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李白的《忆秦娥》被誉为千古绝唱,百代词曲之祖?

李白的《忆秦娥·萧声咽》与他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同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两首词颇受后人赞誉推崇。其中究其这首《忆秦娥·萧声咽》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的原因,是因为它广阔雄伟的境界和博大怀远的气象,在这样的气象中,它还蕴含着历史反思的思想下情感的哀愁悲壮。以下作以具体分析。

《忆秦娥·箫声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秦娥指秦国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在这儿指美貌的女子,“忆秦娥”作为词牌名出现也正是由这首词开始的。

上阕中写萧音缭绕呜咽的夜晚,女主人公从梦中惊醒,此时秦楼上明月高挂。呜咽的萧声,凄清的月光,年复一年的柳色,这三种意象往往在古典诗词中代表着别离思念的情感,梦中惊醒的女子也因为这样的氛围而想到了在霸陵桥上与心上之人的伤感离别。

上阕中所写其实是古诗词中常见的女子的闺思情结,这样的情感通常象征意义是写下诗词的人抒怀不得君恩、怀才不遇的沉郁不甘。在这首词中李白也可能有此意向,因为李白终其一生也是饱尝了心有抱负却始终郁不得志的境遇。

大多数诗词在由哀婉的闺思上阕转下阕的时候,要么是改舒阔豁达之风,要么是直抒胸臆或情景交融忧思难解。但是在这首词中,李白在这首新创的新词牌里,将闺思词的风格做了完全颠覆性的改变。这种改变就是他将个人哀愁扩大到了悲壮,而这种悲壮不是立足于个人和国家兴衰的,而是着眼在了整个历史反思及规律中。

下阕中说重阳时节登上乐游乐游原时,遥望着通往咸阳的古道,自从与心上之人离别后不见来时的音信,西风吹拂夕阳斜照,遥遥望去只见到汉朝时的陵墓和宫阙。

在下阕中的第一句中,“清秋节”指重阳节,而乐游原正是李商隐著名的《乐游原》中的乐游原,“乐游原”是唐代长安东南方向的一处游览地,地势很高,登后可一览长安全城。词中女主人公登上在重阳节登上乐游原,望着去往西北的咸阳古道,始终不见爱人的归期,当时音尘一绝而去,却不见归来,看到的是汉朝的陵墓宫阙。

这就是对历史规律的默认和反思了,李白所写汉朝遗迹没有用衰败的词语修饰,而是白描直叙,并且用“音尘绝”和“西风残照”作前缀修饰,这样的写法并不是对前朝繁华的凭吊惋惜,而是对朝代兴衰规律的一种承认了。朝代兴衰,日月交替不会因为谁而改变,它是宇宙自然无法抗衡的规律。

这首《忆秦娥·萧声咽》上阕哀婉凄切,下阕悲壮深厚,整首词表达出的气象既悲壮又开阔。此时的李白感叹的的确是唐王朝最后时刻的繁华,但他没有一味沉溺在惋惜不甘中,而是将历史反思和自然规律的思想注入其中,使这首词的境界超越了个人的利弊哀愁,意境远大,托兴深远,这也是这首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的原因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白的一首词,字字锤炼,处处是情,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李白:词曲之祖,流芳千古!
李白 | 词曲之祖,流芳千古!
世人皆知李白的诗很有名,却不知他的这首词,被誉为“词曲之祖”
唐五代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词,出自李白,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