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茑屋书店:卖的不只是书,更是生活方式

近年来,诚品、西西弗、言几又、钟书阁等新式书店快速发展,备受购物中心青睐,市场对书店运营逻辑和新趋势的关注度提升。作为较早以“书 X”模式构建体验场景的茑屋书店(Tsutaya),以“书”为核心,搭配“影音 咖啡 餐饮 文创”等配套,从细节入手为读者提供高品质、专业化、差异化服务,颠覆了传统书店单一卖书的经营理念,引领书店走入创新型、复合型和生活化的新时代。其经营模式与当前中国零售业态(如“超市 X”)的转型升级异曲同工,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门店逆势扩张,开创全新书店经营模式。茑屋书店1983年成立,开创了集“书籍 唱片 录像带”于一体的连锁书店模式,大获成功;2003年与星巴克合作的“Book & Cafe”模式也深受追捧;2011年茑屋书店为在互联网围剿中突围,重构书店空间,融入咖啡、饮食、亲子、文体和慢生活,定位“生活方式提案者”,以丰富的线下体验和优质服务取胜。截至2016年底,茑屋书店在日本开设1459家门店,书籍和杂志销售额约1300亿日元(约合79亿人民币),是日本最大的连锁书店。

展开剩余96%

打造以书为核心的复合式文化生活空间。与其说茑屋书店出售的是书籍,不如说售卖的是一种以图书体验为核心、以“影音 咖啡 餐饮 文创”等为场景的生活方式。

1)多维度丰富图书体验选书:基于母公司T CARD积累的海量数据,对目标客群偏好进行数据挖掘,随后专业选书团队在各领域搜集精品书;复刊部分绝版经典书籍,夯实书籍供应优势;公司也收购了多家出版社;陈列:关联陈列,按生活场景分成人文文学、艺术、料理和旅行等板块,并随生活场景放置关联产品,增加阅读趣味性和客户消费冲动,转化为实际购买行为。布局:随处放置桌椅供读者使用,所有书籍均可阅读,价格、收银台等明显卖场因素均被省去,弱化卖场形象;导购:储备了一批知识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作为导购长期驻店,根据与客户的沟通和自身经验,扩充消费者感兴趣的领域知识,提供精准化的购书服务指导。

2)配套场景强化品质生活:书店提供细致的影音服务,数量众多、品种齐全的电影和唱片可免费试听,多款专业化的试听播放设备,实现如同在自家客厅般舒适的视听效果;在星巴克等咖啡吧和Ivy place等餐厅内,读者可阅读书店任一本书;文具专区、相机专卖店等文创空间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定期举办研讨会、讲座、演奏会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书店的文化内涵,吸引大批且粘性高的“品质生活者”。

结合地域差异,实现千店千面。茑屋书店的扩张不是同一运营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结合地域差异而进行改造升级的动态调整过程。其中:代官山店:定位50-60岁中高产阶级,暖色调灯光、靠窗桌椅以及窗外公园绿地等,为全球20家最美书店之一,誉为“森林中的办公场所”;函馆店:保留了较强的家庭和社区联系,定位三代人的书店,拥有丰富的儿童书籍和绘本,还设有独具北海道本地特色的火炉,冬日大雪围炉读书,别有风味;银座店:定位“Art of Living”,拥有以艺术题材为中心的6万册图书,引入艺术馆、博物馆的装修风格,创新地引入“爱情”、“东京—历史”、“相遇/别离”等更有互动感和形象感的标识,吸引年轻客群。

本土书店的尝试。西西弗:进驻购物中心,和餐饮、院线等业态互补,以图书 咖啡 文创的一站式经营,在国内迅速扩张,门店已近百家;言几又:从今日阅读进化而来,将书籍 美食的复合文化空间开到北京,近30家门店;钟书阁:2013年首店在上海泰晤士小镇开业,2016年新开5家,打造最美购书空间。

新零售与消费升级背景下,跨界经营、复合业态已成为实体书店乃至零售店转型趋势,如何组合业态打造场景、应用数据科技提升效率以及优化用户体验等,已成为竞争力核心要素。产业变革加速期,看好阿里、京东,及永辉、苏宁、天虹等有核心竞争力的零售龙头,重视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机会,以及国改背景下的传统变革。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渠道分流;门店扩张及培育低于预期等。

