社会的认同、需要校长的引领、需要教师队伍继续提高综合素质,更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常常有一个不愿改变的家长。很多家长,不是试着去改变自己,带动孩子,而是希望用自己的想法改变孩子的思想,让自己的“成长经验”取代孩子的成长体验,往往于事无补,徒劳无功。当他们发现这条路行不通的时候,就会报怨孩子不听话,甚至责骂孩子没出息。

“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如果我们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我们,去适应这个世界。没有别的速成法,只能寄希望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影响孩子,成就孩子。

今天的照片,是2017年拍摄的,当时看到火烧云后往外跑。到了北京路上后,怕跑到政府大楼云变了,所以先拍了前面两张。结果跑到政府大楼之后,云的色彩真的变了,只好拍了后两张。

拍有故事的照片      做有温度的媒体

静静地做最好的自己

世界终会因为您而更加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想中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惩戒教育PK赏识教育:教育家更应该用心审视
他用了什么方法,短短一年就让这么多学生都爱上了学习?| 变形记
扎根山区育桃李 ——记安龙普坪优秀教师张英武
丑小鸭中学的“第三批教师”
厌学来袭家长如何应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