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苏武李陵往来书有感

历史的功过是非,常常让人唏嘘感叹。

   苏武是汉代著名的节臣,汉初抗匈名将苏建之子。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奉旨以中郎将出使匈奴,被匈奴羁留。期间,苏武不忘君恩,贞守臣义,始终不降。为了劝服他,匈奴运用威逼和利诱两手政策。先是,诱之以“隆爵厚宠,万金之利”,而苏武“不以滑其虑”。次之,匈奴改变策略,动用武力威胁,迫之以“白刃在颈,铁锧在喉”,苏武依然“不以动其心”,体现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匈奴单于一时气短,知苏武不能折服,又赞赏他的气节,于是把他放逐到冰天雪地的北海牧羊,前后达十九年。在到处都是冻土玄冰的塞外苦寒之地,苏武饮雪解渴,食草充饥,尝遍辛苦,但始终坚守志节。直到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屡受打击元气大伤的匈奴接受汉朝的和亲,已在匈奴娶妻生子的苏武才得以重见天日,获释回国。当苏武庄重肃穆地持着光秃秃的节杖回到长安时,上至天子下至百官,朝野震动,举国振奋。苏武以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节义,成功地维护和彰显了汉家荣光,也成就了他一生最伟大的功绩,为世人敬重。后人每每标举民族大节时,常常不忘把苏武奉作最高典范。

   相比之下,气象雄浑的大汉朝中,另一个臣子的命运就是别番景象了,他也是汉初名将之后,时任骑都尉的李陵。陵的祖父李广,人称飞将军,骁勇善战,世不二出。相传有一次飞将军晚间出巡,行入一处树林,猛然发现迎面一只猛虎正作势欲扑,万分情急之下,将军张弓搭箭,分力射出。中箭后,老虎静静地趴在地上不再动弹了,第二天,将军派士兵来寻虎尸,找到昨夜射箭之处,这才发现,将军射中的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大石头,而所射之箭,则有如万钧神力,已经深深地嵌入石头里了。后世有诗云“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即言此事,以赞将军之神勇。身为将门之后,李陵继承祖上荣光,也工兵法,善骑射,武帝曾嘉许他“有广之风”,等于表扬虎祖无犬孙了。陵常年受命驻守边陲,一定常思驰骋疆场,一者上报国家,二来下显家风。老实说来,汉武一朝,既是个穷兵黩武耗散民力的朝代,也是一个气象雄伟,不可一世的时代。武帝刘彻在著名的《求茂才异等诏》中曾表达过不拘一格网罗人才的呼唤,他说“马或有奔踢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用现在话说,只有暴烈难驯的马匹,才真正有千里之资,而求名之士,更不应担心世人嘲笑。在他看来,贪功图业,才可能真的立功成名。可见,敢作敢为,不为俗世所累,这正是刘彻所欣赏的。当然,对这样的异等之人,武帝很有信心降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只要有能耐,不怕我不能驾御。相比之下,以亭长起家,提三尺剑取天下的高祖刘邦也有“威加海内”的豪情,却少了武帝这种雄视四方包举宇内的大胸襟。同是求贤诏,高祖缺乏如武帝般驾驭天下茂才的自信,他的手法是威胁与拉拢并用,他布告天下“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说白点,愿意跟我混的,保管你吃香的喝辣的,言外之意,不肯从我志者,就别怪我下狠手。这让我很自然地想到了香港黑帮片中江湖大佬,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刘邦总是不改他黑社会头目的本性,^_^,一笑。回到正题,李陵生逢气吞万象崇尚武功的武帝朝,既是他之大幸,也是他的大不幸。幸的是,他有机会到沙场建功立业,光耀门楣。不幸的是,在一个注重事功的时代,赢取身前生后名的唯一方式,只有了却君王天下事,一切但看结果不问缘由。