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和电子书籍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介质和读书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实体书店在互联网“低价和便利”面前生存空间日益缩小,2008年贝塔斯曼书友会全面退出中国,2011年美国最大连锁书店之一的Borders宣布破产,近十年全球范围内实体书店出现关店潮。

但与此同时,日本的茑屋、台湾的诚品等书店却逆势成长,在台湾,诚品书店目前已成为文化标尺和现象级阅读休闲购物场所,引发国内书店业的模仿与创新。近两年来,国内兴起诸如西西弗、言几又、方所、钟书阁等新式书店,致力于以书为媒,通过“书 X”模式,打造体验式消费场景,集客能力强,备受购物中心招商青睐,成为线下商业业态转型的集中体现之一,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17年7月18日,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先生不幸因心脏旧疾去世,引人唏嘘,也再次引发市场对书店运营逻辑及发展趋势的思考。

纵观国内外,较早在书店中融入生活场景的是日本茑屋书店,它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实体书店的经营理念,引领创新型书店走入了新纪元,其代官山书店更是被美国知名娱乐网站Flavorwire评为全球20家最美书店之一。茑屋书店的经营模式与当前中国书店乃至整个零售业态的转型升级趋势异曲同工,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1

公司概况:“书 X”创新模式,电商夹击下逆势发展

与时俱进,开创全新书店经营模式

1983年,第一家茑屋书店在枚方成立,定位日本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开创了集书籍、唱片和录像带于一体的综合连锁书店经营模式的先河,消费者可以在书店内同时找到爱听的音乐、爱看的小说和电影,极大的方便了消费者购书、淘歌的过程。

2003年,公司与星巴克合作,在京东都港区开设“TSUTAYA Tokyo Roppongi”,消费者在阅读的同时可品尝咖啡,这一全新的“Book&Cafa”模式迅速在日本流行起来。

2011年,代官山茑屋书店成立。作为旧式茑屋书店的进化版,代官山店考虑到日本人口结构和收入水平,将目标客户群体调整为50-60岁的中高收入阶层,也恰好与茑屋成立之初的第一代客户群体高度重合。书店主营书籍、唱片和电影,但对空间进行了重构,将咖啡、饮食、亲子、文体活动和慢生活融入其中,打造为生活方式提案场所。据赢商网统计,2016年,日均客流已突破万人,周末甚至能达到三万人次。

电商冲击下逆势发展,收购多家出版社夯实竞争力

随着电商崛起和电子阅读工具创新,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网购和阅读电子书,根据《朝日新闻》的相关数据,我们估计日本每年约有300余家书店面临倒闭风险。但茑屋书店通过“书 X”的全新经营模式,从1983年成立第一家书店起,一路逆势发展,截至2016年底,在日本共开设1459家门店,2016年书籍和杂志的销售额创历史新高,约1300亿日元(合79亿人民币),现已成为日本最大的连锁书店。

同时,为夯实集团书籍供应等方面的优势,复刊部分绝版经典书籍,公司收购了多家出版社。2014年收购阪急电铁旗下子公司的Newsweek日本版等发行业务,2015年收购出版知名月刊杂志《美术手帖》的美术出版社,2017年7月宣布将收购出版社德间书店(Tokuma Shoten)。

2

生活方式售卖者,开创体验式阅读新时代

茑屋书店以图书体验为核心,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专业化和差异化的服务,从细微处着手,弱化书店的商业氛围,并依靠“影音 咖啡 餐饮 文创”等各种配套设施,打造复合式文化生活空间。与其说茑屋书店出售的是书本,不如说是售卖一种以书为核心的生活方式。

以图书为核心,购书体验舒适轻松

T会员积分体系,辐射各业态、各年龄层人群。茑屋书店母公司CCC株式会社于2003开始涉猎大数据市场营销业务,2006年发行的T CARD积分卡,持卡者除在合作企业享受积分活动外,部分积分卡附带信用卡功能,同时凭卡可在茑屋书店享受租借DVD/CD等服务。T积分的方便高效使会员从一开始的20-30岁茑屋书店客户群体迅速扩展到各个年龄层,2014年2月活跃会员升至4811万人。截至20176月,超过6000万的活跃用户(占比日本总人口约47%)可在含茑屋书店在内的日本108家企业近67万家店铺进行积分消费。

