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驯养”经典,让它成为你的“玫瑰”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置顶本公众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驯养”经典,让它成为你的“玫瑰”

——初中生新教育阶梯阅读报告

   作者|俞玉萍

《教育 读写生活》第五期

 

一、


        “什么是‘驯养’呢?”小王子问。


        狐狸说:“它的意思就是‘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


        “一点不错,”狐狸说。“对我来说,你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一只狐狸,和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但是,如果你驯服了我,我们就互相不可缺少了。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对你来说,我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那天,小王子遇见了无数的玫瑰花。


        他说:“你们很美,但你们是空虚的。”我的那朵玫瑰花,普通的过路人以为她和你们一样。可是,她单独一朵就比你们全体更重要,因为她是我浇灌的。因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为她是我用屏风保护起来的。因为她身上的毛虫是我除灭的。因为她是我的玫瑰。”


        很多家长问我,说孩子们看了那么多书为什么没有明显的变化。


        我说:不是只去看书就行了,你得与文字发生联系,你得为它用尽心思,就像小王子为它的玫瑰用尽心思一样。


        遇见经典,你还是你,经典还是经典。


        浏览经典,你还是你,经典还是经典。


        只有“驯养”经典,经典才会成为你的“玫瑰”。关于阅读,朱永新老师有许多经典的语录。他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可见,阅读对于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阅读,它是一种不以急功近利的短期效益为朝向的文本活动,而是一种为生命的未来绽放打下精神底色的生命活动。所以“驯养”经典,其实,就是让经典文本的阅读来滋养、浸润生命。




二、


        晨诵课,我们“驯养”《声律启蒙》。


        云——对——雨

        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

        宿鸟——对——鸣虫

        ……


        我们用远古的节奏轻轻地慢慢地吟诵,为的是想象千姿百态的云、千姿百态的雨。我们时而抬头,时而低头,为的是看想象中的云、想象中的雨。我们时而目视,时而倾听,为的是看云的轻盈,听雨的细语。


        一朵“云”,可以白,可以橙;一朵“云”,可以厚、可以薄;一朵“云”,可以方,可以圆……


        一场“雨”,可以酣畅淋漓,可以绵绵不断,可以电闪雷鸣,可以润物无声……


        慢慢地吟,轻轻地诵,为的是让每一个汉字在想象中丰富起来,生动起来。因为:每一个汉字都存在于场景之中,都有生命的气场。读书,是让生命经历不同时空里的场景,是为生命打开丰富的通道,让生命丰盈而润泽。




三、


语文课,我们每天“驯养”一首唐诗。


《唐诗三百首》除原诗外,每一首都配有简单的译文,孩子们借助译文缓缓地读着原诗,悄悄地构筑着诗歌的画面,轻轻地互相诉说。慢读唐诗,不是为了背诵原诗,而是为了重回诗人的生活场景,经过自己的想象与补白,描述那人面对那时那景的情怀,深深地体会诗人的情绪、情感、情思。


阙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请欣赏初一孩子的描述:青葱的山间,弯弯曲曲的山路自白云尽头向山顶延伸而去。那空明的青溪不知流向何方,溪边乱花迷人,却又浅浅淡淡的,像轻染上去的云烟。不时有花瓣轻飘在溪水之上,荡起小小的涟漪,花的芳香流动在这片清澈里,春意就这样溜进人的心里。走在路上,山风微醺地拂过绿意婆娑的柳,吹开遮掩着的深处,竟吹出个读书堂。书香作伴,门扉都变得娴静了,大概是不愿惊扰读书人。柴扉恰与那幽静的山路相对。书,门,路,就这么安静在岁月里。每一个白天,太阳总能穿透那层层的柳荫,轻轻落在读书人的衣裳上,山间明媚起来,温暖起来,那是何等悠闲自在!


有没有发现:孩子已经把自己当作诗人,就那么闲闲地漫步在山间、溪边,随意地欣赏着那时的风光,抒写着那时的心境。创作的那一刻,孩子是超越了现实生活的,她徜徉于大唐的时空,徜徉于诗人的心境里。




四、


        语文课,我们“驯养”国家课程标准推荐阅读的小说。


         “你睡吧,还早着呢!太阳睡了一夜刚起来……”

        “我不想睡!”

        “不想睡就不睡好了。”

        ——《童年的朋友》


        请欣赏孩子的赏读:这是文中的“我”与“外祖母”的对话。“你睡吧,还早着呢!太阳睡了一夜刚起来……”多像一个慈祥的老人说的话呀,我可以想象出她脸上洋溢着的微笑,可以听到她轻松温和的语气。


        “我不想睡!”句中的感叹号表现出我态度的坚决,流露出我在外祖母面前的无拘无束甚至是略微的放肆。面对我的拒绝,外祖母的“不想睡就不睡好了”的回答显现出她对我的尊重与理解。


        一个慈爱的祖母,一个任性的孩子,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


        孩子的赏读既有对人物形象的感性体验,又有对人物形象的理性评价,孩子在与文字碰触的过程中想象着人物,又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着评价。在研读文字的时候,他们不知不觉中体认着丰富的人性。


