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博新展 | 这座商代墓葬的精品文物,首次大规模公开展出!

河东之光

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展

2020年10月25日开展

地点:北10展厅

票价:免费

(展期以官网最新信息为准)

酒务头村位于山西省闻喜县河底镇,本是一个朴实无华的小村落。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谁也没想到,数千年前的历史一直静静沉睡在其土壤之下。

酒务头墓地远眺

2017年8月,考古学家在这开始考古发掘。在面积5500平方米的酒务头墓地里,一共发现了商代墓12座,车马坑6个,灰坑5座,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带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大墓5座,由西向东排列,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酒务头墓地青铜器出土现场

在商代,能带墓道的都是高等级贵族。较常见的“甲”字形大墓,墓道的方向与墓室的长边方向是一致的,即墓主人摆放的方向和墓道方向一致,而酒务头大墓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们的墓道方向与墓室的短边一致,即墓主人摆放的方向与墓道是垂直的。这种情况在殷墟都很少见,只有一到两座。

左:四条墓道的“亚”字形墓

中: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墓

右:单墓道的“甲”字形墓

左:酒务头墓地探方俯视图(看到“甲”了吗)

右:酒务头墓地全景图

除此之外,这里还出土了青铜器、陶器、玉器、骨器等珍贵文物多达数百件,青铜器上的“匿”字族徽铭文则为探寻墓地主人的古国踪迹和人文渊源提供了重要的身份标识。

子匿圆鼎与子匿方鼎

子匿圆鼎内壁铸有“子匿”铭文

因此,这座2018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晚商时期重要遗存,不仅为了解商代政治格局、商王朝与周边地区其他势力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而且对于探究早期文明社会形成关键时期的历史进程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堪称商代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

左:酒务头墓地1号墓墓室(俯视)

 右:墓地1号墓椁室

本次展览是酒务头遗址出土文物首次大规模公开展出,精心遴选的170余件组出土文物,与国家博物馆藏部分西吴壁遗址出土文物等一起,共同构成边陲礼乐、尚酒时风、兵戎重地、装饰驾乘四个主体单元,从不同侧面呈现出以鼎为代表的礼器组合,独具特色的酒器组合,以及征战、出行、工艺、音乐等不同文化形态,较为完整地展示了酒务头遗址的重要考古成果。

话不多说,我们看看这四个单元里都有哪些宝贝吧!

↓↓↓

- 第一单元 -

边陲礼乐

酒务头墓地是一处拥有带墓道大墓的大型晚商贵族墓地,为研究商代墓葬的形制结构、葬俗、墓道功能与等级关系提供了极好的资料。出土青铜器上的族徽铭文表明,该墓地应为“匿”族墓地,从而为“匿”族青铜器找到了归属。虽地处边陲,但在商文化的深刻影响下,酒务头墓地大墓的形制、青铜礼器组合和器型纹饰风格等表现出其与商文化演进过程的同一性与复杂性。酒务头墓地将山西东西两侧的商代晚期考古学文化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清晰、完整的文化圈,将商代文明更加完整地呈现出来。

与多样化的装饰手段相适合,此时已经有较多的乐器应用,而且成套系,显然具备了一定的演奏功能。古代文献、甲骨卜辞和出土乐器实物表明,商代器乐文化较夏代有巨大发展,晚商时期,器乐活动频繁,内容丰富节奏性乐器向旋律乐器发展,奠定了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周代礼乐文化繁荣的基础。

子匿圆鼎

<<  滑动查看展品  >>

圆鼎表面饰兽面纹、雷纹,足根部饰兽面、凸弦纹,鼎内壁铸有“子匿”铭文,应为族徽或人名。这种深腹、圜底、三足鼎的形制以及纹饰是商代晚期青铜鼎的典型样式。形制颇大,配得上酒务头的单墓道大墓的等级。

子匿方鼎

<<  滑动查看展品  >>

青铜方鼎饰夔凤纹、兽面纹、雷纹。商周时期的青铜方鼎,数量远远少于圆鼎,地位更为尊贵。此方鼎内壁一侧铸有“子匿”铭文,应为族徽或人名。匿族不见于任何历史记载,甲骨卜辞也无迹可寻。殷周金文集成中录有匿器,如匿斝、匿乙尊、匿爵、匿铙等。

扁足盆形鼎

<<  滑动查看展品  >>

青铜鼎依腹部形态可分为盆鼎、罐鼎、鬲鼎、盘鼎、方鼎等形式。盆器立耳,腹部较浅,三扁足,作夔龙状,口接器底,造型飘逸、轻灵,与造型相对简单、厚重的鼎腹形成强烈反差,体现出商代工艺美术的独到之处。

- 第二单元 -

尚酒时风

酒务头墓地出土了商代常见的成套酒器,受商王朝核心区的影响颇深。青铜礼器是商周奴隶主贵族明贵贱、辨等列的标志物,觚、爵等更成为商代贵族世袭罔替的历史见证。商人青铜礼器以酒器为中心,商晚期墓葬中,觚、爵常等量配对出现,成为当时礼器组合的核心。觚爵套数的多少与墓主的等级、地位密切相关。在实际用途上,觚、爵均属酒器,在重酒之风盛行的商代,青铜觚、爵始终是青铜礼器组合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器物类型之一。鉴于商人酗酒亡国,周初下了禁酒令,西周早期墓葬中还能看到卣、爵、尊等酒器,觚、爵等相关酒器在礼器中的地位已经下降,西周中期以后青铜觚、爵逐渐消失,其他酒器也基本不见。