除ENEOS、全家便利店和GUSTO等各行业顶级企业外,社区的餐饮店和干洗店等中小型店铺、在各地区以连锁店形式运营的药妆店和超市、地方银行以及补习班等与地区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店铺,均可使用T-Card和T-Point。大量消费数据的收集有利于公司了解消费者特征,从而为精准营销和服务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这成为茑屋书店运营的核心竞争力源泉。

大数据 专业团队,提供海量精选书籍。茑屋书店利用掌握的庞大消费者数据,通过对书店目标客户群体的偏好进行分析,随后利用专业选书团队,根据分析结果在各个领域搜集精品书,保证书籍品质的前提下实现精准选书。同时,门店采用RFID系统,POS机与书籍上的电子标签实现联动,实时记录、存储、分析读者的购书情况,更好的了解客户的读书偏好,及时调整选书方案。

此外,茑屋书店花重金寻找大量孤本、绝版书、收藏版以及往期经典杂志等,供读者阅读并提供影印服务。以代官山店为例,合计藏书15万册,只有12%的图书与其他书店相同,一楼杂志街拥有1300多种日本杂志和1000多种海外杂志,包括很多收藏级旧书和外文原版书。

关联陈列,营造独特购书体验。不同于传统书店按照书的属性(参考书、漫画书、旅游指南等)进行分类的方式,茑屋书店将书按照内容和生活场景分成人文文学、艺术、建筑、汽车、料理和旅行等板块,并随生活场景放置关联产品。

比如,在料理区域,除书架上种类齐全的书籍外,通道间的小展台会根据季节和主题,进行综合性的展示。在稻米主题的展台上,消费者可以购买到各种品种和规格的大米;在菜谱展示台上,甚至可以买到料理所需的工具及调料等;在旅游区域,书架后设有旅行咨询台,顾客在书店即可了解出行的相关信息甚至制定具体的旅游计划;在园艺区域的边上则会销售花盆、种子等商品等。

生活场景的关联陈列,极大的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调动消费者的消费冲动,并使之转化为实际购买行为,提高客单价。

弱化“卖场”形象,营造舒适选书环境。消费者进入茑屋书店,仿佛置身书海,书架由低到高的排列,弱化了书架对视线的阻碍感觉,让进店者轻松找到想要的图书。书店整体内部装修简约而不失质感,所有书籍均可随意翻阅,周围随处放置沙发、茶几等供读者使用,价格、电源、收银台等所有带有明显卖场环节的因素均被省去,店内也几乎没有推销海报,为读者营造出一个极具品味的生活空间,而非一个单纯卖书的场所。

专业导购长期驻店,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茑屋书店储备了一批在相关领域知识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作为导购长期驻店。例如,旅游区导购有出版过20多本旅游指南的记者,而料理区导购则是出版过多本料理书籍料理界的知名人士。他们根据与客户的沟通和自身经验,充分挖掘读者的喜好和深层需求,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购书指导。

电商基于大数据分析提供的推荐阅读数据,可能仅仅止步于相似内容的书籍,而专家导购则可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通过面对面交流深度扩充消费者所感兴趣的领域知识,并实现精准化的购书服务指导。

拓展影音产品,营造“餐饮 咖啡 文创”复合式生活空间

另辟电影音乐专区,提供细致影音服务。电影区收藏着数量巨多、品种齐全的电影作品,消费者可找到日本乃至全世界所有最新发行的电影,也可找到市场上难寻踪迹的经典老片,部分没有DVD版本的老电影,书店可为客户提供转录服务。

音乐区拥有爵士、古典以及60-90年代的摇滚乐和流行乐CD。所有产品均可免费试听,书店甚至还贴心的在周边放置可供两人同时试听的桌椅。店内配备LG、CD和黑胶等多种播放设备,同可以免费使用ULTRASONE等专业级别的高品质耳机,实现如同在自家客厅一般的舒适试听效果。此外,影音专区的咨询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分享音乐和电影的知识,为客户推荐适合他们的影片或音乐。

