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乱发微信表情!回复一个表情包,10000多元没了……
userphoto

2023.03.18 河南

关注

你身边有没有表情包大户?

不管发啥消息

他们都能找到合适的表情包来回应

如果有,快提醒他们注意吧

有些表情可千万别乱发!

债务陷纠纷

一个表情输了官司

2019年

某汽车公司委托某救援公司

为其提供救援服务

期间共产生救援费用17万

汽车公司共支付了13万多

去年,双方就剩余费用如何结算

在微信上进行了讨论

汽车公司方表示

支付完剩余的3万7千元后

双方彻底清账

如果认同请回复“同意”

但救援公司并没有进行回复

于是

汽车公司将3万7千元款项

分两次转给了救援公司

救援公司在一小时后进行了收款

并回复“

事后,救援公司又发现

还有7张共价值

一万一千两百多元的单子未结

汽车公司则认为

救援公司回复的“

就表示认同3万7千元清账的协定

不该再支付其他账务

协商无果救援公司将其告上法庭

法院审理认为

表情包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

汽车公司的“

”表示友好

救援公司的“

”表示赞同对方观点

结合其他证据

法官判回原告救援公司的诉讼请求

救援公司不服提出上诉

经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表情包也会成为“呈堂证供”

表情包成关键证据的案件

可以说越来越多了

经检索裁判文书网

2018年以来

全国有超百起以表情符号作为证据的案件

在广东一起房屋租赁纠纷案中

承租方刘某某在租赁期满后

面对出租方多次提醒

只回复了一个“

后双方就该表情是否代表

达成加租合意产生分歧

出租方起诉至法院

并据此主张承租方同意加租

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在一起人格权纠纷案中

被告马某某因与原告刘某某发生矛盾

便通过微信向刘某某发送了多个“

刘某某认为该表情系人身威胁之意

于是诉至法院要求马某某进行赔礼道歉

后双方在法院调解下达成和解

涉及切身利益的事

别用表情包回复

不当甚至恶意使用表情符号

会衍生出纠纷、侵权

甚至违法犯罪等诸多法律问题!

提醒

由于表情符号的含义可能存在多种解读,因此在涉及切身利益的网络对话中,对于表明态度的关键信息应尽量使用文字形式进行表达,或者选择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表情符号,以明确双方真实意思,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同时,注意对相关聊天记录进行留存,便于在纠纷发生后用于维权举证。

网络发言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善意使用表情符号,如果滥用言论自由权利,随意使用表情符号侮辱、诽谤、威胁他人,将会构成侵害他人名誉权,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情节严重的,甚至将可能构成诽谤罪,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

自己制作或传播表情符号时,应注意合理界限,避免给他人合法权益、社会道德秩序带来伤害。如未经他人同意,制作以他人肖像为内容的表情包,即便未以营利为目的,亦可能构成侵害他人肖像权。

在一些利用表情符号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犯罪分子通过非接触式手段实施犯罪,犯罪手法新颖隐蔽,危害严重,因此面对网络空间的诱惑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如遭遇诈骗,应及时报警,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


记者:周艺萌

综合自都市报道、江苏高院

编辑:刘婉如 主编:韩晓丹 主管:马晓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院:注意!你发的每一个emoji都有可能成为“呈堂证供”
不要乱用!你发的每一个表情符号都可能成为“呈堂证供”
表情虽小,纠纷不少:不当使用表情符号易产生歧义,引发法律纠纷!
群友因一个表情对簿公堂!网友:以后不敢随便“捂嘴笑”了
被写入判决书的表情包,法院如何认定?|iCourt
“笑脸”表示同意?司法裁判中“表情符号”的审查思路及裁判规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