        语文课,我们驯养着现代散文的语言。


        请看孩子对冰心散文《笑》的语言品味:“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句话中的“隐”字,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受,一切事物在月光下都有若隐若现的美感。“浸”指浸透,一般是指把物体浸在水中,而文中却把画中的安琪儿浸在月光里,含蓄地写出了月光似水,皎洁、柔和、清透。“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把神情比作游丝一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个神情的缥缈。“绾”字的意思是把长条状的东西绕起来打结,文中指作者被这三个笑打动了,感染了。“飘飘漾漾”是一个叠词,叠词的运用,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读之朗朗上口。文章中还运用了许多儿化音,如“月儿”、“花儿”、“脚儿”……在名词的后面加上“儿”使文字更亲切,更轻盈,更柔美,增添了一种喜爱、赞美的感情色彩。


        每一个富有言语表现力的词,都让孩子发现了。词语的意思、词语的意境、词语的言外之意、词语的感情色彩,甚至是词语的声韵特点,都让孩子品味得淋漓尽致,孩子对文字的体会、思辨、审美,就是孩子独特的语言理解力,只有深刻理解了的,才会融入孩子的生命,才会成就孩子自身的言语表达力。




        五、


        每天课余三四十分钟,孩子们独自“驯养”着课外经典。


        这是孩子对《老人与海》的“驯养”:“老人瘦骨嶙峋,颈背上刻着深深的皱纹,脸上留着良性肿瘤引起的褐色斑块,那是阳光在热带洋面上的反射造成的。褐斑布满了他的双颊,双手因为常常拽住钓线把大鱼往上拉,镌刻着很深的伤疤,不过没有一条伤疤是新的,每个伤疤都像大鱼的沙漠里风化的沙土一样古老。”以上这段话是对老人圣地亚哥的外貌描写,“刻”字说明皱纹很深,就像是雕在上面的一样,突出老人的老,“布”写出了褐色斑块之多,脸上到处都是,也可以从中看出老人经常在海上晒;“镌刻”是指老人伤疤很深地雕刻在双手上;最后一句比喻可以体会到老人的衰老,也可以从侧面读出他已经很久没有捕到大鱼了。这段话描写老人的瘦、老、皮肤有褐色斑块、手上有伤疤、都写出了他的饱经风霜。但是,“除了一双眼睛,他浑身上下都是苍老。那双眼睛乐观而且永不言败,色彩跟大海一样。”老人的眼睛是炯炯有神,而他身上下都很苍老,又作了个鲜明的对比。老人的眼睛透露出一种希望和积极的心态,而又非常的清澈、明亮、像海一般碧蓝。


        这是孩子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的“驯养”:他乐观:“不过一两分钟光景,他便将所有的烦恼通通抛在脑后”;他不畏惧权贵:“汤姆越是看这个不知从何而来的衣冠楚楚的家伙,越是对他的时髦装束嗤之以鼻。”他向往自由不受束缚:“现在穿上成套的服装,还得保持清洁,一时颇受拘束,外表和内心同样感到不自在。”但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汤姆的尊严,为了他人和自己,汤姆付出了很多代价,比如城里人时髦服饰与汤姆的寒碜打扮相比时,他只是“不吭声”,“不吭声”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汤姆瞧不起权贵的样子,突出汤姆的自尊心被刺痛了,好胜的他惹出了一系列麻烦来“教训”这个城里人,最后以他的胜利而告终。


        这是孩子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驯养”:


        作者对朱赫来进行了详细的外貌描写。他的眼神“安详而专注”,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老党员,对年轻一代的亲切与喜爱,“坚定、凝视的眼神”又突出了他的刚毅。上衣“从上到下扣得整整齐齐”,且“衣服已经嫌小”,说明了他对于细节一丝不苟和艰苦朴素的作风。如此花费大量笔墨,这位水兵的形象也就有了一个大致的形象和轮廓。这是一个平易近人却又顽强不屈、作风严谨的人,他代表了共产党屹立不倒的形象。

……


        每一天,孩子都在“驯养”着文字,“驯养”着经典。


        细心的您一定发现了,“驯养”其实是一种知性的深度阅读,它与快餐式的浅表阅读迥然不同,快餐式的阅读者仅仅凭感觉获取书中的一些陈述性信息,譬如读过《水浒传》后记知道有108员大将,知道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这跟没有读《水浒传》没有任何的区别,仅仅是消磨了时间而已;而知性的深度阅读《水浒传》,则从小说的文体特点出发,去发现小说中人物的美丑、结构的特点、言语的方式,甚至是小说中的情感矛盾等等,像金圣叹先生批注《水浒传》一样,是对文本的由浅入深的解读与鉴赏。这就是对经典的“驯养”。




三年来,我们的经典“驯养”是这样进行阶梯安排的。

初中语文“课外拓展性阶梯阅读”推荐书目表

国学经典  (晨诵) 

文学经典(晚读)  