餐饮 咖啡 文创空间多业态共同经营。书店设有星巴克、“Anjin”Lounge Bar等咖啡吧、周围还设有Ivy place等餐厅,读者可将任一本书带到这些区域阅读,只要阅读完之后归还即可。这样的经营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延长客人在店内的停留时间,在给书店带来稳定的经营利润的同时,也增加了顾客产生其他消费的可能性。

同时,茑屋书店定期举办研讨会、讲座、演奏会等活动,对宣传书店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也进一步丰富了书店的文化内涵,引流了大批的“品质生活者”。此外,书店还设有文具专区、相机专卖店等文创空间,以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结合地域差异,打造千店千面

茑屋书店的扩张不是同一运营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结合地域差异而进行改造升级的动态变化过程,1400多家书店围绕生活方式展开,形成各自独特的优势。其中:

代官山T-site位于涩谷区闹中取静的代官山,锁定中高端市场,定位50-60岁中高产群体。该类人群经历了日本八十年代的经济复苏,财富积累较多,对生活品质也有一定要求,相比于电子书籍,他们更习惯于纸质阅读。此外,这些客群与30年前书店成立的第一代客群高度重合,他们随着茑屋书店一起成长,对书店有着不一样的情怀。

为更好地吸引“熟年人”群体,代官山店再次使用汉字“茑屋”作为店名,希望勾起他们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记忆;为适应中老年人的作息时间,营业时间为上午7点至次日凌晨2点,并提供早餐服务;为照顾老年顾客的情怀,花费大量经历寻找旧版杂志、电影等,并提供录像带转录服务等。

通过“窄众”定位,加之顶尖设计师的联合打造和巧妙的空间布局,暖色调的灯光、靠窗的桌椅以及窗外的公园绿地等,营造了一种既能引导消费又能减少抵触心理的卖场环境,使其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创生活空间。

函馆店:作为继承了代官山店设计理念和文化理念的又一次成功尝试,函馆店于2013年末开业。为够吸引三代人一起进入书店享受时光,函馆店保留了较强的家庭和社区联系,书屋的生活场景也延伸到旅行、料理、生活、历史、人文&哲学思想、宇宙&科学、艺术、儿童艺术、设计等9个主题。

除适合老年人和中年人的书籍等,函馆店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数量巨大、品种丰富的儿童书籍和绘本类产品,儿童区域靠窗的空间甚至设计成儿童乐园,供小孩嬉戏玩耍。此外,书店内一处空地还安放了独具北海道本地特色的火炉,窗外下着大雪,听着柴火燃烧的声音,消费者围炉读书,别有一番风味。

银座店:坐落于银座大型商场的茑屋书店定位“Art of Living”,拥有艺术题材为中心的6万册图书,涵括100多名艺术家的研究资料和著作,既有简单易懂的入门书籍,也有高价稀有的珍贵巨型书,适合各个层次的读者。店内还出售宣扬日本优秀文化的价值数十万、数百万日元的独立书籍,以及文具等原创商品。开业一个月的销售额约为8千万日元(约合490万人民币),深受市场好评。

除一贯的简约风外,银座店引入艺术馆、博物馆的装修风格,整个书店充满着艺术气息。该店不仅按照“历史”、“地理”、“宗教”、“美术”等进行归类,还创新性地引入“爱情”、“东京—历史”、“相遇/别离”等更有互动感和形象感的标识。书店中央矗立着“T GALLERIA”展览空间,外侧的樱花写真和内侧的“发电机”系列作品,配合着挑高6公尺的天井,空间布局相得益彰。高雅和风俗、历史和现代、本土化和国际化的交融,紧扣艺术主题,赋予其独具一格的书店魅力。

梅田店:靠近“大阪站”车站的梅田茑屋书店占地1228坪(约4060平米),外形像一个巨大的咖啡厅,中心是长达155米椭圆形的“Magazine Street”,拥有500个坐席,更像是一个图书馆,让繁忙的车站成为都市人的居心地。

枚方店:大阪府枚方市中心的茑屋书店,更像是一个以书店为核心,围绕餐饮、家居、电器等主题的一个综合性的小型百货中心。2至3楼为书籍 旅游代理店,4楼以“生活与美容”为主题,5楼配套有儿童游乐设施。

