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耐毒性与乳糜泻的治愈希望

上初中的时候,我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古有一商人,外出经商,半年未归。其妻李氏多方打听,有人告之:路上多有黑店,以砒霜害人性命,谋其钱财。李氏伤心之余决心报仇。
商人有子,单名林,年仅七岁,李氏在其每日餐饮中渐加少量砒霜,并为其拜访名师修习武艺。十年后,李林学武有成,李氏告之其父死因,李林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但孩儿如何才能找到杀父仇人?李氏答:沿路自行,遇店便投,小心谨慎,到时自知。
李林沿路投店,某日至一荒山野店,店内饭菜味道竟和其母所做一致,李林便小心留意。那店家见李林无恙,便操刀来抢,被李林打翻在地,逼问下:此处果是黑店,专干砒霜害人的勾当。于店中寻得父亲遗物,李林终得手刃仇人。

这个故事不知是否为杜撰,但其中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叫“耐毒性”,英文是Mithridatism

耐毒性这一词,最早源于本都王国(Kingdom of Pontus)的一位国王,名叫米特拉达梯六世(Mithridates VI)。

这位国王的父亲因他人投毒而身亡,因而他非常担心自己也遭遇同样的下场。于是,就开始定期服用小剂量的毒药,希望能够产生耐毒性。

事实上,耐毒性确实是能够产生的,只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毒物都能被耐受。

通常来说,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很难建立起耐毒性。比如,长期暴露于低剂量的重金属下,只会带来重金属的积累,最终造成机体的损害。

不过在这里,砷似乎是半个例外——一些安第斯山脉的居民拥有抵抗砷毒性的AS3MT基因,而普通人长期摄入极低剂量的砷,也能够增加对急性砷中毒的抗性(但可能会慢性中毒)[1] [2]。

能够激活耐毒性的毒物,通常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这些物质通常能引起免疫系统的反应。在长期的低剂量暴露后,其能够改变免疫系统的反应方式,从而实现免疫耐受。

当然,这里还需要两个前提:① 该毒物不会在人体中累积;② 该毒物不会产生低毒性的代谢产物,造成慢性的中毒。

所以,经过长期的训练,一部分的毒物是可以被建立起“耐毒性”的。

而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你也许能想到过敏的脱敏

过敏的脱敏疗法

我们之前谈到过一个关于过敏的理论,叫“毒物假说”

毒物假说认为,过敏本质上就是一种对毒物的反应。

过敏反应是Th2细胞参与、IgE抗体介导的一类免疫反应。
这种免疫反应在人体遇到下面四类物质时都有可能会发生:①寄生虫;②毒液和吸血动物的分泌液;③外源异物(如,外界化合物、药物和食物);④环境刺激物(如,灰尘、花粉)
在毒物假说看来,这四者都是一回事——对于人体,都属于有毒的东西,都应被视作过敏原。
反过来说,所谓的过敏原,也可以看做是毒物。

过敏原是毒物,它们往往具有生物活性,并且不会在人体中累积,而且还少有低毒的代谢产物。

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有办法利用耐毒性来重新建立起对过敏原的耐受。

事实上,研究者们就是这么做的。

比如,我们之前介绍的小麦过敏的脱敏疗法

在小麦过敏的脱敏中,使用的是“活性小麦面筋”,也就是谷朊粉(相当于是纯麸质粉)。
在临床试验中,测试过两种不同剂量的谷朊粉的脱敏效果。
一种是每日最大面筋用量为1445mg,另一种则是2748mg。受试者需要每两周增加一次剂量,直到达到每日最大用量。
经过一年的试验,不管是用低剂量还是用高剂量,都有一半以上的患者能够成功脱敏。

在长期暴露于低剂量的过敏原时,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产生逐步的变化。

调节性T细胞会慢慢增加,起到抑制过敏通路的作用。

同时,食物相关的IgG抗体会上升;IgE抗体则在略微上升后下降。

此外,嗜碱性粒细胞、Th2细胞和皮肤点刺试验的反应,都会逐渐降低。

除了小麦,对于鸡蛋、牛奶、花生和芝麻,类似的脱敏疗法,也取得过一定的成效。

那你也许会想,同样的方案能不能在自身免疫病的患者中应用?

答案是,可以的,但需要有特殊的技术。

乳糜泻的治愈希望

乳糜泻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肠病,患者在摄入小麦、大麦和黑麦中含有的麸质后,身体会产生针对麸质的T细胞,引发小肠炎症,并最终引起小肠绒毛的萎缩。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能够恢复T细胞对麸质的耐受性,那么肠道炎症就不会发生——乳糜泻就有可能得到治疗,甚至被治愈。

但和普通的过敏不同,乳糜泻患者对麸质过于敏感,极少量的麸质(100mg),就足以造成肠道损伤,因而普通的口服免疫疗法并不适用。

那怎么办呢?

研究者想到了一种方法,就是用纳米颗粒来包裹麸质

在一项2020年发表的研究中,研究者制备出了500nm大小的球体“麸质纳米颗粒”——TIMP-GLIA。[3]

他们在3种不同的乳糜泻小鼠模型中进行了TIMP-GLIA的试验。

结果发现,经过TIMP-GLIA治疗的小鼠,乳糜泻相关的肠病和炎症指标都呈现出了好转的迹象。当它们再进食麸质时,麸质相关的T细胞基本不产生反应了。

在这里,纳米颗粒似乎重新“编程”了乳糜泻小鼠的免疫系统。

原本,针对麸质的T细胞在接触麸质后,会分泌γ-干扰素、白介素2和白介素17,并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这些因素的协同,会造成肠道绒毛萎缩和肠道隐窝的增生。

而在使用TIMP-GLIA后,针对麸质的T细胞的增殖受到了抑制,并且γ-干扰素、白介素2和白介素17也减少了。

与此同时,TIMP-GLIA增加了调节性T细胞分泌的Foxp3;Foxp3降低了B细胞产生的针对麸质的抗体,进而减少了其造成的肠道损伤。

总而言之,上述的麸质纳米颗粒能够激活小鼠对麸质的“耐毒性”,从而使得麸质不再引起问题。

如果同样的效应能在人体中复现,那么乳糜泻有可能得到治疗——患者能耐受更高剂量的麸质——甚至得到完全的治愈。

而目前,相关的人体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期待能有好结果。[4]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毒物的毒性|LD50
尼古丁抗衰?增加NAD+合成,改善糖代谢异常,毒物兴奋效应
毒物兴奋效应
一文理清:文献中常见药物浓度的意思
吃点“毒物”,延年益寿
中草药的毒性浅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