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白临汉川曾为汉川写下的三首诗歌

唐开元十五年(727年),是年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秋,全国六十三州水灾,十七州霜旱。李白二十七岁。居于德安府(今安陆市)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逐家于此。此后,李白在德安府定居十年,并生下一儿一女。

此间,李白曾多次来到离德安府不远的汉川县,当地留下许多民间传说,并留有纪念性质的古建筑物。当然,最直接的证据,还是他为汉川县留下的三首诗。

一、李白与汉川垌塚太白楼

相传公元692年,李白从德安府出发,访竟陵(今天门市)经皂市到汉川县垌塚镇。垌塚镇是一个千年古镇,与天门县、应城县接壤,离京山县也不远,也是汉川县西边最边远的镇,因地理环境特殊,成为汉川县经济重镇之一。多年后,这里姓李的人家出资修了一座“太白楼”,三层土木结构,上下为转形,四面可观八方景色,元、明、清时间,此楼曾几兴几废。门口对联:太乙燃黎文光射北斗,白衣送酒豪气绕南楼。

可惜的是,太白楼毁于民国时期的战火。

李白的确来过汉川垌塚,但并不严谨的汉川文史研究者,把这段经历给弄成了汉川一段野鸡历史。垌塚建太白楼,的确是为纪念李白路过此地,而时间说成692年,明显与历史不相符。当年,李白(701—762年)的确还未出生,怎可路过此地?

二、诗仙李白为汉川写的三首诗

1、赠辅翼录事

闻君罢官意,我抱汉川湄。

借问久疏索,何如听讼时。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应念投沙客,空余吊屈悲。

注:汉川湄,古代湖北汉川之水

2、再赠王明府(其一)

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

今岁敕放巫山阳,蛟龙笔翰生辉光。

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与论文章。

愿扫鹦鹉洲,与君醉千觞。

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绿水动三湘。

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注:巫山,别称阳台山、采芝山、羊蹄山,今湖北汉川仙女山,楚襄王携楚辞名家宋玉同游巫山,留下惊世名篇《神女赋》。

3、南迁过巫山

我到巫山渚,寻古登阳台。

天清采云灭,地远清风来。

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

荒淫为沦没,樵牧徒悲哀。

注:湖北汉川阳台寺,唐代时建在巫山(今仙女山)山顶,宋代三位皇帝册封,后搬迁至汉川县老西街。该寺于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铸下的阳台晚钟,早上和晚上敲钟,快十八,慢十八,不快不慢十八,其音宽厚洪亮,响彻百里之遥。一九四八年被毁于战火。

以上三首诗,在李白众多的诗作中,虽然不算太有名气,似乎也有应酬附和的痕迹,明代与清代数次修编的《汉阳府志》(明清时期,汉川县均隶属于汉阳府管辖)均收录其中。诗仙李白能为湖北汉川留下三首诗歌,也算是汉川历史文化重大事件之一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白在垌塚
李白《上阳台帖》
上阳台帖一一李白
李白《上阳台贴》
李白的唯一书法真迹,《上阳台帖》弥足珍贵
李白《上阳台帖》字库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