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耳鸣月余七剂已

作者  陈建国


李某,女,66岁,2016-11-9,首诊,左侧耳鸣1月余,1月余前出现左侧耳鸣,为蝉鸣音,症状夜间明显。刻诊:面色黄白,耳鸣,平素爱出虚汗,近期汗出已自行缓解,小便频,口渴,舌质淡,齿痕,苔薄,脉缓

桂枝10  茯苓15  白术15  泽泻20

猪苓15

七剂水煎服

2016-11-16,复诊,耳鸣已,诸症减,原方加味继续治疗。


按:《伤寒论》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此条原文提示,小便不利和口渴为五苓散证的主要依据。《经方传真》中对五苓散证的病机有精彩的论述,“小便不利,废水不得排出,新水不能吸收,组织缺乏水的营养,故渴欲饮水,虽饮亦只留于胃肠,因致随饮随渴的消渴证。此时以本剂利其小便,水液代谢恢复正常,则消渴自已,而表亦自解。”此案患者渴而小便不利,不排除五苓散证的可能。

此外,《伤寒论》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此原文说明五苓散可以治疗水逆,水逆可以表现为水入口则吐。水逆即水饮代谢异常而上逆的表现,临床可见呕吐,也可以见到头痛头晕等症,比如吴茱萸汤证的水饮上逆,表现为头痛,苓桂术甘汤证的水饮上逆,就表现为头晕。耳鸣是临床常见症状,许多患者被耳鸣所困扰而影响睡眠,根据笔者的临床体会,耳鸣往往比较顽固,即使辨证论治及选方都准确,耳鸣也难以很快缓解,即使缓解也是在其他症状均治愈后,最后耳鸣才逐渐缓解。此案患者由于表现为五苓散证,故选方五苓散,耳鸣快速得愈,说明方证相应辨证准确,可供临床参考。

最后,追问发病原因,此患者每天自行饮白开水一升,并非为解渴而饮,而是学习保健知识后可以养成的习惯,作为一种保健措施。临床也曾遇到类似多饮水的患者,出现面目及下肢水肿,久治不愈,后到笔者处求诊,予大青龙汤后症已。西医有水中毒一说,这样的患者当属此类,遇此情况,当告知患者这种做法的错误,给予纠正,一方面促进疗效,也预防日后症状再作。


古真思考:如无口渴,用何方治疗?两方区别为何?



版权声明:本文为北京古真堂原创,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渴小便淋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腹诊
丑时在三阴病愈解时中的重要性
厥阴消渴案(许白诚)
《伤寒论》口渴之辨析
华医世界《讲透经方》笔记之李赛美教授讲《伤寒论》四诊(二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