此外,东京二子玉川的茑屋书店,创造性的以生活方式重塑家电卖场的空间格局,以家电贩卖为主,形成了书籍和家电的完美结合;茑屋书店与武雄市政府合作,打造全新的武雄市图书馆,将图书馆、书店和咖啡厅融为一体,延长营业时间、可租赁影音产品、贩卖书籍和杂志等,读者可一边品尝咖啡,一边在馆内阅览书籍,在这里进行自由、轻松的学习、工作和交流等,为居民打造了一个崭新的生活社区。

进军台湾,拓展海外市场

2017年1月,茑屋第1家海外分店落户台北东区“统一时代百货”5楼,临近诚品书店信义店。虽然与亚洲最大规模的诚品旗舰店相比,台北茑屋仅538平米的面积较小,但自开业以来,每天慕名前来的消费者络绎不绝,广受好评。

台北茑屋在选材、灯饰、书籍的陈列以及空间设计等方面延续了茑屋书店一贯的视觉风格,注重对生活场景的构建。在书籍文创区,约有10000册的中文书、2000册的日文书、2000册的外文书以及500部影片,除传统的“历史”、“文学”外,以“建筑”、“设计”、“艺术”、“时尚”、“饮食”和“旅游”等时尚休闲类书籍为主。以饮食为例,除日本料理、韩国料理和基础料理外,甚至会有食材本身、食品安全和裸食等。在咖啡餐饮区,借用放置高架文创产品的木柜作为咖啡餐饮和书籍区的间隔,设有70余个座位,大立面的落地窗一览台北美景,可以一边喝咖啡、吃日本料理,一边看书。

在开幕记者会上,社长中西一雄表示,计划未来三年在台湾开设5间书店,其中台北3间、中南部各1间,并在台湾拓展稳定后持续在亚洲其他地区开设海外分店。

3

本土实体书店的尝试:以西西弗、言几又、钟书阁为例

以日本的经验来看,茑屋书店打造的以书为核心的一站式生活空间成功吸引且留住了消费者,利用书店空间的重构 生活场景的再现,营造家一般舒适的阅读环境。反观国内,大部分书店仍以卖书为主,在电商化的浪潮下经营难免捉襟见肘。

但同时,随着中国零售产业变革加速,线上线下渠道融合、技术创新、消费升级,除传统零售商外,诸多书店(如西西弗、言几又、诚品、方所,新加坡的PAGE ONE)也积极转型创新,借鉴茑屋书店的“书 X”模式,提升消费体验,增强消费者粘性。

西西弗:进驻购物中心,“书店 咖啡 文创”模式快速扩张

西西弗于1993年在贵州成立,逐渐成为当地规模领先的民营书店,随后在逐渐跨省扩张,2016年新开门店40家,截至2016年底共有70余家书店、超100万活跃会员,覆盖贵州、重庆、成都、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武汉、厦门等16个省市,估计单店面积500-800平米;预计2017年新开门店42家,实现省会城市的全面布局。

以购物中心为主的选址战略:自2009年第一家购物中心PARK书店成立以来,西西弗主要扎根于购物中心,与时尚餐饮、院线、超市、儿童等业态形成有效互补,培养消费者的习惯性关联消费,这与茑屋书店贩卖生活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公司目前已与华润、凯德、龙湖等大型商业地产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图书 矢量咖啡 不二生活”的经营模式:西西弗沿用茑屋书店的“图书 咖啡 文创等”一站式经营模式,店内80%的空间为书店,15%的空间为咖啡馆、5%的空间为文创区域。图书分为社科、经管、励志、文化、生活、少儿、艺术等七大主要类别,平均拥有2-2.5万种图书,并设有“七十二阅读课”儿童特色管区以及矢量咖啡馆、不二生活创意空间等,为读者提供文化延伸产品和高质量的创意家居。

“一切皆可阅读”的设计风格:与茑屋书店的简约不同,西西弗的空间设计遵循“一切皆可阅读”的理念,但两者均营造了舒适的购书环境。西西弗用书籍和文化艺术造型展现欧式橱窗的文化美感,以深绿为主基调、红黑为辅基调的色彩搭配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柔和的平光源和聚焦的点光源配合层次丰富的图书陈列,制造出浓厚的阅读氛围。强烈的艺术张力和独特的文化美观吸引购物中心里的消费者进入书店。

