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Nature:张锋团队今日带来CRISPR重磅突破!靶向RNA效果比肩诺奖研究
2017-10-05 。

药明康德/报道

今日,知名华人学者张锋教授与他的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在线刊登了一篇论文,介绍了CRISPR系统的新应用——靶向哺乳动物细胞的RNA。这一应用能特异性抑制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基因转录产物,效果与2006年的诺贝尔奖研究“RNA干扰”并无明显区别。这一突破性的工具对基础科研有着重要意义。

说到CRISPR,许多人脑中的第一反应是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的确,CRISPR技术改写了基因编辑的格局,但编辑DNA并不是它的全部作用。去年8月,张锋教授的课题组曾在《科学》上发文,指出一种叫做Cas13a(当时被称为C2c2)的蛋白与CRISPR进行组合,有望靶向RNA。今年4月,张锋教授团队的另一篇《科学》文章则表明,利用切割RNA的特性,CRISPR-Cas13a系统可以被改造成核酸检测工具,灵敏度可高达单分子

▲“报告基因”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图片来源:《自然》)

研究人员们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Cas13a对RNA的切割能力有望让它成为基因研究中的重要工具,而我们需要确认的,是它在哺乳动物细胞内有没有应用的潜力。为了检验这个想法,研究人员们开发了一种“报告基因”系统。它带有编码两种荧光蛋白的基因,其中一条基因的RNA能被Cas13a识别和破坏,另一条则不受影响。如果Cas13a当真能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切割RNA,那么我们应该能预计,前一种荧光蛋白的含量会变低,而后一种荧光蛋白的含量不会出现明显变化。这正是研究人员所观察到的结果。

▲在Cas13a的作用下,被靶向的荧光蛋白水平(蓝色)显著下降,未被靶向的荧光蛋白水平(红色)则没有明显变化(图片来源:《自然》)

随后,研究人员们又探索了CRISPR-Cas13a系统对哺乳动物细胞内源基因的切割活性。他们选择了3条与癌症有关的基因KRASCXCR4、以及PPIB,并针对它们设计了CRISPR-Cas13a编辑系统。与外源的荧光蛋白一致,这3条内源基因的表达显著下降。换句话说,这个编辑系统对哺乳动物细胞的内源基因也同样有效。

更令人兴奋的是,研究人员还比较了RNA干扰在这三条基因上的抑制能力。RNA干扰技术曾于2006年斩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基础生物学或医学研究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而本项研究表明,RNA干扰与CRISPR-Cas13a对这三条基因表达的抑制能力非常接近。换句话说,后者的抑制效果达到了诺贝尔奖研究的水平。

▲CRISPR-Cas13a系统(浅蓝)与RNA干扰(深蓝)的效果非常接近

▲CRISPR-Cas13a系统(浅蓝)与RNA干扰(深蓝)的效果非常接近(图片来源:《自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开山之作!基因编辑大牛张锋发表重磅综述,系统介绍用于RNA编辑的CRISPR工具
Nature:大牛张峰教授证实CRISPR–Cas13可靶向哺乳动物细胞中的RNA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竟成了“搅局者”?
Nat Biotechnol:利用CRISPR-Csm复合物实现精准的RNA靶向
《Cell》革命性突破!CAS到了13d,麻省理工张锋教授的Cas遭遇最强竞争对手!基因编辑超强新成...
姿势 | CRISPR研究中的幕后英雄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