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1978到2018,见证杭师大发展的40个瞬间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杭州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杭州师范学院,学校规模为2400人,设中文、政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体育八个系,面向全省招生。




1983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杭州师范学院为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




1984年,学校党政机关迁往的文一路96号,文一路校区作为学院本部,文二路27号改为学院分部。




1984年8月21日-25日,学院党委在临安西天目招待所召开部分中层以上党政干部及部分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的改革讨论会议,形成了《西天目会议纪要》,提出了12个方面的改革意见,标志着学院进入加强改革、开创新局面的阶段。




1984年10月,学院召开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提出尽早把我院办成具有11个系,3200名在校生规模的师范院校,并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我院变成杭州地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1991年11月,学院召开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院党委首次提出“创建一流师院”的目标,标志着学院进入争创一流师院的新阶段,并制定了《杭州师范学院“八五”及今后十年事业发展规划》。




1993年,经省市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学院取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同年招收美籍学生柯里门为美术系进修生,是学院历史上首次招收外国学生。




1994年,学院开展了争创全国一流师院大讨论活动,制定了《杭州师范学院争创全国一流师院规划(1994年-2008年)》,进一步规划了学校的发展蓝图。



1995年,学院在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工作检查会议上做了题为《杭州师范学院艺术教育工作汇报》的交流报告,学院艺术教育工作开始凸显成绩。




1995年4月,学院启动首批重点学科建设工作,设立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提出“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提高学习教学与科研水平”。




1997年6月,学院召开首届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提出了“九五”(1997年—2000年)期间教学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总体目标,发布了《关于加强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1997年12月,学院召开第二次党员大会,明确提出了学院的奋斗目标是“坚持争创全国一流师院的长远目标不动摇;着力充实学院内涵,到2001年使学院的办学规模、层次、质量和效益跃上一个新台阶。”



1998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审核批准,学院成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同时批准课程与教学论、音乐学和基础数学3个学科专业硕士授权点。




1998年,经杭州市人民政府申请,经浙江省高等师范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在杭州师范学院、杭州教育学院、杭州医学高等学校等基础上筹建“钱江大学”并上报教育部门,标志着学院筹建综合性大学的序幕正式拉开。




1999年,经学院申请,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正式设立国有民办的二级学院“钱江学院”,并实现当年招生,成为推动学校转型的重要力量之一。




2000年-2001年,杭州教育学院、杭州工艺美术学校、杭州市法律学校、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6所学校相继并入,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规模,初步搭建起大学框架。




2000年,学院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培养教育领导学硕士研究生”,并于2001年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班,这是学校与国外大学持续性联合办学实践的开始。




2000年,学校在“双代会”上正式提出“建设一所在省内外有良好声誉的综合性大学”新目标,并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002年10月,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下沙校区正式开工,经过3年建设一座占地1300余亩,功能先进、环境优美的校园投入使用,并成为了学校主校区。




2005年,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实验室正式被教育部批准为“2015年度立项建设的省部共建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是当时高等院校中唯一专门从事有机硅新材料研发的省部级实验室。




2006年,学院正式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并于同年召开了“首届研究生思政工作会议暨年度教学工作会议”,全面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7年1月,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对更名和升格大学进行评议、投票,学校成为当年唯一一所全票通过的高校;同年3月,教育部正式发文:杭州师范学院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




2007年,学校明确申请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目标,由省教育厅出面组织10余名专家对我校拟建设申博学科进行评议,形成了博士学科建设方案。




2008年5月28日,学校举行建校百年庆典;同时根据杭州市委、市政府要求,学校提出“加快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




2009年6月,仓前新校区举行奠基仪式,估算总投资103亿元;新校区的建设完善了校园发展布局,为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空间上的支持。




2009年,市委常委会在学校文一路校区召开第72次会议,专题研究支持杭州师范大学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有关问题,深入分析学校加快推进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并明确阶段工作重点。




2009年7月,“浙江大学全面支持杭州师范大学建设和发展工作会议在文一路校区召开;会议明确充分发挥浙江大学优势,帮助杭州师范大学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由此开启了浙江大学全面支持学校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序幕;经过3年合作发展后,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与浙江大学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2个。




2009年11月,国家汉办正式批准学校与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合作共建海外孔子学院,这是杭州院校在海外合建的首个孔子学院。




2010年5月,学校召开第一次党代会,这是学校更名后首次党代会;决定率先在本科教学、部分学科、人才队伍、学生工作、办学条件、学校管理等六方面实现“一流”。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实施“攀登工程”计划,大力推进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总计投入14.8亿元。




2011年,学校获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立项——“端粒相关蛋白对人类重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这是学校首次、也是浙江省属高校首次获得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实现了学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主持国家“三大科技计划”零的突破。




201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授权学校招收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项目——“治未病与健康管理”博士研究生,学校由此开始了独立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办学历程,人才培养层次上了新的台阶。




2015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杰出校友马云捐赠1亿元,设立“杭州师范大学马云教育基金”,支持母校建设与发展。




2015年10月,学校召开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两步走”发展战略;大会号召,广大师生要切实肩负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2016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50所“2016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成为全国首批入围高校中唯一一所师范院校。




2017年8月23日,学校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学科同时入选第二批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




2017年9月,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田径赛事在仓前校区举办,这是学校迄今为止举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大型赛会活动。




2017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再投入5000万元,支持学校创新型商学院发展,双方签署《杭州师范大学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建阿里巴巴商学院协议》。




2018年1月,恒逸集团董事长邱建林向学校教育基金捐赠1亿元,设立“杭州师范大学恒逸邱建林基金”,支持学校人才和科研培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学”和“学院”差距到底大不大,看看这两所院校就知道了!
福建省高考录取分数较低的6所本科大学
黄冈师范学院比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差在哪里
浙江这两所大学华丽转身,逆袭成为“双一流”,一所还以为在北京
闽“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公布 华侨大学和泉州师范学院入选
97所师范院校,6所高校直隶属教育部,还有哪些著名师范院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