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否知否,国画中的绝美雪世界

雪世界

在中国艺术的语汇中,雪总是和人的精神境界联系在一起的。雪后寻梅,是中国文人很喜欢表达的境界,画中也是如此。现在随小编一起,欣赏一下中国画中的历代绝美雪世界吧。

南宋 梁楷 雪景山水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雪是一个安宁的世界,一个安顿性灵的世界。南宋梁楷的《雪景山水图》,今藏日本,画缅邈无垠的雪境,乾坤混蒙,一片茫茫,笔致柔和,风格细腻,和梁楷的其他一些作品风格不同,将雪温柔神秘的特点表露出来,中有二人骑马,在荒天雪地中,这是一次惬意的旅行。行者没有那种匆匆赶路的神情,而是在静静地享受着这一片宁静,这一片神秘。

元 黄公望 《九峰雪霁图》

在中国艺术中,雪具有感发人心的功能。因而,它往往具有和酒同等的作用,催发意兴,激荡生命。黄公望《山阴访戴图》,颇有意境。画的是东晋时的一个故事。东晋名士王徽之,就是那位爱竹成癖以至说出“何可一日无此君”的诗人。他在山阴时,一天夜晚,一觉醒来,知是下雪,急命打开门窗酌酒,四望皎然。他在雪地里踱着步,咏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到了朋友雕塑家戴安道。此时戴在剡溪,离此有相当远的路,他却命家人驾小舟去访问,小舟几乎在雪溪中走了一夜,快到了戴的住所,他又命船家返回。人问其故,他说:“我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一定要见戴安道?”这是何等潇洒倜傥的人生格调。

吴伟《踏雪寻梅图》

明代江夏派名笔吴伟(小仙)的《踏雪寻梅图》,今藏安徽省博物馆,绢本,是一高近两米的大幅立轴,乃小仙中年后作品。由此作可见出画家放逸纵肆的特点,与要表现的精神气象颇相合。此画画一人雪后拖着拐杖,踏着大雪,过小桥,小桥下雪水潺潺,乱石参差,寻梅归来,后有一童子抱琴随之。桥头有一户人家,傍山而居,山坡上却有老树数株,枝干虬曲。高耸的山峰以乱笔扫出,山头野树上积满了雪,山下丘壑纵横,林木古刹在一片雪海中隐现,很有精神。在静绝尘氛的境界中,在白雪皑皑的天地中,人寻梅抱琴而行,小仙虽无言,但精神气度跃然绢上。

王维 《江干雪霁图卷》

白雪提供了一片空无的世界。在这一世界中,画家同于宇宙浑莽之中。王维《江干雪霁图卷》就有天浑地莽、玄冥充塞气象。霰雪纷其无垠,云霏霏兮承宇,云雪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宇宙。

宋 李成《寒林骑驴图》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这是中国诗学中一个由来已久的有趣话题。灞桥,在西安东,那个令千年前无数人断肠的地方,曾是唐代西安人送别的地方,人称销魂桥。孤独的游子在万般无奈中踏上路程,放眼望,苍天茫茫,只有一条瘦驴在彷徨。画家常以此为画题。北宋李成的《寒林骑驴图》,就是表现这种境界的作品。此作曾被张大千收藏,今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乃李成生平杰作。

溪岸上白雪皑皑,一人骑着瘦驴,目光惊悚,前后有二童子,真是路出寒云外,人发暮雪中。寒气凛凛,如在雾中。占画面很大分量的是古松,从左边侧出,直插画面,有撑天拄地的气势,树干劲挺,气象萧瑟,残雪历历其上。天寒地冻,大河滞断冰流,暮色苍茫,大雪飘飞,苍天浑莽一片,大地失去姿容。

明 吴伟 《灞桥风雪图》

明代吴伟的《灞桥风雪图》,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的也是灞桥风雪中的送别场面。在寒冷的风雪中,瘦驴、窄窄的小桥、远行者伤感的神情以及这寂寞的天地令人印象深刻。

清 石涛 《雪景山水图》

徐渭 雪竹图 119cmx77.5cm

文征明  《寒林晴雪图》

黄公望《山阴访戴图》

五代 巨然 《雪图》

在禅宗中,雪意味着一种大智慧。在中国画家眼中,雪有妙意。他们常常将自己的哲思寄寓于雪中,对于中国画家来说,雪是一个至为丰富的体验世界,一个能彰显人的生命感受和情绪意志的对象。画雪反映了中国画家的超越情怀,在雪意阑珊中,使画家不落凡俗,从而自保坚贞、自存高迥。

下载《快手》,关注【赵春秋149】和赵春秋老师一起玩着画……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灞桥风雪图》浅读
(明)吴伟 灞桥风雪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浙派——中国美术史
222L 明 吴伟 《灞桥风雪图》
看看历史上那些雪景名作
灞桥风雪与驴背诗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