   春秋以降,匈奴一直是侵扰中国的顽固势力,他们常年以牧马为生,居无定所,哪里有水草就住在哪里,来年草尽,又拔寨而起,寻找新的草原。匈奴人天性勇敢善骑,又游移不定,经常到边关劫掠,让汉朝不得安生,武帝于是立志要解决边患问题。为了彻底击败匈奴,武帝一朝恨不得举国皆兵。通过征讨,汉朝从大宛国获得了腿短体壮善于远距离奔跑的汗血宝马,这对日后骑兵作战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同时,武帝还倾尽民力,以五个步卒保障一个骑兵,作战上,则坚持长途奔突正面歼敌的方略,以求毕其功于一役。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随大将军卫青等出征匈奴。当时,李陵为前军,奉命率五千步卒出居延袭击匈奴。事实表明,李陵不愧是名门之后,他以区区五千之众,深入大漠。面对二十倍于己的匈奴大军,李陵指挥有方,不仅“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甚至“斩其枭帅”,把匈奴主帅斩于马下,一时间,“三军之士,视死如归”,匈奴军队望风而逃。恼羞成怒的匈奴不甘失败,愤愤然倾尽全部力量,“举国兴师”,甚至最高统帅单于也披挂上阵,对李陵的部队“亲自合围”。可想而知,匈奴部队都是剽悍的骑兵,且有十万之众,而李陵所带,则仅有几千步卒,兵力悬殊,战斗力更是天上地下。这种情形下,李陵苦撑了七天七夜,旁无援军,后无粮草,战到最后,身边不足百人,“兵尽矢穷,人无尺铁”,其惨烈可想而知。“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连强悍的单于也深受震动,“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不幸的是,叛徒管敢出卖了李陵,匈奴获得李陵部队弹尽粮绝的情报,知道他无法再撑下去,“遂便复战”,李陵终究还是“不免”于难。

   李陵的投降,对崇尚武功的大汉朝,尤其对一生以征服匈奴为抱负的武帝来说,不啻是个深重的耻辱。无论李陵当时的处境如何险恶,更不要说在李陵苦撑待援时,一心只求自报龟缩不出的不是别人,正是武帝的小舅子贰师将军李广利——可笑的是,若干年后,这小子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也投降了匈奴冒顿单于,历史的巡回耐人寻味,^_^。成王败寇,李陵的历史悲剧注定在所难逃。李陵投降匈奴第二年,有人到武帝处告状,说李陵不仅辱降匈奴,甚至还在为匈奴练兵!在我看来,这样的状言多半是心中有鬼的人从中作祟。李陵战败而降,表面上看,是他不够“死节”,实际却未必。李陵不是贪生怕死之辈,相反,他体恤下士,治军有方,士兵都愿与他生死相随。否则,我们无法理解,在孤苦无援的情况下,为什么李陵振臂一呼,将士们“创病皆起,举刃指虏”。更何况,如果真的怕死,早在此战之前,李陵又怎么可能以五千步卒击退匈奴十万大军?大概李陵不忍心将士们无辜受死,才选择了投降。进而言之,李陵的投降很可能另有打算。他在期候汉朝大军,那时候正可做暗中接应。李陵在给苏武的回信中反问道,“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这个“有所为”,只能理解为忍辱负重,以图东山再起。李陵有他自己的功利观,诚如他事后所言,“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逢战不利,便一死了之,除了换取个忠义的虚名,其他又有何益?这虽然和宝玉鄙视的“武死谏”不能相提并论,从实际的角度来说,忍得一时“灭名”之辱,他日建功以“报德”也不是不可行。这种策略,汉初开国元勋韩信有之,越国名臣范蠡有之,鲁国名将曹沫亦有之。李陵对他们心有“窃慕”,对壮志未酬的他来说,这样的选择,比枉死大漠更值得赞扬。更为重要的,李陵之所以敢于投降,还源于对大汉天子的胸襟怀有信心,对自己被迫而降的客观原因有未申之言。就前者而言,他知道武帝不是气量狭窄的帝王,否则也不会诏告天下,网罗“跅弛之士”。就后者而言,李陵身陷敌境,后方军事统帅的作战方略也有值得检讨的地方,尤其是在一旁策应的援军,明知李陵身处陷境,还按兵不动,其咎难辞,其罪难逃。李陵心中,多少会为自己的被迫投降感到委屈,这种委屈,只有日后重返京师时,才有可能向武帝禀明,这也更加重了他忍辱负重东山再起的决心。可惜,李陵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政治上,却很幼稚。他并不知道,正是这后一个犹可解释的客观原因要了他妻儿老母的命。他忘记了,此时的他人在胡地,远离朝廷,没有人能听到,也没人愿意听他的解释。而那些对李陵兵败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人,在出征匈奴的战场上可以弃李陵以自保,这次回到政治斗争的战场,同样还会隐瞒事实,罗织罪名,陷李陵于死地,如此,他们才可以推脱责任,以为自保。这样分析下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以背叛国家替匈奴练兵的罪名向武帝告发李陵。随后龙颜震怒,下令诛杀了李陵一家妻小,从此也就彻底断绝了李陵重回帝京的可能。可叹李陵一代名将,一生功名毁于一旦,只能老死匈奴,有国不能回,有家无人应,所能做的,唯剩椎心泣血,仰天哀叹而已。

