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审讯王牌警察为何凭这段文字,就让嫌疑人大哭招供?



较量


狭小的审讯室,嫌疑人麻某坐在被讯问椅上,耷拉着脑袋。


麻某对面,坐着此案的主审讯民警——济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三大队二中队中队长李忠。

俩人保持这样面对面的对峙姿势,已经十几天了。


麻某身背13次盗窃前科,应对民警讯问轻车熟路。他想死扛过去,如同上次,在外地盗窃被抓,同伴都指认他了,他硬是咬紧牙关扛了过去。


每天,从早八点到晚六点,李忠陪麻某一起吃饭,一起抽烟,一起聊天。麻某除了偶尔发出“嗯哈”二字,其余时间,都用沉默是金来对抗。


李忠了解麻某心思,厚厚一摞侦查卷几乎都背下来了,如何进行今天的较量?李忠心里早有准备。


只见李忠起身,从审讯桌上拿起一本书,书的边角已磨损卷起,封皮摇摇欲坠:“既然你不愿开口,我就给你念段书。珍爱每一天,为什么越是耳聪目明的人,越是对身边的美景熟视无睹?为什么有的人,从来不珍惜身边的幸福?直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知道这本书书名吗?”李忠猛然发问,麻某一愣,没回答,突然“呜呜”大哭起来,边哭边说:“我交代,我全都交代!”


嫌疑人麻某事后坦白:“我自己清楚,1700万的盗窃数额,一交代就是重刑在身,我不想交代。听到李队念书那一刻,我回想起这些天,他从来没有打骂、挖苦、讽刺过我,都是苦口婆心劝我,拿我当人看,我从心里被折服了,我要主动坦白,争取宽大处理。”


监控室里,观看讯问过程的参战刑警们振奋击掌,“开了!终于审开了!李队就是神啊,审案子还能靠念书审开!”


李忠却说:“哪有那么神,刑侦审讯,是执法者和违法者之间的较量,每当遇到嫌疑人心存侥幸,畏罪沉默时,我都会想起小时候书里出现过的那条河。”


初心


李忠,55年前出生于山东济南章丘区水寨镇。

“他从小就喜欢看书习武,侠胆义肝。乡里乡亲都知道,天天舞刀弄棒,具有英雄情结。”李忠同事兼同乡、刑警支队三大队刘丕民政委说,”他提到的那本小说,我也知道,上初中时,还推荐给我看过。”


李忠初中时,偶然看了一本侦探小说《古墓疑案》。时至今日,他依然清晰记得书中描述的情节。


穿着老式白色警服的警察去乡间办案,追缉逃犯时,进入一个山涧,遇到湍急水流,把独木桥冲垮了,警察奋不顾身跳入水中,艰难涉水,淌过河沟,扭住逃犯,最终把犯罪分子制服。


人民警察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李忠心里深深扎根,他内心顿时萌生,将来要当警察,去侦查破案。


1981年,李忠参加高考,恰逢济南市人民警察学校成立,开始招收第一批学员。经过严苛的体能、身体检测,他如愿以偿被招录入警。


“1982年3月25日入警校,1984年3月28日毕业,我在校学习整整两年零三天。”李忠说,“毕业时,担心被留校,是我自己跑去找学校领导恳谈,强烈要求分到刑警队,去侦查破案的一线工作,能破案,抓坏人。”


刚从警校分配到刑警队时,李忠有点失落,因为他当时去的单位是刑警机动队。每天主要的工作是练散打、拳击、养警犬,几乎没有机会参与侦查破案。


“李忠年轻时就跟我们不一样,我们按部就班,养狗练拳,他一心要侦查破案,天天加练跑步,不论春夏,穿着绒裤围着办公楼跑,说这样可以保持刑警体能,意志力特别顽强”说起李忠,刘丕民政委充满钦佩。


目标


1985年,李忠终于等到了第一次参与侦查破案的机会。


这年夏天,济南章丘某镇发生一起恶性案件,刑警队的大案要案科,侦破此案人手不足,从机动队临时抽调年轻民警李忠参与破案。

案件摸排中,李忠看到现场遗留物有一块男士手表,表带是老式松紧带的,用手拉开,能隐约看到表带缝隙中藏有油垢。他随手掰了一根扫帚丝,抠下一点表带油垢,脸盆中放热水,把油垢放水中稀释,瞬间油珠浮起,油花四散。


李忠断言,嫌疑人能经常接触柴油,手表带会产生油垢的只有三种人:第一是村子里开拖拉机的;第二是负责开机器的,农村那时种地灌溉是定时的,有专人负责开浇地的机器;第三是稍稍富裕的村子干机床、车床工作的。


“刚毕业才几天啊,竟敢冒出来指手画脚大案要案侦破!”“觉得自己警校毕业了不起啊,真不知天高地厚。”碰头会上,李忠的侦破线索建议没人予以理睬,换来的是各种冷嘲热讽。


李忠想据理力争,年龄资历摆在这里,只好沉默不语。


后来,案子进入攻坚环节了,迟迟没有进展,侦破过程陷入困境。


“死马当作活马医,要不试试李忠的侦破思路吧。”这时,有人建议。


没想到,一天后,就抓到了附近一个村庄开拖拉机的男子,正是这起恶性案件的嫌疑人,案件得以成功告破,大家对李忠刮目相看。


别人问:“你刚参加工作,没有办案经验,为什么会思考如此缜密细致?”


