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鱼油,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鱼油,可能是近年来最受热捧,但也最受争议的膳食补充剂了。

仅在2017年,中国鱼油行业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了16.1亿元。

预计到2022年,全球鱼油的市场规模将高达40.8亿美元

——而中国将是推动这个增长的主力军。


不过,关于鱼油的争议也是一直不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鱼油能够降低心脏病的风险,但最新的大规模研究却没有给出正向的结论。[1]


一方面,许多营养师推荐补充鱼油,说是能减轻炎症——从而有助于缓解许多慢性疾病;

但在另一方面,在一些炎症性疾病中,鱼油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作用。


那我们到底需不需要使用鱼油?

鱼油到底有什么帮助,又会有怎样的副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解析关于鱼油的种种疑问。


一、什么是鱼油?


鱼油,顾名思义,就是从含油量较高的“油鱼”中提取出的油脂。


鱼油中含有两类重要的omega-3脂肪酸,分别是DHA和EPA。

通常认为,这两种脂肪酸均能够减轻炎症反应。

而在“消炎”之外,DHA对人类大脑、视力和神经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EPA则能维持人们情绪的稳定。


鱼油的原料通常是高油的海鱼,包括三文鱼、沙丁鱼、鲱鱼和马鲛鱼。

值得注意的是,鱼类自身并不会产生omega-3——它们只是omega-3的聚集者。

生产omega-3的主要是各种海藻和浮游生物。

海鱼以这些生物为食,便慢慢地聚集起了足量的omega-3。

那些人工饲养、用玉米喂大的鱼(除非喂食额外添加omega-3的饲料),所含的omega-3往往很低。


在另一方面,似乎只有“油海鱼”和一些海鲜中的omega-3才能被人体很好地利用。

一些相对较瘦的河鱼(比如鲈鱼)中也含有一定的omega-3;然而,那些吃河鱼最多的人,血清中的EPA和DHA含量却并不会明显增加。[2]

所以,对那些海鲜或油鱼吃得少的人来说,身体中的omega-3往往是缺乏的。


在动物实验中,omega-3 能够与G蛋白偶联受体120(GPR120)和GPR40结合,从而起到广谱性的消炎作用。而在另一方面,omega-3又能抑制NLRP3炎症小体,从而可能对炎症性疾病起到帮助。[3][4]


鉴于绝大多数内陆人的海鱼和海鲜摄入都不足,从理论上来讲,补充鱼油应该能够维持健康或缓解疾病。


但事实是怎样呢?

人体试验的结果表明:喜忧参半。


二、鱼油的有效与无效


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鱼油一直被期予厚望。

它在健康保健和许多慢性疾病中都有被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包括5大方面,分别是心血管、大脑与精神、孕期、肠道、以及免疫。


① 心血管疾病

早在1985年的时候,研究人员就发现,那些经常吃鱼的人更不容易得冠心病。

科学家们推测,是鱼类中所含的omega-3在起作用。

在随后的20多年时间里,学界进行了大量有关鱼油和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在早年,一些流行病学的研究给出了正向的结果;而在后来,越来越多干预性的研究则给出了“无效”的答案。


而在2018年,一项纳入10项研究共77917人的综述表明:

鱼油无法起到预防心脏病的作用。

并且,对预防有心脏病史、糖尿病史、高胆固醇史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均无效。[1]


毫无疑问,这个研究的结果会让很多人失望。

不过,事情并没有结案。

首先,为什么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omega-3摄入多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而干预性试验却未能证实?

一个直白的答案是:在流行病学试验中的那些人,通常是一辈子都进行着高omega-3的饮食;而干预性试验中的受试者,往往只是吃了几个月——最多几年的鱼油——但这些人的心血管问题,可能早已埋下了祸根。


而在另一方面,要反映摄入omega-3对健康的作用,最好的指标是去看脂肪组织中的omega-3含量。

人体脂肪组织中omega-3含量能最好地反映omega-3被吸收后的代谢功效。

与此同时,脂肪组织中的omega-3往往反映的是一个人过去1-2年的omega-3摄入。


同样是在2018年,一项长达13.5年的跟踪研究发现,脂肪组织中omega-3含量最高的人(特别是EPA最高的人),更不容易患上外周动脉疾病。[5] 而同一团队之前的研究也表明,脂肪组织中omega-3含量高,能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


所以,鱼油对心血管疾病有用吗?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还得看事情的演进。


② 大脑与精神

作为一类必须脂肪酸,omega-3在人体大脑的组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大脑细胞的细胞膜中,特别是在大脑灰质中,含有丰富的omega-3。这些omega-3参与到人类的神经发育和思维认知的各个过程中。


正如之前所说,不同类型的omega-3在大脑中有着不同的作用。DHA更多地影响认知和记忆;而EPA则影响着情绪的调节。

在老年人群中,那些血清DHA含量越低的人,大脑的容量往往也越小。[6] 

研究发现,补充鱼油能够缓解轻度的认知减退。[7] 