“专业咨询 专题板块”的个性化服务:和茑屋书店一样,为满足不同客户的购书需求,西西弗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图书咨询和产品配置服务,如新书推荐、阅读套餐、个人图书服务等。同时“万象阅读”板块为读者提供免费阅读、自由抄阅的空间;“阅读主张”板块持续周期性的想读者提供时段好书;“主题关注”板块紧跟当下文化活动、时事热点、社会热点等主题,搭配相关的产品和图书等。

会员卡 文化活动,增强优质客户粘性:西西弗和茑屋书店一样,发放会员积分卡,经过20多年的积累,2016年底会员数近百万,针对众多的会员进行大数据分析,有效了解读者的阅读及购买习惯。此外,根据所在地的读者特点,西西弗定期开展各种主题的演讲会、签售会、读书会和生活会等文化互动活动。其中2015年全国文化活动举办499场,2016年近1000场,随着连锁店的不断扩张,预计2017年活动频率会更高。

2006年第1家今日阅读在成都开业,以租书、贩卖杂志和流行读物为主,随后在成都陆续开设30余家门店,面积40-100平米,且并进军重庆、昆明等地,实现快速扩张。由于网购的兴起,2010年前后许多书店不堪重负,弘文书局、印象大书坊等成都有名的书店纷纷歇业,今日读书也不得不相继关闭部分书店,退出重庆、昆明两地。

为减少租金压力,2010年开业的凯丹广场店书架面积仅占30%,其余10%为创意生活区、60%为咖啡馆,不到两年即收回成本。于是公司创始人但捷对书店的定位有了本质性的改变,并积极思考新的书店模式。2014年6月,第1家言几又书店在北京中关村正式开业,随后不断改进创新,截至2016年底,共有近30家门店,预计2017年新增21家,向广州、上海等城市扩张。

以年轻白领为目标客户:与茑屋书店定位50-60岁中高产人群不同,言几又将目光放在对新事物接受能力高、对美学有较高要求的年轻一代白领,他们收入相对稳定,追求品质生活,注重设计感、体验与互动。

“图书 咖啡 创意集市”经营模式:与茑屋书店相似,利用“图书 咖啡 创意集市”等多元经营模式,以书店为背景、咖啡小食为渗透、文化活动微互动的模式,更加具有生活气息。同时,言几又引入了“店中店”的模式,涵盖儿童艺术教育、原创服装品牌、家居设计工作室以及强调动手体验的区域,形成书籍带动店中店的发展,而店中店的产品与书籍的融合,又带动书店的发展,形成有效闭环。

空间设计突出现代化、品质感与茑屋书店相似,言几又注重场景的构建和空间的设计感。通过使用简单的材料组合营造出让读者放松的购书环境,简洁而不失品质的设计创造出开放的空间感,咖啡馆、创意集市、艺术廊等完美融入书店中,“随处可坐”的桌椅弱化了卖场氛围,增加了客户的亲切感。

同时,每家店均有不同的主题:成都IFS旗舰店用白色的铁艺网格制造出错落有致的空间效果,减少传统书店的厚重感,星点光斑闪烁点缀、流线感十足的演讲厅、太空舱造型的咖啡吧,打造“未来”的既视感。

北京荟聚店以“荒僻”为灵感,绘制了文化工厂的概念,随处可见的铁闸门、铁窗和铁锈感元素,原始复古的做旧设计,水管、胶片机、复古电话等充斥着蒸汽感与金属味的工业意象,形成了机械设计与书本文化、粗糙与精致的强烈对比,趣味十足。

书阁:回归书店本质,创造最美购书空间

1995年钟书阁创始人在上海开出第一家钟书书店,以出售教辅为主;2013年第一家钟书阁在上海泰晤士小镇开业,以独特的设计风格成为中国最美书店;2016年钟书阁加快扩张步伐,全年新开5家门店,首次进驻购物中心上海芮欧百货,并进军扬州、杭州等地市场。