李忠轻声回答:“干刑警,琢磨如何破案第一位。”


积淀


1986年,李忠工作第二年,也是他开始从事刑侦审讯专业的关键一年。


这一年,他遇到了恩师——苏建甲。


苏老是济南公安刑侦史上一个传奇人物,当年很多从事刑侦工作的民警都想跟着苏老学徒,唯独李忠,被苏老相中,成为关门弟子。


从此,23岁的他,每天跟着56岁的苏老,一前一后,一人骑一辆大金鹿自行车,白天街面摸排线索,晚上开展抓捕审讯。


有一次,苏老带着李忠从济南市南郊抓了一个盗窃自行车现行。在李忠眼里,小案子祸害的都是普通老百姓,“苏老,他承认偷了一辆自行车,直接给他办手续吧!”


苏老说:“别急着办拘留手续,今晚好好审审他!”


苏老带着李忠连夜突审,进去没聊几句,嫌疑人就都说了,一晚上能偷3辆自行车,一辆卖25元钱,一个月能非法获利2000余元。审了一夜,最终,嫌疑人如实供述盗窃自行车200多辆。


后续落实审讯这200余起案件时,苏老经常提问:“李忠,刚刚讯问中的火候是什么?”“李忠,我刚才为什么要这样讯问嫌疑人?”“李忠,我们今天讯问中关键点你都记下来了吗?”


于是,李忠养成了随手记录工作笔记的习惯,至今已经有厚厚40多本。


为了应对苏老不停歇的大考小考,李忠不得不利用一切业余时间看书学习,积淀业务能力。


“在信息传递匮乏,物流不发达的年代,你是怎么找到刑侦审讯书籍的?”总有人好奇问李忠。


“到处搜罗呗,出差看到也买,得建立自己的刑侦审讯知识系统架构。”李忠轻描淡写回答道。


从事一线刑侦审讯工作后,李忠每天必须看书半小时,白天没时间,晚上不睡觉也要完成当天的读书任务。


李忠还发现,苏老审讯嫌疑人,从来不打不骂,特别讲究语言艺术和审讯技巧。


1989年,济南南部山区发生一起爆炸案,嫌疑人很狡猾,现场什么犯罪痕迹都没有留下,为拿到嫌疑人的口供这一关键证据,苏老带着李忠参与了审讯。


苏老安排李忠先到审讯室,与嫌疑人展开正面交锋,十多分钟后,他才拎着公文包进来。


苏老一进门,先是说:“来,把这个年轻人脚镣打开,让他喝点水,我看看这双脚!”


趁嫌疑人低头喝水,苏老突然说:“年轻人,你还不交代?你跑得再快,现场也得留下脚印啊!早说还能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晚说就是死路一条!让技术人员给他看看脚印!”


嫌疑人当场吓得一哆嗦,竹筒倒豆子一般都坦白了。


从苏老身上,李忠不仅学到了刑事侦查的基本功,也改变了对于刑侦讯问的专业认知。面对违法犯罪嫌疑人,哪怕自己站在法律的制高点,也不要使用语言暴力,搭建起交流平台,消除对立矛盾,瓦解抗拒心理,不断唤醒嫌疑人内心人性良知那个点。


抉择


离开苏老单飞后,李忠迅速进入刑侦审讯事业的快车道。


2009年,他带队一举侦破了发生在章丘辖区的4起撬盗保险柜案件。通过顺线追踪,深挖犯罪,扩大战果,终于成功摧毁流窜全国12省31县、市的特大盗窃犯罪集团,破获撬盗保险柜系列案件155起,被公安部评为2009年信息化破案经典案例。


奖状寄到济南时,李忠正遭遇人生最黯淡的时期。2010年7月16日,他的女儿李婉,因患有先天性糖尿病,引发并发症导致视网膜脱落,最终双目失明。


不久后的一天,李忠下班到家,发现女儿奄奄一息,床下扔着两个空药瓶,孩子吞食了整整两瓶,每瓶有100粒,是用来治疗糖尿病的药,李忠心急如焚,连忙送女儿到医院进行洗胃。


苏醒过来的李琬,拉着李忠的手说:“爸爸,你弄些安眠药,让我死了算了?!”李忠俯下身子,亲吻女儿的脸庞,轻轻说:“孩子别怕,你一定能挺过来!眼睛看不见了,有爸爸,我念给你听!”


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成为李忠给女儿最常念的书。在李忠的宽慰下,女儿逐渐恢复了笑容。


2012年11月13日,正在外在办案的李忠突然接到噩耗,女儿李琬因胰岛素过敏引发尿毒症,走完了年仅23岁的人生……


那本书,从此被李忠放在包里,随身携带。“我给嫌疑人麻某念书时,没想太多,麻某,能看见,能听见,能跑,能跳,真心想让他明白,只有认罪伏法,他才能早日拥有自由,只有改过自新,他才能不再危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送走女儿,李忠又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没想到,祸不单行,妻子姜玲又因糖尿病并发症双目近失明,再添脑梗引发癫痫,不停发生休克。

李忠想解甲归田,好好照顾妻子,没想到妻子却说:“我支持你干工作,你拿着国家的工资,就应该给国家好好干活。你不放心我,就带着我去办案!”


