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补肾七大名方,冬藏!

《黄帝内经》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三月,自然万物阴气盛,寒气重;人与自然相应,体内阳气易损,尤需养藏。《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肾主冬??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所以,冬季是养肾的好时机。下面整理出七大补肾名方,共赏。

1.孙思邈的补丈夫一切病不能方

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有“补丈夫一切病不能方”。 配方与用法:薯蓣,牛膝,菟丝子,巴天戟,杜仲,续断,枸杞子,获苓各3克,肉苁蓉6克,五味子,山茱萸各1克,蛇床子1克。上12味,酒服方七匕,日二夜一。唯禁醋、蒜,自外无忌;并说“服后5夜知觉,10夜生力,15夜力壮如盛年,二十夜力倍。其药和平不热,调五脏,久服健力不可挡,妇人服者,面生五色”。孙思邈是古代补肾学说的奠基人,提倡补肾填精。

2.张锡纯的敦复汤

  药方:野台参四钱,乌附子三钱,生山药五钱,补骨脂炒捣四钱,核桃仁三钱,山萸肉四钱,茯苓钱半,生鸡内金捣细钱半。主治肾弱脾弱,腰膝酸痛,一切虚寒证。张锡纯特别提到,这个药方主治“肾弱不能作强”。

这个药方的组成包括参附汤+青蛾丸+补肝脾的药+健胃去滞的药。参附汤由人参和附子组成;茯苓、山药、山茱萸是补肝脾的要药;鸡内金是强脾胃、去补滞的要药。敦复汤中加入鸡内金,是怕身体太补而负累,或是气机不畅,所以要加上鸡内金,以达到“补而不滞”的效果。
3.《温病条辨》卷三:安肾汤

配方与用法:鹿茸3钱,葫芦巴3钱,补骨脂3钱,韭子1钱,大茴香2钱,附子2钱,茅术2钱,茯苓3钱,菟丝子3钱。大便溏者,加赤石脂。本方改为丸剂,名“安肾丸”(见原书同卷)。主治湿久脾阳消乏,肾阳亦惫者。

凡肾阳惫者,必补督脉,故以鹿茸为君,附子、韭子等补肾中真阳;但以苓术二味,渗湿而补脾阳,釜底增薪法也。其曰安肾者,肾以阳为体,体立而用安矣。

4. 左归丸

配方与用法:大熟地240克,山药()、枸杞、鹿角胶()、菟丝子()、龟板()120克,山茱萸、川牛膝(酒洗蒸熟)90克。一般用法是:上药共研成末,水泛为丸,每次15克,日服2次,早、晚空腹各1次;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药量在30克左右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主治肾精不足证。常见症状有腰酸腿软,遗精滑泻,自汗盗汗,口燥咽干,舌光少苔,脉细或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
5.右归丸

配方与用法:大熟地240克,山药()、枸杞(微炒)、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姜汁()120克,山茱萸(微炒)、当归各90克,肉桂、制附子各60克。一般用法是:将上药共研成末,水泛为丸,每服15克,日服2次,早、晚空腹各1;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药量在30克左右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表现为舌淡,苔薄白,脉沉迟。临床常见症状有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衰无子,大便不实,小便自遗,下肢浮肿。(《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6. 补肾名方六味地黄丸

源自钱仲阳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原治小儿发育不良,表现为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的“五迟”证。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最早是“八味地黄丸”,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来,宋代名医、儿科专家钱乙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种温补的药物去掉了,变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并用它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

后来,明代中医有一派非常推崇“肾”的作用,认为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一时间,很多名医倡导补肾,比如明代名医薛己最善补肾,他就主张,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用八味地黄丸。薛己的实践为许多后世医家认可,他们倡导的补肾观点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肾为先天之本,一身之本,是一身阴液的总源。阴液亏损会引发各种病症,如: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糖尿病)等。六种药物如此配伍组方,形成了“三补三泻”、相反相成之势,使得六味地黄丸治疗肝肾阴虚之症,极为有效,并且补而不腻,很少出现一般滋补药品产生的“上火”现象。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基础方剂,因其疗效显著,而被后世称为开创了“滋阴大法”,现收载于200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据陕西中医研究院的专家魏主任介绍,六味地黄丸属甘温性,偏于补阴的药,主治肾阴虚。由于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所以吃后有时候会妨碍消化功能,因此脾胃功能弱、消化不良者慎吃。服用两周后如果效果不明显,可能是选药不对症,可以找一位中医大夫对身体的症状进行诊断,对症选药。与六味地黄丸相同功效的知柏地黄丸,还能治疗火旺,如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舌尖红,有清热作用。服药之前应该先去咨询医生:有没有肾虚,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该不该服用六味地黄丸,服多长时间,尽量避免由于盲目用药而造成的身体不适。
7. 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

上面提到了八味地黄丸,又名桂附地黄丸,源自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药方由炮附子、熟地黄、山茱萸、泽泻、肉桂、丹皮、山药、茯苓八味药组成,主治因肾阳不足所致的咳嗽、哮喘、阳痿、早泄、慢性肾炎等疾病。

配伍与用法:干地黄八两、山药4两、山茱萸四两(酒炙)、茯苓三两、牡丹皮三两、泽泻三两、桂枝一两、炮附子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为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主治肾阳不足。腰酸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尺脉沉细,舌质薄白不燥。以及脚气、痰饮、消渴、转胞等证。孕妇禁服。禁忌:忌房欲、气恼;忌生冷食物;服用时应在饭前后相隔一小时左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补肾经典名方
左歸丸和六味地黃丸有什麽區別??
《名医张锡纯》敦复汤
温里祛寒方之敦复汤
温里祛寒方之敦复汤_851703464
男科方之早泄秘方(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