   苏武与李陵,一个是节臣,一个是勇将,一个身陷囹圄不改其志,一个被迫降服做了贰臣,一个为万代钦仰,一个被当世弃绝。对于历史,我们可以从后来者的眼光和思维悠优地尽力想象,对当事人来说,选择的不同,历史的功过评价就会判然有别,人生的苦痛悲欣也一定是体之叹之不能自已的。回到长安后,苏武功名两成,面对境况相似,结果迥异的李陵,他是怀有同情的,所以他给李陵的信中,一方面敬重李陵之材,称他“才为世英,器为时出”,一方面也替他们同途殊归的遭遇叹息,信尾末句,“国别俗殊,死生隔绝,岱马越鸟,能不依依”,读来实在让人心酸。但是,李陵所处的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战无可战虽降不辱的观念不会有市场。苏武给李陵的信,与其说是一片相惜之情,不如说,还更多地充满了胜利者的姿态,以及“余归汉室,子留彼国”的责难之意。苏武的信,一上来就说自己出使绝域,在“生不足甘,死不足恶”的困厄中,如何坚守节义不辱使命。这话对别人说尚可理解,而写给降将李陵,两相对比,让李陵做如何想?苏武已是功高盖世,奈何李陵则要背负不尽骂名,当苏武不无惋惜的感叹,“事已去矣,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将复何言?”他已占据了一个胜利者的有利地势,占尽了为君王问罪的话语权,想他李陵又能如何面对?等到苏武事后诸葛亮地对李陵说,“向使君服节死难,书功竹帛,传名千代,茅土之封,永在不朽,不亦休哉!”则让人听了多少感觉酸溜溜,这个道理,李陵难道不懂么?但他已然降了,纵有再多的理由,现在天下皆曰可杀,他能说什么呢?你苏武又看不出来么?所以,这样的话,与其是在替李陵叹息,不如说是在为自己彰功吧。

   如果说,李陵当初投降还有思归之意,这次老母兄弟妻子儿女满门被诛,还身负叛国求荣的深重罪名,对他不啻是一记重棒,回国无望,堆压在胸的郁闷也一定让他苦不堪言。苏武的来信,让他突然在不能呼吸视听的淤积中发现了一道小缝,他太需要倾诉和解释了。倘若不能申白己志,他李陵要面对的就不仅仅是黄泉路上被牵连的妻儿冤魂,还有对他寄以厚望的祖父,还有李家几代承继的无上光荣,还有子子孙孙挥之不去的耻辱。这样的重责,他李陵如何担待得起?

