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勿读死书
有几个非常喜欢读书的人,有的差不多已经到了书不离手的地步,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只要有时间就是读书,甚至有的人,饭可以不吃,但不可以一日不读书。
读书是一个好习惯,应当赞,甚至要大力表彰,给予奖励,但是我却十分不喜欢某些读书人,非常讨厌那些读死书、乱读书之人。
一是囫囵吞枣型。这类人,读书不求甚解,乃读字之人,不能将文章消化,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读完了亦是一知半解。这类人,会记住某一段话,或者某一个词,但却不知这段话和这个词的涵义,随便乱用,会闹出很多笑话,也没有什么用,
二是全盘接收型。这类人,不管是什么书,也不管有没有用,通通读之,杂乱无章,甚至把脑子读坏,不知东南西北,也不知春夏秋冬,唯一只知道的就是读书,对生活、工作没有任何益处,甚至还有反作用。
三是死记硬背型。这类人,说起来,一套一套的,满嘴之乎者也,但却不会融会贯通,不会实事求是,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而不精也。这类人,也最讨厌,死老筋,老古董,没有一点点现代意识。
举一个例子吧。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应该十分清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们民族的平均寿命并不高,七十岁已是十分稀有,解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的寿命有很大的提高,但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寿命超过七十的也不多,后来,八十、九十岁,甚至百岁老人也渐渐多了起来,那么"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在现在便已经不适用了。然而某些人却是识其为金科玉言,不容置疑。
我在某篇文章中,看到了这么一句话,"六十不劝酒,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这是古人说的一句话,出处忘了,但它也是基于"人生七十古来稀"而言的,有一定的相对性。某一日,某人把这句话学给某位老人听了,某位老人很不高兴,回过头来责问某人,而某人是个死脑筋,属于读死书的一类人,故而不知辩解。回头又来责怪我,说我不该把这句话告诉他,让他受到了别人的白眼。
我的个天天,这个人怎么这么糊涂呢?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这句话本身就是基于安全的考虑,告诫某些热情过了头的人,不要自惹麻烦,不要灌老人的酒,不要留老人过夜,不要劝老人吃硬饭,以免发生意外,最后自已吃不住,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有兜住,不划算,也没有必要。
中华民族都有叶落归根的传统,有些地方也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就是老人家不要死在外面,一是对后人不好,没有送终,二是对别人家也不够吉利,有点晦气。
故而,有些老人特别讲究,不出门,尤其是不出远门,但也有一些老人认为说此话的人有些歧视老人或者六亲不认,心里常常会生气,也会出言反问,不知道解释的人就会得罪人。
我喜欢同老人家在一起,喜欢他们丰富的经历、渊博的知识,以及平和的心态。跟他们在一起,你会感到浑身舒泰,充满了风趣和快乐,也会让你充满了精力和干劲,但也要预防他们年老体弱,多一些照顾,如上下楼梯扶一扶,过沟过坎提醒一二,吃饭的时候给他们添点软饭,这也是人之常情。
后来,我告诉某人,你这种死读书要不得的,不能够听风就是雨,任何话得过过脑子,思考一下,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古人的话,适用于古代,它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而对于现代来讲,时移世移,事物已经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完全适用了,但是道是通的,道理还是有一定后适用性。比如,上面的话,基于老人的安全考虑,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其实, 一个人会不会读书,读书有没有用,可以通过几个方面看出来。一是读智慧的书,如哲学、逻辑学等会让人学会思考,不会被某些表面的东西蒙蔽,也不会轻易上当。二是读对自己有用的书,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多读有用之书,会减少走弯路,让自己过得轻松一些。三是读正能量的书,有正确思想的书,不至于让自己情绪受到污染或者影响。四是读专家或大家推荐的书,名著原著,会汲取到很多营养,让自已无形之中得以提高升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言:“三十不豪、四十不富”,那到五十会怎样?男人不妨看看
《易经》里面这4句话是至理名言,能够理解,人生将大有益处!
读书五失,听袁桷的话,好好读书
庄雅婷:不认真你才输了呢
怎么理解“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这一俗语?70岁后为什么要“三不留”?
古人说过的最无耻的五句话,你最“欣赏”哪一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