而一项纳入458名老人的研究发现,给老年人补充每日900mg的DHA,在半年后,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都能得到显著的提升。[8]


令人惊喜的是,鱼油似乎对缓解抑郁有着较好的效果。

2016年的一项综述表明,对于重度抑郁障碍的患者,omega-3能够提供积极的帮助;并且,EPA含量高的配方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9]


这种改善可能和EPA对血清素和血清素受体的影响有关。[10]


除此之外,一些初步的研究表明,补充Omega-3可能对边缘型人格障碍和躁郁症(主要是对抑郁)也有所帮助。[11] [12]


③ 孕期

我们已经知道,omega-3能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

而在生命的早期,omega-3对于大脑的发育可能更是至关重要。


在孕期的最后三个月的时候,每天都会有50到60mg的DHA通过胎盘从母亲体内传给婴儿。

DHA在大脑感光细胞中的含量非常丰富,因而可能对胎儿视力和认知的发育有着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在孕期吃足够的富含omega-3的海鲜(每周超过340g),能够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而鱼油的补充,也可能对孩子的认知能力有所帮助。[13] [14]


在另一方面,鱼油中的EPA和DHA能与促炎症的花生四烯酸进行竞争,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相关的炎症反应。

并且,这一作用还可能有长远的影响。

在怀孕时的后半期补充每日600mg的DHA,能够延长孕期时间,并增加新生儿的体重水平。[15]

而在孕期补充较大剂量的鱼油(从24周开始,每日2.4g),除了增加孩子在出生后的瘦体重,还能够显著降低孩子4岁时的哮喘风险。[16][17]


④ 肠道

鱼油具有抗炎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否会对一些消化疾病有用?

一些早期的动物研究表明,补充鱼油可能会对克罗恩病有帮助。

不过,人体的临床试验却给出了否定的答案。[18]

目前的共识是:鱼油的补充并不能促进克罗恩患者的缓解,也无法减少克罗恩病患者的复发率。


但在另一方面,omega-3的补充的确能增加肠道中的一些产生短链脂肪酸的细菌。

或许在未来,鱼油可以作为肠道菌群的一种调控剂。[19] 


⑤ 免疫

在免疫相关疾病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似乎能通过补充鱼油来进行控制。

2007年的一项综述表明,在补充鱼油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会减轻,晨起僵硬的感觉会好转,疼痛的部位也会减少。[20]


但令人疑惑的是,同样是炎症性疾病,为何鱼油对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但对克罗恩病无效?

这一问题,还有待解答。


总体而言,虽然鱼油在心血管疾病和克罗恩病中遭遇碰壁,但它依然在提高老年人认知、缓解抑郁、改善孕期结果以及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中起到了正向的效果。


三、鱼油有副作用吗?


一般而言,每日服用5g及以下的鱼油是安全的。


不过,鱼油也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腹泻(1%左右)和打鱼腥味的嗝。[21]

减少剂量往往可以避免这些不良反应。


此外, 鱼油具有抗凝血的作用。所以,如果你已经在使用华法林之类的抗凝药物,或者正准备进行手术,则需要谨慎使用鱼油。


木森说


所以,每个人都需要补充鱼油吗?


对大多数健康人而言,如果每周至少能吃到2次以上的油鱼(包括三文鱼、沙丁鱼、鳕鱼、鲱鱼、马鲛鱼、凤尾鱼等,300g以上)或者每天都能吃到海鲜,那么并没有太多的理由去额外地补充鱼油。


但如果没有条件,鱼油则可以作为omega-3这种必需脂肪酸的营养补充。


而对于其他的一些状况,则需要看情况。

对于心血管疾病,目前还存在争议;但我们知道的是,脂肪组织中有更多的omega-3含量,能降低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对于克罗恩病,鱼油的作用可能仅限于营养支持,而似乎并不能提供额外的治疗作用。


而对于一些特殊的情况,在一段时间内补充鱼油也许会有所帮助——这些作用包括:

  • 提升老年人的认知水平;

  • 缓解抑郁的症状;

  • 在孕期补充,增加新生儿的体重,并减少后代的哮喘风险;

  • 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


不管怎样,omega-3是一种必须的营养素——但只是众多营养素中的一种而已。

而鱼油也只是“油鱼的油”而已。

它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药,但也自有用武之地。


-END-


参考文献:

[1]Aung, T., Halsey, J., Kromhout, D., Gerstein, H. C., Marchioli, R., Tavazzi, L., ... & Clarke, R. (2018). Associations of Omega-3 Fatty Acid Supplement Us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s: Meta-analysis of 10 Trials Involving 77 917 Individuals.. JAMA Cardiology, 3(3), 225-234.

[2]Philibert, A., Vanier, C., Abdelouahab, N., Chan, H. M., & Mergler, D. (2006). Fish intake and serum fatty acid profiles from freshwater fish.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84(6), 1299-1307.