回归书店本质,创造最佳阅读体验。相较于诚品、言几又、西西弗等文创书店,钟书阁没有太多衍生品,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更好、更全面的图书服务。以成都钟书阁为例,1300平米的书店内共藏有6万册图书,无论是中文版、外文版、古文版,亦或是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人物传记、儿童读物等,均为精选书籍,精益求精的选书将“快餐文学”拒之门外。同时,对于书店未收藏的图书,实行缺书登记制度,一旦到书便电话告知客户,以齐全的好书为消费者带来最好的阅读体验。

空间设计独树一帜,魔幻色彩十足。与茑屋书店相似,钟书阁利用空间设计使书店风格多变,镜面天花板使得书墙、桌椅和人处于对称和变换之中,无尽延展的书架、特色的文化玻璃幕墙和纯白空间的运用等等,魔幻色彩十足,令人惊艳。同时,咖啡吧提供咖啡、软饮、小食等,单独开辟的阅读区域和随处可见的充电插头等,与装修融为一体,同时给读者带来舒适方便的阅读空间。

此外,设计结合地域差异,各有特色。其中,杭州星光店占地1000平米,定位森林主题,新书展示区以纯白色为基调,书架形似从一根根顶天立地的柱子;推荐书主阅读区以深色为基础,棕色的书架与此前的白色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儿童区采用游乐园的风格,融入旋转木马、过上车、热气球和海盗船元素,色彩丰富,造型可爱;环形阅读室内书架环绕上身,读者可在阶梯式书架来回走动,设计感十足。

上海芮欧百货店定位“上海都市”,白色调的新书展示区墙面铺满了万根伸缩柱子,主阅读区以深色基调组合,长椅和路灯的配置仿佛身处公园,主图书阅览区以上海弄堂般曲折的走廊连接,地上的斑马线呼应城市主题。书店内并未设置儿童专区,将商场的消防通道改造成咖啡区,空色的空间布局简约大方。

成都银泰店结合蜀地文化,玻璃幕墙融入宽窄巷子、川剧脸谱和熊猫等元素,图书展示区的书架状似竹笋,儿童区蘑菇、风车和大熊猫造型映入眼帘,演讲厅在镜面天花板的反射下形如上下映衬的四川“梯田”形象。

苏州苏悦广场店以缤纷的颜色、雕塑感的天花板和奇特的空间格局打造一个更为玄妙的阅读空间。以玻璃砖、镜子和亚克力为主的新书展示区,营造出除书之外、别无他物的空灵感;利用光导纤维创造萤火虫版视觉效果的推荐书阅读区,如同黑色山洞;山洞尽头以落地玻璃幕墙打造明亮视觉效果,以书架、书台和台阶创造出山谷、岛屿和绿洲等意境;以白色椭圆型城堡为造型的儿童区,展现纯净而天真的儿童内心。四个区域各具特色,又巧妙融合为一体,被誉为中国新桃花源记。

书店转型创新,看传统零售商的新零售探索

从日本的茑屋书店到国内的西西弗、言几又、钟书阁和方所等实体书店,均采用“书 X”的模式,以书为载体,利用空间设计及场景建设,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服务和体验。自2016年10月马云提出新零售以来,一大波新零售物种纷至沓来,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百联RISO等等,它们“超市 X”的模式和“书 X”相似,本质上均是以更优的体验和服务,吸引目标客群,增强客户粘性。

新零售与消费升级背景下,跨界经营、多元复合业态已成为实体书店乃至零售店的转型趋势,如何进行业态组合打造场景、应用数据科技提升效率以及致力于用户体验等,已成为决定各商业模式的核心竞争力。产业变革加速期,看好阿里、京东,及永辉超市、苏宁云商、天虹股份等有核心竞争力的零售龙头,重视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机会,以及国改背景下的传统变革。

盒马鲜生:以“超市 餐饮”模式为核心,基于“吃”的场景定位,满足消费者的一日三餐需求,以复购率极高的生鲜类为切入口,配有少量生活必须品,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超市端:客户进店选购材料后可直接参观加工过程并直接食用,在餐饮区还引入“原麦山丘”、“自营小火锅”、“贡茶”等餐饮品牌;线上端:APP下单后可享5公里30分钟送达,并计划上线包含药品、成人用品、儿童纸尿裤、香烟等商品在内的SOS频道,满足日常需求品的配送。线上送货上门、到店体验消费的模式,利用扁平化的品类组合,为消费者提供一种生活方式,实现超市 餐饮的有效融合。

