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物都有两重性

万物都有两重性

造物者非常弄人,万事万物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需要的对自己有用、有利,就说好,不需要就可以不负责任的说好是坏,如:好吃的食品结果是致病,糖、肉吃多试试;不好吃的东西结果治病、健身,如:黄连、苦瓜、蒲公英等;同理,好听的话结果可能是害人,逆耳的话最终是育人,才有: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所以不能断章取义,凭自己的喜好给某一事物、某一人下判决书。

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何尝不是这样?可是人们往往被时情时景忽悠得找不着北,伤了很多好人心,怂恿坏人坏事变本加厉,弄得世间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让小人顺势而起,给社会带来灾难和负面影响。

看事物要看本质,看人要看内心与言行,一时、一天、一件事,是看不出来好坏的,要有耐心,经过考验,在时间上找答案,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有诗为证:

放言五首 ·其三

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著。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过了春夏秋冬才能知道何为冷暖,不过生死关,是不会知道谁可托孤,谁是真朋友,谁是真兄弟。

(每日一帖第2202帖,图文均为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面不完善的自我
至今为止最准确的血型分析报告
《司马迁》给自己一个说法(后记)
中国非文字哲学文化显示的“两重性”
文化的两重性问题
挫折具有两重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