[3]Oh, D. Y., Talukdar, S., Bae, E. J., Imamura, T., Morinaga, H., Fan, W., ... & Olefsky, J. M. (2010). GPR120 Is an Omega-3 Fatty Acid Receptor Mediating Potent Anti-inflammatory and Insulin-Sensitizing Effects. Cell, 142(5), 687-698.

[4]Yan, Y., Jiang, W., Spinetti, T., Tardivel, A., Castillo, R., Bourquin, C., ... & Zhou, R. (2013). Omega-3 Fatty Acids Prevent Inflammation and Metabolic Disorder through Inhibition of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Immunity, 38(6), 1154-1163.

[5]Lasota, A. N., Grønholdt, M.-L. M., Bork, C. S., Lundbye-Christensen, S., Overvad, K., & Schmidt, E. B. (2018). Marine n-3 Fatty Acids and the Risk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72(14), 1576–1584. doi:10.1016/j.jacc.2018.07.045

[6] Tan, Z. S., Harris, W. S., Beiser, A., Au, R., Himali, J. J., Debette, S., ... & Seshadri, S. (2012). Red blood cell omega-3 fatty acid levels and markers of accelerated brain aging. Neurology, 78(9), 658-664.

[7]Mazereeuw G, Swardfager W, Lanctôt KL, Chau SA, & Herrmann N. (2012). Effects of omega-3 fatty acids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Neurobiology of Aging**, 33(7), 1482.e17-1482.e29.

[8] Yurkomauro, K., Mccarthy, D., Rom, D., Nelson, E. B., Ryan, A. S., Blackwell, A. D., ... & Stedman, M. (2010). Beneficial effects of docosahexaenoic acid on cognition in age-related cognitive decline. Alzheimers & Dementia, 6(6), 456-464.

[9]Mocking, R. J., Harmsen, I., Assies, J., Koeter, M. W., Ruhe, H. G., & Schene, A. H. (2016). Meta-analysis and meta-regression of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supplementation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6(3).

[10]Grosso, G., Galvano, F., Marventano, S., Malaguarnera, M., Bucolo, C., Drago, F., & Caraci, F. (2014). Omega-3 Fatty Acids and Depression: Scientific Evidence and Biological Mechanisms.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313570-313570.

[11]Bozzatello, P., Brignolo, E., De Grandi, E., & Bellino, S. (2016). Supplementation with Omega-3 Fatty Acids in Psychiatric Disorders: A Review of Literature Data.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5(8), 67-93.

[12]Zanarini, M. C., & Frankenburg, F. R. (2003). Omega-3 Fatty Acid Treatment of Women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ilot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0(1), 167-169.

[13]Hibbeln, J. R., Davis, J. M., Steer, C. D., Emmett, P. M., Rogers, I., Williams, C., & Golding, J. (2007). Maternal seafood consumption in pregnancy and 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s in childhood (ALSPAC study): an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369(9561), 578-585.

[14]Dunstan, J. A., Simmer, K., Dixon, G., & Prescott, S. L. (2008). Cognitive assessment of children at age 2(1/2) years after maternal fish oil supplementation in pregnancy: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fetal and Neonatal Edition, 93(1).

[15]Carlson, S. E., Colombo, J., Gajewski, B. J., Gustafson, K. M., Mundy, D., Yeast, J. D., ... & Shaddy, D. J. (2013). DHA supplementation and pregnancy outcom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97(4), 808-815.

[16]Bisgaard, H., Stokholm, J., Chawes, B. L., Vissing, N. H., Bjarnadottir, E., Schoos, A. M., ... & Bonnelykke, K. (2016). Fish Oil–Derived Fatty Acids in Pregnancy and Wheeze and Asthma in Offspring.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5(26), 2530-2539.

[17]Vinding, R. K., Stokholm, J., Sevelsted, A., Sejersen, T., Bo, L. C., & Bønnelykke, K., et al. (2018). Effect of fish oil supplementation in pregnancy on bone, lean, and fat mass at six years: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Bmj**, 362.

[18]Lewis, J. D., & Abreu, M. T. (2017). Diet as a Trigger or Therapy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Gastroenterology, 152(2).

[19]Watson, H., Mitra, S., Croden, F., Taylor, M., Wood, H. M., Perry, S. L., ... & Hull, M. A. (2017). A randomised trial of the effect of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supplements on the human intestinal microbiota. Gut,.

[20]Goldberg, R. J., & Katz, J. (2007). A meta-analysis of the analgesic effects of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supplementation for inflammatory joint pain. Pain, 129(1), 210-223.

[21]Products, E. P. (2012). Scientific Opinion on the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of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and docosapentaenoic acid (DPA). EFSA Journal, 10(7).





  无麸质  |  菌群  |  消化  |  营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忠奸难辨的omega-3和omega-6
鱼油预防冠心病?一个超级营养素如何在证明自己的道路上屡败屡战
Omega-3护心,一粒鱼油就够了么?
鱼油、鱼肝油、藻油、维生素AD......五花八门,到底它们补什么?应该怎么选择?
Omega-3、鱼油和机体抵抗能力之间的关系
【李洁雯】鱼油,健康人群需不需要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