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高考数学热点,你掌握好了吗?这可是130分的保证

本文转载自【吴国平数学教育】并得到授权添加原创标志!

通过对历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卷研究,我们发现函数与方程一直是高考数学一个重要考点、热点、必考考点。题型有客观题,也有解答题,甚至在一些省份的高考数学试卷,函数与方程作为压轴题的形式来考查考生。

跟函数与方程相关的客观题,难度跨度比较大,如要么就是位置靠前、非常基础的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函数的性质或零点问题的掌握情况;要么作为客观压轴题形式出现,有一定的难度和灵活性,考查考生对方程的根、复合函数为等知识内容掌握情况。

跟函数与方程相关的解答题,一般会与导数、不等式等知识内容相结合,形成结构较为复杂的综合题型,作为压轴形式来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如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函数、导数、不等式等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高考选拔人才的功能。

通过对高考数学试卷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我们发现函数与方程的考点一般集中在这三个方面:

一是考查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二是考查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数列、导数的综合问题,

三是考查函数的实际应用。

高考数学,函数与方程典型例题分析1:

设函数f(x)=ax2+bx+c(a>0),且f(1)=-a/2.

(1) 求证:函数f(x)有两个零点;

(2) 设x1,x2是函数f(x)的两个零点,求|x1-x2|的取值范围;

(3) 求证:函数f(x)的零点x1,x2至少有一个在区间(0,2)内.

(1) 证明:∵ f(1)=a+b+c=-a/2,

∴ 3a+2b+2c=0.

∴ c=-3a/2-b.

∴ f(x)=ax2+bx-3a/2-b,

(3) 证明:f(0)=c,f(2)=4a+2b+c,

由(1)知3a+2b+2c=0,

∴ f(2)=a-c.

①当c>0时,有f(0)>0,

又∵ a>0,

∴ f(1)=-a/2<0,

∴ 函数f(x)在区间(0,1)内至少有一个零点.

②当c≤0时,f(2)=a-c>0,f(1)<0,f(0)=c≤0,

∴ 函数f(x)在区间(1,2)内有一个零点,

综合①②可知函数f(x)在区间(0,2)内至少有一个零点.

解题反思:

本题结合二次函数、二次方程间的关系,利用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根与系数关系、零点存在性定理解决。

学好函数与方程对于高考数学来说为什么会这么重要?我们认真研读《高考数学考试说明》,会发现这么重要三点:

1、函数与方程思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高考数学重点考查对象;

2、客观题主要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基本运算、方法技巧等基本数学能力;

3、解答题主要考查考生数学综合能力,如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处,去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方法、逻辑推理、应用能力等。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在解题应用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借助有关初等函数的图象性质,解有关求值、解(证)方程(等式)或不等式,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

2、通过建立函数式或构造中间函数把所要研究的问题转化为相应的函数模型,由所构造的函数的性质、结论得出问题的解。

高考数学,函数与方程典型例题分析2:

已知函数f(x)=x|x2-3|,x∈[0,m],其中m∈R,且m>0

(1) 若m<1,求证:函数f(x)是增函数;

(2) 如果函数f(x)的值域是[0,2],试求m的取值范围;

(3) 如果函数f(x)的值域是[0,λm2],试求实数λ的最小值.

(1) 证明:当m<1时,f(x)=x(3-x2)=3x-x3,

因为f′(x)=3-3x2=3(1-x2)>0,

所以f(x)是增函数,

函数是高考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函数的观点和思想方法贯穿整个高中数学的全过程,函数在高中数学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一直是高考数学重点考查对象。

如果我们想要学好函数与方程相关知识内容,那么就要把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牢牢掌握好,同时要加强学习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在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数列等知识中的广泛应用。

值得注意:函数与方程相关问题还会涉及到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价转化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

高考数学,函数与方程典型例题分析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y=x2-6x+1与坐标轴的交点都在圆C上.

(1) 求圆C的方程;

(2) 若圆C与直线x-y+a=0交于A,B两点,且OA⊥OB,求a的值.

要想掌握好函数与方程思想,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了解:函数思想和方程思想。

函数的思想:

就是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对应的思想,去分析和研究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运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

方程的思想:

就是分析数学问题中各个量及其关系,建立方程或方程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或构造方程或方程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通过求方程或方程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解的情况,使问题得以解决。

方程思想就是对于数学问题,特别是现实当中碰到的未知量和已知量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善于用“方程”的观点去构建有关的方程,进而用解方程的方法去解决它。

因此,函数和方程的思想简单地说:就是学会用函数和变量来思考,学会转化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很多时候,在中学时期遇见凡是涉及未知数问题,我们都可以用函数与方程思想去解决。

高考数学,函数与方程典型例题分析4:

若a,b为正数,且ab=a+b+3,求a+b的取值范围.

解:直接利用基本不等式ab≤{(a+b)/2}2,构造不等式,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ab=a+b+3≤{(a+b)/2}2,

(a+b)2-4(a+b)-12≥0,

(a+b-6)(a+b+2)≥0.

从而得a+b≥6.(当且仅当a=b=3时取等号)

故a+b的取值范围是[6,+∞).

解题反思:

本题解法很多(欢迎大家继续挑战,找出其他的解法),关键要学会转化。





【高考数学】解题能力提升,每日一题: 第1题~第50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1年高考数学函数与导数命题预测
今年的高考,不出意外,还是会考到此块热点内容
专业详解—2022年新高考Ⅰ卷数学试题简评及详解
满分之路:数列与不等式
高考数学都考哪些内容
2011年高考数学必考命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