<<  滑动查看展品  >>

关于爵的功能,一般认为它兼具温酒、斟酒、滤酒等多种功能。青铜爵上的双柱来源于陶爵,原本为加固流口结合部而设置的泥钉,也可以放置滤网,过滤酒中的渣滓。这组青铜爵出土于酒务头墓地一座未被盗掘的墓葬,与觚配套,代表了墓主高等级的身份和地位。爵位一词来源也与爵的特殊意义有关。

觚[gū]

<<  滑动查看展品  >>

觚也是一种盛酒器。商晚期口部极度外张的觚还可用来盛装醴(甜酒),以匙舀取而食。在重酒成风的商,据说喝不同的酒需要配备不同的器物,喝酒的仪式感比后世的茶道还要强烈。最著名的要属商纣王,他嗜酒成瘾,大肆兴建酒池肉林,留下了奢侈淫靡、国丧人亡的历史故事。

大提梁卣[yǒu]

<<  滑动查看展品  >>

青铜卣是商周青铜礼器中比较重要的盛酒器之一,最早出现于早商的二里冈上层时期,商晚期至西周早期较为流行,常出土于规格较高的贵族墓葬中。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卣在中原地区基本消失,春秋时期偶见于南方地区。从相关记载来看,卣是一种专门盛装鬯[chàng]酒(用于祭祀的香酒)的器皿。青铜卣常见器型有椭圆形、圆筒形、鸟兽形,商代晚期偶见方卣。

- 第三单元 -

兵戎重地

商灭夏之后,为了巩固政权,消除夏的残余势力给西北边疆带来的隐患,在晋南地带构筑了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垣曲商城、东下冯商城等,作为拱卫王畿地区的一道防线。商王朝的文化对这些方国或地方政治中心产生了强烈的影响,青铜礼器的制作与使用,武器和装备的形式等都与商代王畿地区十分相近。在晚商动荡的风云岁月中,晋陕一带方国林立,除了夏的残余以外,还存在着大量的方国,尤其是与商敌对的羌方、鬼方、土方,包括正在兴起的周人势力。商人与诸方国既有联盟又有战争,时战时和,晋南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酒务头墓地内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武器,包括青铜的钺、斧、戈、镞等,一个墓内达数十件,象征了武力的强势。墓地附近有运城盐池和中条山铜矿带,在青铜时代的商朝,铜矿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与炼铜有关的夏商时期遗存,在夏县东下冯和垣曲商城、绛县西吴壁等屡有发现,说明此地不论是战略位置还是政治地位在商朝统治者眼里都十分重要。处于历史旋涡中的匿氏家族,可能是商王派驻在此地的高等级人群,确保与殷墟畅通的联系,保护并运输资源供给商王朝。

钺[yuè]

<<  滑动查看展品  >>

钺是一种大斧,刃部比斧宽阔,弧曲度更大,刃端两角微微上翘,有的还接近半月形的样式,石质和玉质的钺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贵族墓葬中曾经出土了比较完整的漆绘柄石钺,石钺被嵌在精致描绘的漆木柄上,置于墓主身旁,是以实物的形式展示了这种兵器的真实用途。青铜时代的钺是一种长柄的兵器,可用于劈杀,据《尚书·牧誓》记载,武王伐商,誓师于牧野,左杖黄钺,右秉白旄,《史记》记载,武王克商后,又至纣死所,以黄钺暂纣头。甲骨文中有一个人拖着一个尸体,另一只手拿着一把钺的形象,很像是正在拖去砍头的场面。

- 第四单元 -

装饰驾乘

车马是最重要的陆路交通工具之一,自古以来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表现在生产、战争、政治、礼仪等诸多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国家之一,在属于夏代的二里头时期已发现了车辙遗迹,畜力车是古代先民陆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殷墟考古发掘的商代车马坑是中国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也有说法认为商周车马可能是西方文化影响的产物,反映了早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周代是车马制度趋于成熟的时代,马车作为交通工具,是等级身份的标志,还是重要的作战工具,战车的多少成为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在先秦时期,马车既是重要的军事装备,同时又是统治阶层专用的奢侈品和社会地位的象征,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与帝王公卿身份地位相匹配的车辂制度。造车对手工艺要求极高,是古代的高科技,集木工、漆艺、冶金、皮革等百工于一身,文献称“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

弓形器

<<  滑动查看展品  >>

流行于商代至西周中期中,推测是一种驾车的用具,横向挂在腰间,弯钩向前,车战时可临时把缰绳挂在弯钩处驾驭车辆,腾出手来使用武器进行攻战。

文物美图

展厅小景

快来国博北10展厅

感受狞厉神秘的商代之美吧!

↓↓↓

如果还意犹未尽的话

这里还有两集纪录片哦

(也可在展厅现场观看)

↓↓↓

 

《探索·发现》20200316酒务头商代大墓(上)

来源:CCTV-10科教频道

 

《探索·发现》20200317酒务头商代大墓(下)

来源:CCTV-10科教频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玄鸟鸣桐——山西闻喜酒务头发现商代晚期贵族墓葬
卷二 · 商代的青铜文化七 随葬有大批青铜器的奴隶主贵族墓葬
为何三千多年前的周朝王姬下嫁外国北方夷狄后有那么尊贵地位?
韩城梁带村:隐藏了三千年的帝国秘史
夏商考古【六】商代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仅次于秦始皇墓的考古发掘——倗国大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