时文阅读(双休日)

  

初一

 

《声律启蒙》

《弟子规》

《三字经》

《学记》

《世说新语》

《唐诗三百首》

《西游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老人与海》

《绿山墙的安妮》

《海鸥乔纳森》

《芒果街上的小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朝花夕拾》《目送》

《新月集》

《飞鸟集》《繁星》《春水》《汉字书法之美》

《汉字王国》

《如何阅读一本书》

《生命的多样性》

《眷恋昆虫——写给爱虫或怕虫的人》

《趣味动物学》

《大自然的文字》

 

初二    

  

《学记》

《大学》

《论语译注》

《浮生六记》选读

《庄子》选读

《宋词》选读

《元曲》选读

《我与地坛》

《张晓风经典散文集》

《灵魂只能独行》

《我的心只悲伤七次》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爱的教育》

《三国演义》选读《红楼梦选读

《顾城的诗》《迪金森诗选》

《科学是美丽的——科学艺术与人文思维》

《科学的旅程》

《物理世界奇遇记》

《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

《人类群星闪耀时》

《苏菲的世界》

《培根人生论》

 

初三      

《史记故事》选读

《古文观止》选读

《历代诗词曲鉴赏》

《最后一片叶子——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林清玄散文集》

《诗歌读本》

《笔记大自然》

《寂静的春天》

《萌芽》

《读者》

《青年文摘》

 

按照学生的认知顺序在晨诵课上“驯养”国学经典,在语文课上“驯养”唐诗宋词元曲,在暮省时“驯养”文学经典,在闲暇时分泛读时文,时间有吗?


时间从哪里来?从删除语文习题中来,从删减学生的重复记忆、机械训练中来,从整合教材资源中来,从教会学生主动读写中来。


评价的制度当然应该改变,变考查学生的机械训练为考查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用评价去促进读写的真正发生。


请看我们的考查作文:


请根据平时精读的散文诗或小说,从以下六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创作。(课外书籍带进考场)


1.    语言是一面明镜

——《绿山墙的安妮》之安妮的语言描写赏析

2.  我心飞翔

——《海鸥乔纳森》第一章之乔纳森的动作描写赏读

3.永不言败

——《老人与海》之‘老人与马林鱼(或鲨鱼)的较量’赏读

4.  童心如花

——《生如夏花》之儿童形象赏读

……




学生的考场作品


        童心如花

        ——《生如夏花》之儿童形象赏读


        《生如夏花》仿佛是一叶扁舟,载着我在黑暗中前进,那一个个闪耀如宝石的文字就像一盏心灯,帮助我走出黑暗,那一束束照耀在我心头的光芒,便是孩子的童真了。


        孩子们的话语总是那样充满了稚气。“我是从哪儿来的,你,在哪儿把我捡起来?”“当傍晚的圆圆的满月挂在迎春花的枝头时,有人能去捉住它么?”哦,果真如此,这样奇怪却又无解的问题正是孩子们问出来的,他们那小小的脑袋里装满了奇思妙想,你也许永远都不懂吧。是的,孩子的心思我们猜不透,他们心中的童真一直存留着,直至他们长大。


        孩子们总是玩得不亦乐乎,他们无时无刻不想着能与伙伴们一起玩耍,。“无限的天穹静止地临于头上…………叫着,跳着。”“他们拿沙来建筑房屋……孩子们在世界的海边,做他们的游戏。”“你在早晨就、跑出来到天井里玩……似的。”“孩子,你真是快活呀,一早晨坐在泥土里……小树枝儿。”哎呀!他们玩的那么投入,充满了活力与朝气,像小太阳似的散发出他们内心的光芒,无所顾忌地玩耍着。玩耍中的孩子,流露出富有童真的一面,他们没有对伙伴的怀疑,他们始终如初升的太阳一般,纯洁、稚气却又令人心生温暖。


        孩子们的内心是最纯洁的。“他们不搜求息藏,他们不知道如何撒网。”“你呢,无论找到什么便去做你那快乐的游戏,我呢……永不能得到的东西上。”是的,他们炙热的心中没有肮脏的欲望,没有利益的交集,他们如白纸一般干净无瑕。不管如何,孩子们从未将那些尘世俗物放在心上。


        《生如夏花》那束高照的光芒直射在海洋上,水变得柔和起来,船也不再颠簸,我静静在海洋上飘荡着……


        就这样培养孩子对各种经典文字的“驯养”能力,三年的时间,孩子们完全可以穿越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在穿越经典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感性、知性、德性,成就自己的读写素养。


        “驯养”经典,让每个人成为幸福完整的人。


(作者单位: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文章转自新教育研究院《教育 读写生活》2016年第五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教授的狗,小王子的玫瑰
给孩子补节语文课!100组易混用词语,别让再用错了!
补节语文课!100组易混用词语,别让孩子用错了!
汤姆·索亚历险记,导学案
[转载]曹文轩教授在2013“浙派名师与经典课堂教学观摩”上的评课发言
补节语文课!一写就错的150个词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