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17世纪德意志士兵的万里长征
1988年,柏林的普鲁士国家图书馆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在浩如烟海的故纸堆里,研究人员发现了12张用绳子捆扎起来的纸,上面整整齐齐写着文字,可分为192页,每页12行左右。历史学者判读发现,这是德意志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时期一名普通德意志士兵的战争日记。(注:“德国”这个词,我们一般用来指代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之后统一的政体和国家;“德意志”这个词一般是地理、民族、语言概念,不是一个国家。)

        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的一场“世界大战”,起初是天主教和新教对抗的宗教战争,后来演变为法国、瑞典、奥地利、西班牙等国争霸的大战。它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兵燹再加上饥荒、疫病等,给德意志等国造成严重灾难。

        从手稿内容看,作者是一名普通士兵。但不寻常的是,首先,在除了贵族和教士之外几乎全民文盲的时代,他不仅识文断字,而且有能耐写长篇作品;其次,在人命如草芥的残酷杀戮期间,他几乎经历了整个三十年战争(日记内容涉及1625—1649年),打满了全场,在德意志、意大利、西班牙统治下的尼德兰和法国等地作战,最后幸存。根据历史学家的计算,他的行军全程有22500公里之遥,说万里长征一点都不夸张。作者本人大部分时间在帕本海姆元帅的部队作战,为神圣罗马皇帝(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天主教徒)效力,但有意思的是,他写到自己有段时间被瑞典军队(新教徒)强征。

        作者显然是个小人物,没有帝王将相的恢弘视角,他记载的战争是小兵日常的鸡毛蒜皮、杀人放火,常常为了填饱肚子而拼命挣扎,不涉及大战略、宗教和国家命运这些宏大叙事。但从他笔下我们能很好地了解当时普通士兵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他告诉我们,当时每一支军队都裹挟着很多妇女儿童;军营里的妇女需要从事哪些劳动,如洗衣做饭、兜售商品等;伤员得到的救治是怎么样的,比如他写到自己负伤之后接受的急救和外科手术,这对我们了解当时的医学技术很有帮助;围攻城市之前如何与守城者谈判,如何向其宣战;以及战争中最丑恶(恐怕也是司空见惯)的一面,即攻克一座城池之后如何洗劫和屠杀平民。

        1631年,帝国(天主教)军队攻破新教徒控制的城市马格德堡,对平民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烧杀抢掠,杀害2万人,掳走1万妇女,全城百姓仅剩400人。马格德堡原本是可以与汉堡和科隆相提并论的大城市,此次遭屠城之后始终没有恢复元气,变成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市。德语里甚至出现了一个词“马格德堡化”(magdeburgisieren),意思是彻底摧毁、血洗、恐怖大屠杀。手稿作者作为胜利者的一员参与了此次屠杀,不过悲剧的是,在攻城期间他毫发未伤,胜利之后兴冲冲准备进城抢劫发财的时候,却在城门口身中两弹,险些丧命。战友把抢来的钱物分了一些给他。

油画中的马格德堡大屠杀


马格德堡围城战


        在二十多年的血腥厮杀中,作者目睹了无数惊人的暴行和生灵涂炭的惨景,他个人也蒙受极大苦难,他的妻子和七个儿女都在战争中惨死。更可怕的是,包括作者在内的很多人,都变得麻木不仁,完全为了生存而机械地活动。这部直率坦诚、简洁明了的日记,是帮助我们了解三十年战争和17世纪欧洲社会的珍贵史料。

        那么这位作者究竟是谁?他叫什么名字?手稿对此只字不提,但是说到了他的几个女儿的出生日期与地点,以及他妻子的家乡。德意志历史学家扬·彼得斯(1932—2011)细心挖掘史料,找到了相关地点的教堂档案(出生、洗礼、婚姻的记录等),最终得知,这位走过万里长征并留下自己的故事、时隔数百年又为公众所知的士兵,名叫彼得·哈根多夫。

哈根多夫日记的一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非凡的黎塞留:最伟大的政治家
《帝国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战争史》【历史】:读千卷书之第115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希特勒的一个错误决策,将德意志彻底带向了灭亡之路
德国历史地图系列——普鲁士的版图变迁,从2万到30万平方公里
抛开战争,只论军装,德意志帝国的军装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今日荐书|24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