超级物种:永辉超市旗下的超级物种采用“超市 餐饮”形式经营,引入麦子工坊、鲑鱼工坊、生活厨房等8种物种,并调整增加超级外卖、择物工坊等,按照生活场景进行分类,既可直接购买新鲜食材,也可提供烹调服务,供消费者直接在店内和外围区域享用。物种和商品结构在门店内可根据城市和商圈特点灵活组合,自有独立的餐饮品牌、新鲜实惠的材料以及不断调整的超市和餐饮的比重,使得超级物种不断迭代创新,改善消费体验。

天虹Sp@ce集“超市 餐饮”为一体的都市生活超市,按照生活场景设计客户动线,以冰箱、厨房、餐厅、客厅、浴室到卧室的逻辑陈列商品,商品聚焦国际化、年轻化和健康化,拥有6000余种进口商品和500余种有机商品。同时,超市规划了多家熟食和轻食餐饮区,满足消费者便利就餐需求。此外,依托“虹领巾”APP,满足顾客线上购买需求,超市直送,2小时内送达,无需排队结算。

百联RISO融合“超市 餐饮 书籍 音乐”等4种业态,将餐厅、花店、咖啡馆、书吧和艺术中心融入门店,定位“快捷、时尚的美食饮生鲜精品生活集市”。首家门店1楼以生鲜食品为主,可以大厨现场加工,亦可半加工购买,同时设有早餐、午餐、下午茶和深夜食堂,还针对白领推出一人餐“如宴”,意为“即使孤单一人、也要有如宴般犒劳自己”。2楼建有书吧、音乐、儿童专区,在超市和餐饮中融入艺术和文化形态,着重于重塑零售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更好体验。

“淘咖啡”:阿里推出集“购物 餐饮”于一体的无人零售店,占地200平米,利用多路摄像头和传感器,结合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实现淘宝账户的自动关联以及自动支付结算。点餐区语音识别系统可捕捉客户的语音点单需求并自动下单,取餐旁显示屏可显示客户的取餐号和预计等待时间。虽现阶段该技术仍不够成熟,技术推广成本较高,但阿里无人零售计划的推广成熟,将更好的赋能线下消费场景。

目前,跨界经营、多元化业态和复合型发展早已成为中国实体书店乃至整个零售行业主动或被动的选择,实体书店、超市和百货的转型,其根本则是不同业态组合的再平衡,书店以书为核心,围绕餐饮、娱乐、亲子等展开,超市以超市为核心,引入餐饮、书店甚至影音等,百货则以百货为核心,增加亲子、体验馆等业态,从而为消费者提供可选择、个性化的一站式购物体验。

在实体业态中,我们认为未来的超市将由此前的单纯交易(购物)功能,向仓储配送和场景体验两端演变。超市将更加贴近社区、小型化,前端有更多体验性特色业态、更多差异化商品和服务,更精选的SKU,更高的品质,生鲜、餐饮等将是核心元素;后端有更多的仓储分拣区域及物流设备;门店也将加速智能化改造,融合线上线下,这将涉及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应用、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化运营流程再造等。

对于百货而言,同样需要打造更具体验感的门店,更需要真正以客为先重构零售要素,打通人货场,进而实现消费者和商品之间更有效率的匹配,这一点相比超市而言,目前还任重道远。而尤其对众多国企机制的区域百货零售商,在新零售转型融合大势之下,其价值是迁移重塑还是加速消逝,亟待体制机制变革与否,转型嫁接新的技术、思维和团队,或者选择被整合,均是可行路径。

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渠道分流;门店扩张及培育低于预期等

感谢实习生谢茂萱、卞梦妍对本文的贡献

行业报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体书店回暖:书不再是书店的主角|书店|实体店铺
退潮后的“初代网红书店” 剩下了什么
颜值救不了实体书店,方所还能引领潮流吗?
网红书店为何纷纷溃败?只靠卖“颜值”出圈结果或将一地鸡毛
疫情下书店告急,在“书店重做”的命题上这里有份参考答案
书店活不下去,但「茑屋」可以|网红书店|茑屋书店|会员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