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的大格局:容人、容事、容言
第一种:从窗中看月;第二种:在庭院望月;第三种:站高台上玩月。

一个人所站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决定他的胸襟和气度。

格局小的人,容易困于方寸之地,在琐碎中沉沦。

格局大的人,胸怀宽广,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活得逍遥自在。
01
容人
《庄子·庚桑楚》中说:“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
人如果没有容人的雅量,只会让人敬而远之。
成事的人,一定能宽厚待人,向能人请教,为弱者铺路。
年轻时的曾国藩,心高气傲,常觉得旁人不如自己。
随着年纪渐长,他才幡然醒悟:“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他检讨自身的言行,主动为部下铺路搭桥,真心实意教导他们。
左宗棠多次骂他,曾国藩都是一笑了之。他曾在给咸丰皇帝的奏折中高度评价左宗棠: “刚明耐苦,晓畅兵机。国幸有左宗棠也。”
曾国藩能容人的气度,对待部下宽厚仁慈,因此有人这样评价曾国藩:曾公仁,人不忍欺。
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能容人者,因其可纳百川,民心皆为之叹服。而睚眦必报者,会因私德有亏,众人自与之远离。
如古语有云:“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格局大的人,都有为别人鼓掌的胸怀。
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赢得多少人心。
02
容事
惠能大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你心中无物,哪里会有尘埃寄存。
其实世上的一切都是镜像,你看的重,就压得你沉,你看的轻,便没有负担。
曾看过一个故事:
一名智者前行,路遇一个对他有意见的小人,小人伸出一只脚,将智者绊倒。
智者摔倒在地,膝盖磕出了血,他旋即站起身,继续前行。
同行的朋友愤怒不已,问智者:“别人把你绊倒,你为什么不生气?”
智者回答:“绊倒我的不是人,是我的心,我是因为心急赶路,没注意脚下,才摔倒的。”
小人听见羞愧万分,悻悻地离开了。
丰子恺曾说: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就小了。”
生活难免有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容不下事的人,遇到事情,会锱铢必较,烦恼不断。
容得下事的人,遇到事情,会宽以待之,不断提升。
心若宽容,所遇荒芜皆可繁华;心若计较,所遇佳境皆会溃败。
生活,多些宽容,少点苛刻,容得下不平,方才能享得一世舒心惬意。
03
容言
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品性高尚之人,就像水一样,能够包容、滋养万物,却不争不抢。

宋代吕蒙正,自幼家境贫寒、三餐不继。

后来,他发奋苦读高中状元,官至宰相。

有一次,他上朝奏事,忽然背后传来嘀嘀咕咕:“没想到这个住破窑的小乞丐,也做起了宰相。”

吕蒙正假装没听到,头也不回地往前走。

随从忿忿不平地要去查证是谁说的,却被吕蒙正制止道:“如果知道是谁,难免心头不快难以相处,还不如不知道,反正对我没什么影响。”

此等大度容言传到宋太宗耳中,他都感慨:“蒙正气量,我不如。”
古人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灾难祸患,常源于不能忍、不能容。

一个人外在的表现,处处透露着内在的格局。
一个有大格局的人,能容外界的喧闹嘈杂,不争对错;能容众人的议论纷纷,不陷是非。

凡此种种,既不是理亏,也不是糊涂,而是分得清轻重缓急的处世智慧,更是趋利避害的高瞻远瞩。

人生百年,若能守住初心,容他人置喙,不仅仅是宽容他人,更是饶过自己。
《说苑》有言:“心如大地者明,行如绳墨者彰。”
人的心胸宽广,如大地一般,则开明;行动正直,像绳墨一样规矩,则通明。
格局越大的人,越能善待他人,善待自己。
人活一世,并不是所有人和事都能符合我们的心意。
容不下它们,处处都不顺心;容得下它们,生活才更顺遂。
一个人能把“容”当作为人处世的准则,内心才会更强大,人生道路也会更加顺畅。
-END-
*图文综合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格局大了,就能容言、容人、容事
格局高的人,往往都能“容”
容言,容事,容人
宽容:
宽容是一种修养
智者能容,悟者心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