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庸》:唯至诚之人,方能充分发挥才智,参悟天地大道

真诚,究竟只是一种单纯的道德要求,还是具有更为深刻的其他价值,关于这个问题,古人其实早就探讨过了。

真诚,在普通人的概念里,属于道德范畴的成分多,但如果要承认它一定管用,并且愿意在无人监督、谁也发现不了的地方依然真诚,这对大多数人来说,的确是个考验。也就是说,不考虑道德因素,你还愿意保持真诚吗?

古人给出了一个十分笃定的答案,真诚,是天地的本质,保持真诚,不仅仅是出于道德因素之考虑,还有更多。

真诚与天地之道是一致的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真诚者,就自然而然明白一些道理,这是天性;而在明白道理之后变成真诚起来的人,这是源于后天的教化。真诚就会懂道理,懂道理就会真诚,真诚与天地之道之间是一致的。

可见,诚与明,是一体两面。所以,对于那些不怎么真诚的人,一方面是其品性上值得商榷,另一方面其才智上也有可以提升的空间。因为真诚与明理,是一致的,足够真诚的人,具备足够聪明的可能性,足够聪明的人,也一定是足够真诚的。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天下至诚者,能洞悉天地之理。

至诚,才能洞悉事物隐藏的道理,才能将自身之才智发挥其最大,潜力发挥至最大。有一句古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诚到极致的时候,不仅能窥见到真理,亦能感化万物,出现类似于奇迹的现象。

同时,唯至诚才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这种内心能量的调动,非真诚不可。

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很客观的,那么真诚本身就是一种很客观、很尊重事情本身真实状态的态度,真诚是对事物原本状态的一种客观反映而已。

唯至诚,可以发挥自身最大的潜力,参悟万物之理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能通达万物之理,就能发挥人的天性,能发挥人的天性,就能充分发挥物之作用,能发挥物之作用,就能感悟天地化育万物的大德,能感悟天地化育万物的大德,也就能够进一步参悟、接近于天地至理了。

由此可以看出,从真诚开始,逐次推进,是一个逻辑关系,可以演化出对自己潜力的挖掘,对万物功用的运用,对天地之理的参悟,对大道大德的更为贴切的领域与靠近。

由是观之,《中庸》对于真诚的诠释,的确是提到了一个高深的境界,至诚若明,真诚之人,好似你的智慧上、品性上都有了新的领悟和感知,对事物的理解、对道理的明晰、对自身的提升,都有了新的高度。至诚,既是一种道德高度,也是一种高深的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庸》中的经典语句赏析
经典导读:《中庸》中最有名的五段话
【读书心得】《中庸》21-23章:曲能有诚,让“那一刻”常伴自己~
四书 五经 选粹
《中庸》原文及译文【下】
一口气读完《中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