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年人社交的4大错觉,越早认清越好
userphoto

2022.10.06 陕西

关注

一份有良知的心学微刊



心学 交易担保 放心买 精选文章 Mini Program



《孙子兵法》说:“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交了很多朋友,可还是不快乐?”

周国平有段话一针见血:“社交场上的主宰绝对不是友谊,而是时尚、利益或无聊。”

那些总把精力消耗在社交上的人,不是为了填补内心的寂寞,就是为了掩饰自身的无能。

真正强大的人,早已经远离了以下几种垃圾社交。

以为朋友越多越好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初入社会的时候,觉得多个朋友多条路,各种饭局从不缺席,什么圈子都想加入。

等到遇到困难却发现,真正能帮助我们的朋友,其实寥寥无几。

知乎网友@白码就是最好的例子:

网友说自己以前是个社交达人。

平时一到周末,他宁可舍弃陪伴妻儿的时间,也要去参加各种酒局,结交各路朋友。

朋友多,识人广,是网友最得意的炫耀资本。

后来,网友的老婆被查出得了胃癌,急需一大笔钱做放疗。

网友掏空了积蓄还是不够,便打算向平时一起吃饭的好友们借钱。

本以为打个电话就能解决,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

有人说老婆生二胎正是用钱的时候,有人说家里刚买了房子把钱花光了,还有人说自己做生意周转不开……

反正总结下来就俩字儿:不借。

最后还是靠着岳父岳母的接济,才凑齐了医疗费。

自那以后,网友就再也不和之前的那些朋友来往了。

当他们以各种理由拒绝网友的时候,网友就明白了,是自己一直高估了那些朋友关系。

很喜欢《冒失咖啡》里的一句话:

“一个人不可能有许多朋友,所谓朋友遍天下,不是一种诗意的夸张,便是一种浅薄的自负。”

越成熟越明白:朋友的意义不在数量多少,而在质量好坏。

往后余生,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

一个下雨天肯为你撑伞,低谷时对你嘘寒问暖的人,胜过万千点头之交。

以为名片就是人脉

在这个看重人脉的社会,总有人坚信微信就是人脉,逢人就要上去加个微信。

看着通讯录里成千上百的好友,便觉得自己有了强大的人脉。

但他们忘了,人脉的强大,建立在个人强大的基础上。

如果你不够优秀,名片不过就是一张废纸,微信也只是一连串的号码而已。

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早年做过记者的女孩,采访过不计其数的大咖。

女孩转行做公关以后,打交道的也都是赫然有名的大人物。

一天,有朋友问她:“你朋友圈里,最大的腕是谁啊?”

女孩思忖以后说:“应该是马云吧!”

众人不禁惊呼,感慨她竟然有马云的微信。

女孩却说:“马云在我朋友圈里也没用啊,那是好久之前因为一次采访互加的微信,这么多年,一句话都没说过。”

旁人不甘心的追问:“就不能打个招呼吗?”

女孩笑着反问:“如果马云在你的朋友圈,你能和他说什么呢?”

一时之间,所有人沉默不语。

事后,女孩在微博上写道:

“我的朋友圈里有很多明星和大佬,可是除了工作联系,没有任何私交。

除非你自己混到差不多的水平,能给对方提供对等的资源,否则,人家怎么会浪费时间跟你打交道。”

仔细体会,确实如此。

成年人的社交讲究势均力敌,只有同等段位的人,才有资格坐在一起。

作家连岳说:“不要担心自己没有人脉,要担心自己没有成长。”

当你能力够强,人脉只是锦上添花;当你能力不足,人脉就是一个笑话。

与其沉迷社交,幻想别人拉自己一把,不如学会靠自己的力量强大起来。

要知道,你的实力,才是你最大的人脉。

以为真心能换来真心

听过一句很扎心的话:“人情世故的每一份豁达通透,都是你用无数失望换的。”

年轻的时候,总是以为真心可以换来真心。

直到栽了跟头,才陡然明白那句“世上最不可直视的,除了太阳,还有人心。”

