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江路四季坊调整探班报告

该项目全名为“上海四季坊 Inpoint”,之所以标题用上了“吴江路”,是因为后者在改造之前可谓夜市经济老法师,有强大的认知度,而四季坊项目某种程度上也与吴江路步行街是一个整体。

它并非我长期关注的主流商业项目,之所以有此选题是因为我喜欢的niko and ... 即将开业,据最后一版围挡所示,开业日期为12月19日。

如今围挡已经拆除,外立面显现,正在进行最后的理货陈列工作。

当然写项目不能只看单品牌,但不得不说正是因为两头主力大店的陆续呈现,让四季坊此次整体改造具备了一定看点。

首先这不是一个我特别了解的项目,甚至照片素材也不是很多,因此是少有的搜索了一些相关参考资料后的分享,这与我过往绝大多数纯个人感受的分享有些许不同。

改造背景

据资料所示该项目运营已过10年,因此也难怪硬件等相关设施相对陈旧,近年随着周边丰盛里、兴业太古汇地铁廊等项目/区域的陆续开通,之后还会有华润置地的商办项目,四季坊的在硬件方面的升级可谓刚需任务,以体现南京西路石门一路商圈的整体体量和品质提升。

结构方面,也是该项目需要解决的痛点所在,与众多沿步行街商业项目类似,沿街铺位价值高,内场及高楼层商户则相对较难规划,这是仅凭品牌更替较难解决的,因此不破不立的大改,先不论最终效用如何,但至少能看出明确的目的。

硬件设计

硬件改造方面,比较显著的两个大变化,包括:

1、东、西两个主入口交付给品牌

该项目体量不大,1万方出头,为东西走向一字型动线商场,从百度地图能看到商场调整前的动线及规划布局,布局方式基本就是以南北向柜位切割。

此次改造,商场将主力门头让位给品牌,目的很明确——有助于引入主力商户。成果也很明显,除了文头提到的niko and ...坐镇东侧外,西侧入口则是引入了KKV和同集团的THE COLORIST。前者主打生活杂货,某种程度上和niko and ...类似,只是理念、价格、风格不同;后者作为平价美妆品牌,与四季坊长期的合作品类更易形成氛围。

这些都是能让年轻消费者逛得起来的品牌,是能让人只是“路过”四季坊而转为“停留”的关键因素。下图是我唯一一张调整前的主入口照片,虽然对项目来说主体形象更明确,但与其消费者进店率不高,不如索性把商业面积让位给具有号召力的品牌做大店,有助于解决内场尤其是2层商户的招商问题。

2、舍弃露台打造玻璃幕墙外立面

这是比较大的改造部分,但从效用来说也肯定是各有利弊的。采用玻璃幕墙设计方案,整个项目更有“盒子”感,2层外立面可以给商户用于灯箱、LED屏、logo等强化形象,也更现代化,但项目的多元化感受会减弱;而原先采用露台的设计方案,如果商业吹水的话,可以说为商户提供纵向空间的外摆、增强“呼吸感”、产生场内消费者和街道人群的联结,时髦点的说法叫拉近社交距离,整个项目都做得好,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项,但肯定也是因为各种因素包括品牌规划、消费者行为导向等,让这一露台空间未能充分利用。下两张照片可以看到明显的前后对比,显然后者的商业感更强一些。

这两点是肉眼可见的变化,从目前来,似乎商场有放弃内场自然动线的趋势,以全沿街或者有对外入口的方式来进行规划,部分在2层没有入口的餐饮、美甲等品牌也会在1层设有入口和展示面通往2层。

招商规划

主要变化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美妆品牌的持续引入

要知道该项目在调整前拥有ETUDE HOUSE、THE FACE SHOP、One Leaf、佰草集、CLUBCLIO、TONYMOLY、innisfree、OLIVE YOUNG、banila co.等一众品牌,几乎是韩系及国货美妆的心头好。

该项目调改后品牌定位有所提升,但针对的核心目标消费群其实没变。在市场熟牌方面先后引入了innisfree、LANEIGE、MAYBELLINE等品牌,同时与老朋友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继续保持紧密合作,开出旗下高端自然护肤品牌primera以及多品牌集合店ARITAUM首店,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相互扶持的提升。

4iNLOOK这样的美瞳细分市场标杆品牌,也作为主打年轻定位的泛美妆类品牌,能在该项目获得更好的展示空间,开出不同于绝大多数商场中岛柜的大面积专卖店。

我此前有发过一个简单报道

吴江路四季坊整体改造后沿街品牌陆续开业

第二阶段,大店的引入

也就是本文的始作俑者,虽然几个品牌尚未开业,但已具话题性。

有趣的是,我在针对两阶段调整先后发社交媒体时,有朋友分别回复说:

“换汤不换药”(这里其实也不是贬义,更多想说的是此前定位的延续。)

“终于做对了”(自然是对主力店投入的认可。)

还是很能言简意赅地点题的。

除此之外,例如MLB、Zoff、RELX、KOI这类分属不同品类但定位氛围类似的品牌在该项目中也进驻。

餐饮部分,则依旧会针对周边庞大的白领消费群体进行招商,一风堂能从1层移位至2层,某种程度上也是该项目拥有足够多刚需客群使然。

总体而言即使几个大店开出,调整也未完全收工,更多还是要看这些老业态的升级、新品牌的引入是否能达成项目的调整初衷,打造一个更具完整性、形象更好、进店率更高、可逛性更强的沿步行街商业体。

关注我视频号,获取更多灵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京购物必选!日本生活风格品牌 niko and…TOKYO
小小的露台,在四季里盛开
超多图:给喜欢简单日系风格的你
日本杂货店鼻祖LOFT来上海了,和MUJI、niko and...齐名
城市生活美学,一种城市物质文化符号的形象表达
日本当红杂货铺niko and...大陆首店落户上海,MUJI有对手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