   李陵对苏武是稍微有点失望的,别人不解他的苦衷尚且情有可原,苏武不理解他,则难免辜负了相知之义。对于苏武的曲相责难,李陵表达了某种委屈和不满,他说“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显然,苏武还不能完全知晓他的苦心,这是他的辩解,多少也是实情。苏武信中自述被匈奴羁留时的种种苦难,李陵也有切实的体会,他在凉秋九月,望见塞外的衰草残月,常常夜不能寐,听到牧马悲鸣,边声四起,则不觉泪下。最难消磨的,是对妻子孩子和高堂老母的思念之情。但命运弄人,不到一年,老母被戮,妻子无辜,难逃厄运。同样是被困胡地,苏武得归受荣,我李陵则留此受辱,命也如何?命也如何!我李陵兵败身降,纵有大罪,但我屡获战功,为什么就没人记得呢?何况此降非彼降,内中曲里,又有几人识?我李陵自认功大罪小,却不蒙明察,因而不敢草草就死,否则连辨白的机会都失去了。况且受困时外援不至,粮草匮乏,以区区五千兵士迎战匈奴举国之军,我李陵虽败犹荣啊。只可惜,只可惜啊,当时一念之差,没有以死明志,不能象苏武一样以身保节。但非此,就没有二选么?我体恤兵士,心怀后志,苏武又了解几分呢?  

妻儿老母的死,给李陵很大的刺激,他对大汉王朝不问曲直予取予夺的作风深深痛惜。所以当苏武歌颂汉王如何对功臣不薄时,李陵反问他,你是汉臣,当然这样说,更何况你苏武现在身受隆恩,不消说,更不作他言了。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萧樊囚絷,韩彭菹醢,晁错受戮,周魏见辜”的前朝旧事,至今仍历历在目。祖父飞将军,当年战功赫赫,却三十年位爵难封,年逾六十,还壮心不老,带兵打仗。到最后还是因为行军迷道,有违贵戚之意,不得已,含羞自杀。而我李陵,虽然比不上这些功臣义士,但一人犯错,妻儿老母何辜?刀笔之吏,弄其文墨,让他们惨死刀下。则我李氏一门忠勇,如何不痛心?如何不疾首?李陵痛苦地怨恨道,“陵虽孤恩,汉亦负德”!这八个字,读来让人心伤。

   李华《吊古战场文》曾为李陵辈叹息,似他们一心完成君王的皇图霸业,然后到最后终不过同为枯骨,无贵无贱。在两军决裂生死的紧要关头,李陵们常常不可避免两难选择,“降矣哉?终身夷狄。战夷哉?骨暴沙砾。”当此之时,很多人根本无从选择。然而,李陵做了自己的选择,后果也是惨烈的。李陵已经没有退路了,国弃家破,亲戚俱亡,南向故国,有何可念?“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这,只能是李陵的命运。苏武在匈奴曾娶妻生子,返国时把他们都留在匈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李陵了解他有思念之心,只是不好明说。于是告诉苏武,胤子无恙,让苏武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情殷意切,读之感人。只是不知道苏武看了李陵的答辩,会作何想?他会从内心里同情怜惜乃至替李陵不平么?

   李陵借着给苏武回信,一来申明了被迫身降的真情实境,二来也表达了汉家负他的恨恨之意。但无论如何,李陵的种种解释,总不脱一个辩字。在他内心,守节与保身总象一对呲牙咧嘴怒目相向的敌人,纠缠不休,苦扰不休,在他而言,也未始没有悔意吧。只是事已至此,只有暗吞苦果了。

   不过,尽管苏武此后的反应我们不得而知,另一个伟大的灵魂则对李陵的遭遇报以十分的同情。他就是太史公司马迁。因为替李陵抱屈,这个身怀绝世之才的历史学家,被一意孤行袒护妻舅的武帝残酷地施以腐刑,遭受了比李陵更不堪的屈辱,也在屈辱中,书写了最伟大的历史篇章,他自己,则在一生的书写中完成了一个大大的人字(个中详情,可参见太史公《报任安书》,读来更是让人伤心感叹不能自抑)。

   一个下午,有感而发,拉拉杂杂,匆匆而就,书不尽言,言不及义。只是一份对历史的感慨,对家国的担当,希望有所共鸣。

  本来想自己写一篇,可是看到这么强的文章就偷懒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将军百战身难归 曾掌管吉尔吉斯
读《资治通鉴·汉纪十五》(四)
汉武帝为救回苏武,布局了哪四路大军,战果如何?
第七十五回 入虏庭苏武抗节 出朔漠李陵败降
降将李陵
如果世界上只有好人与坏人,那该多么简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