电视剧《亲爱的自己》中,有个片段让人很是愤怒。

进入公司后,李思雨对照顾过自己的袁慧中视若姐妹,信任有加。

不仅毫无防备的把心里话说给袁慧中听,还处处把袁慧中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但李思雨的掏心掏肺,换来的却是袁慧中的精心算计。

公司安排两人竞争销售总监一职时,袁慧中害怕自己输掉,便打起了歪主意。

她多次打出感情牌,以自己对李思雨的恩情和这些年生活的艰难为由,劝李思雨主动退出。

李思雨同样渴望升职加薪,但考虑到两人的感情,她选择了让步。

可是,面对朋友的退让,袁慧中不仅没有心怀感激,反而开始得寸进尺。

先以出差为由支开了李思雨,把公司的精英销售都收拢到自己组下。

后来又联合他人陷害李思雨,差点让李思雨面临牢狱之灾。

最后在老板的提点下,李思雨才彻底清醒过来,不再一味的退让和付出。

李思雨的经历令人唏嘘,也让人警醒。

生活中,投桃报李的事固然不少,但恩将仇报的情况更为常见。

你把对方当做知己,对方把你视为跳板;你为对方遮风挡雨,对方却觉得你善良可欺。

刘同曾说:“这世上有结果的付出叫付出,没有结果的付出叫代价。”

别高估感情,也别低估人性。

把时间和精力留给真正在乎我们的人,才能让真心不被辜负。

以为合群能增进感情

前几天逛知乎看到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哪种人活得最累?”

点赞最高的回答说:“勉强自己合群的人。”

深以为然。

为了合群而委屈求全,放低姿态,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廉价。

到头来不仅难以得到他人的认同,还会拖垮自己的生活。

有位读者在留言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上高中的时候,因为性格孤僻,三年期间,他基本没交到什么朋友。

上大学以后,为了拉进和室友的感情,本来喜欢独来独往的他,开始努力迎合其他人。

舍友们熬夜打游戏,他也陪着一起,舍友们刷剧聊八卦,他也积极参与其中。

哪怕他原本不喜欢玩游戏,哪怕他对那些话题也不感兴趣。

但为了融入这个集体,他还是强迫自己积极配合其他人的生活习性。

长期以往,情感没有增进多少,反倒是他的生活作息变得糟糕透顶。

不仅大量时间被荒废,还变得越来越懒散。

四年以后,所有人都拿到了毕业证,除了他一个人。

其实,这位读者的遭遇何尝不是很多人生活的缩影。

有人为了合群和朋友去唱ktv,结果因为五音不全被人嘲笑了一整年;

有人见同事喜欢喝奶茶,自己便也跟着喝,一个月内喝掉的奶茶比前10年都多;

有人每天下班后原本想要早点回家休息,却要为了合群经常被拉去喝酒应酬到深夜;

……

作家王开岭曾经说:“人群往往是人的坟墓。”

一味追求合群,生硬地想挤进不属于自己的圈子,最后只会弄丢自己。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与其在人群中如履薄冰,不如一个人活得潇洒肆意。

多个朋友并非多条路,反倒需要你花费更多精力去维护;

名片也不等同人脉,实力不够加再多的微信也是徒劳;

你以为真心一定能换来真心,但有时候换来的却是一个教训;

你觉得合群能增进感情,可不属于你的圈子,强融也没用。

有句话说:“垃圾社交,不如不交;垃圾朋友,不如不处。”

与其在这些无用社交里浪费时间,不如在人们所看不见的地方独自努力,积蓄能量。

当你做到最好的自己,世界自然就会找到你。

与朋友们共勉。

* 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年人要知道的七条“社交”潜规则,看不懂别怪自己没朋友受欺负
袁巴元手撕张雨绮:成年人要如何分手,才能留住最后的体面?
够你受用的 43个人际交往的绝招
交际与处世(辑)
成年人的关系:你不主动,我也不主动
成年人的社交礼仪:说话委婉,做事稳妥,表情到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