后来,刑警支队领导考虑到李忠的家庭困难,特许他在济南区域内审讯办案可带家属。


2018年8月,李忠在审讯某涉黑恶组织主要成员时,妻子休克在宾馆里;2019年1月18日,李忠在侦办“江洋大盗”孟某案件时,因无法照顾妻子,他从机场返回家中,发现妻子休克在床上。


李忠带着妻子办案,类似休克在宾馆里、楼道里的事每年都有两三次。“看李忠队长工作拼命的劲头,谁能想到他家里是这种情况?不应该!真是上天的不公!”曾参加过送李忠妻子去医院抢救、中队女教导员于晨曲感慨地说。


“没有啥过不去的坎,我也有委屈无奈的时候,女儿没了,心里怎能不痛?我一个多月就瘦了60多斤。”李忠悄悄扭过头去,擦拭泪水,“难过不能自抑时,我就和妻子一起去英雄山无名烈士碑前,肃立瞻仰,看到先烈们长眠地下,寂寂无名,而自己还能站立活着!人生,关键是如何面对抉择。”


传承


如今,李忠除了亲自参与刑事侦查审讯,更多时间精力,用来带学生。“李忠队长的专长是刑侦审讯心理战,这是他有别于其他刑侦战线“老黄牛”的独门绝技。”李忠的徒弟,刑警支队三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王宁说,“在他审讯教育过的违法犯罪嫌疑人中,至今无一翻案。我们把李队研发的审讯理论体系应用到实战,不仅能使嫌疑人认罪、悔罪,也真正达到了教育目的,这是刑侦审讯的最高境界。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是证据之王。如何选择案件审讯突破口,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发展和进程,突破口选准了,对案件的侦破势必形成破竹之势,甚至会达到不攻自破的效果,而且能深挖余罪,不留积案。


王宁回忆起去年跟随李队侦办的一起非法行医案件。


2018年10月,济南平阴县突发有人违规重复使用输液器,疯传有150余人患上丙肝,顿时人心惶惶,引发众多村民涌向县医院查血。平阴县公安局迅速立案侦查,12月4日,将涉嫌非法行医的嫌疑人柳某刑事拘留。


因为早已得知严重后果,嫌疑人柳某提前转移了财产,和妻子办理了离婚手续,与知情人订立攻守同盟,想好了应对公安机关的策略,到案后百般抵赖。


12月6日,正在休假照顾生病妻子的李忠,接到增援命令后,二话不说,迅速赶到平阴,当即立下“军令状”,两天内拿下案件。


“李队说过,出现任何一起积案,都是刑侦审讯民警的耻辱。他只要进入案件,就全身心投入,心无旁骛,只专注案件,全力以赴。”王宁说,“审讯需要提前做大量案头工作,一个案件涉及几百个关联人,迅速背记涉案信息、人名、人物关系,审讯时也不允许我们翻看笔记材料,精力要高度集中。”


“我现从网上查的啥叫丙肝,传染途径都有哪些,从事审讯工作,遇到的案件千奇百怪,不会的都要从头学起。”李忠回忆起审讯过程。


审讯前,他又深入走访了受害群众。


开始审讯时,李忠没有让柳某交代犯罪过程,而是告诉柳某,他走访受害村民时,村民们纷纷给他求情,都说:“柳医生人还是不错的,遇到头疼脑热半夜敲门,都马上起身给瞧瞧。罚点钱算了,别把他抓进去,我们以后看病都不方便。”


李忠对嫌疑人柳某说:“你非法行医,罪不至死,可是这些淳朴的村民,被染丙肝病毒将终身携带,就这样,他们也没有记恨你,还念着你的好,做人总得摸摸良心啊。”


根本没用两天时间,嫌疑人柳某就被李忠完全“说服”,边哭边交待了犯罪过程。审讯完毕,李忠离开时,嫌疑人柳某“扑通”跪了下来,嘴里连连说着“我对不起乡亲们,请李警官一定帮我转达一声,对不起!”案件破了。


面对村民送来的感谢锦旗,李忠又想起了小说里的那条河,湍急的水流一直在他脑海里回荡:“作为一名基层刑侦审讯民警,每一次讯问,都要让嫌疑人‘开口是金’,每一次较量,都要跨过横亘在自己面前的那条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雀计划》细致展现“审讯流推理”,还原逻辑缜密的正邪交锋
一个刑警队长的自述:真实的扫黑除恶,比《狂飙》更精彩
【实践帝】犯罪分析专家解析五种刑侦手段
录音录像制度与非法证据排除分析
男子见女网友欲强奸反遭劫杀 被姐妹俩抛尸荒野
一碗牛肉面,差点让我脱掉警察制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