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想不到的寄生虫

说起寄生虫,你是不是只想到它的坏处?这些狡猾的生物寄居在其他生物体内,攫取宿主营养,甚至可能导致宿主死亡,简直是十恶不赦!其实,寄生虫没有那么可恶,寄生也只是它们的生存方式,就像美丽的蝴蝶会吸食花蜜、呆萌的企鹅靠捕鱼维持生存一样。

现在就让我们看一看寄生虫们好的一面吧。

挽救濒危物种

我们知道,要维持生态平衡,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三种角色是缺一不可的,可是寄生虫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浅海礁石上,常年生存着两群“懒虫”,叫做帽贝和海葵。帽贝是个戴着“斗笠”的“老大爷”,它们找到一块喜欢的礁石就用腹足紧紧吸附在上面,可以一辈子不挪窝;海葵则像一朵怒放的葵花,长着数不清的触手却没有长脚,只能固着在礁石上张着大口等着食物送上门。因为帽贝和海葵都喜欢住在礁石上,双方常常“不期而遇”,然后长着薄壳的帽贝会被海葵一口吞下。如果对这种情况不加改变的话,帽贝就会越来越少,这时候,吸虫类寄生虫就发挥了作用。

吸虫类寄生虫的最终宿主是海鸟,但它们在海里时喜欢寄住在双壳类软体动物体内。当双壳类被冲到岸上后,吸虫会集中到双壳类用来挖沙的足部上,这样一来,宿主的足部就像被粘住一样,不能再动弹,只能任由海鸟捕食,吸虫类寄生虫就此进入海鸟体内。双壳类留下的贝壳就会成为帽贝的“新家”,因为这个“新家”通常在岸上,而海葵只能生活在水里,帽贝搬家后就不用再担心被邻居吞食了。

日本人很喜欢捕食一种叫做日本红点鲑的淡水鳟鱼,因过度捕捞和栖息地遭破坏等原因,日本红点鲑一度沦为濒危物种。更雪上加霜的是,数量稀少的红点鲑在捕食时总是抢不过其他数量众多的鱼类,常常吃不饱肚子。这时候,线虫类寄生虫又帮了大忙。

线虫类寄生虫会寄住在蝗虫体内,线虫以不伤及蝗虫性命的方式吸食着蝗虫的营养,两者相安无事地生活着。但当线虫要生殖时,问题来了,线虫幼虫只能生活在水中,怎么办呢?线虫会跑到蝗虫的大脑中,操纵着蝗虫自发跳水,然后线虫钻出蝗虫体内,进入水中产卵,丢下蝗虫在水中自生自灭。“跳河”的蝗虫对河里的日本红点鲑可谓是天上掉下的免费午餐,研究显示,日本红点鲑每年摄入的食物中有60%正是这些被线虫操纵而跳河的蝗虫!靠着这些蝗虫,鱼儿们熬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饥荒期。

生物体内的“保镖”

寄生虫在吸食宿主营养的同时,其实也承担着保护宿主的重担,因为如果宿主“死于非命”的话,它的生命历程也会戛然而止。

居住在北美地区的白尾鹿就受其寄生虫的保护,也许正是因为有了寄生虫“保镖”,白尾鹿才成为了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鹿之一。白尾鹿是一种线虫类寄生虫的终末宿主,这种线虫能与白尾鹿和谐共处,不会使白尾鹿生病或死亡。但其他鹿科动物想入侵白尾鹿的居住地或攻击它时,线虫就会感染到其他鹿科动物,让入侵者产生严重的神经系统障碍,甚至杀死入侵者。

对钩虾来说,体内寄生虫也是保命的绝招之一。钩虾是一种长得像虾的小型甲壳类动物,它们平时以腐叶为食,但在食物短缺时,还会出现同类相食的现象。曾有研究人员发现,在爱尔兰的一条河流中,偶然侵入了一种外来的钩虾,因为“水土不服”的关系,它没办法食用当地的腐叶,于是它开始以本地的钩虾为食,本地钩虾的数量骤减。慢慢地,这条河的生态失衡了,因为钩虾数量的减少使其捕食者数量下降,腐叶也开始在河底堆积,这时本地钩虾体内的寄生虫——棘头虫拯救了它们。棘头虫有些“挑食”,它们更喜欢寄住在本地钩虾的体内,一旦忽然更换宿主,它们就会对新宿主发动攻击。在棘头虫的“帮助”下,外来钩虾和本地钩虾终于能够“和平共处”了。

寄生虫对人类也有特殊的帮助,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能够高效地识别癌细胞。疟原虫通过与癌细胞表面的一种多糖分子结合,入侵癌细胞。研究人员将疟原虫体内与多糖结合的疟疾蛋白提取出来,加入了一种杀伤细胞的毒素物质。当他们将这种重组化合物加入到癌细胞的培养皿中,发现它能快速与癌细胞结合,融入癌细胞释放毒素,杀死癌细胞。也许未来,经过基因重组的疟原虫能成为治疗癌症的“保镖”。

拯救寄生虫大计划

寄生虫不仅对生物圈有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害处也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数据显示,目前已发现的19951种寄生虫中仅有688种会导致人畜患病,有害寄生虫仅占整个种群的4%!可见,我们对寄生虫的了解还有很多不足。

可是,寄生虫是首先受到物种灭绝影响的生物之一。它们通常需要经过好几个宿主才能发育成熟并繁殖,只要一种宿主从其环境中消失,它们的生命周期就被打断了。因此,美国乔治城大学的生物学家科林·卡尔松等人提出了一个寄生虫全球保护计划。

要保护寄生虫,首先要了解它们。相比常见的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和微生物学家,寄生虫专家寥寥无几,面向大众传播相关寄生虫知识的网站也仅有美国长期生态研究网、澳大利亚国家生态观测网等几个。而且目前人类大约只识别了10%的寄生虫,对剩余90%的寄生虫所知甚少,更别提相关的保护措施。因此,了解寄生虫的生活周期,识别它们的利弊,将是保护计划的第一步。

通过立法来保护濒危寄生虫物种是保护计划的重要环节。《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明确列有水蛭,这是第一种作为保护物种的寄生虫。美国的《濒危物种法》中还列有一种寄生虫,那就是终生寄生在鱼鳃上的淡水贻贝。有了法律的保护,这些寄生虫终于获得了“容身之地”。扩大全球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对寄生生物物种的收录范围,对寄生虫的保护工作将起到重要作用。

最后,将寄生虫的知识通过网站传播、纳入到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中和通过公共媒体的宣传报道让更多人参与保护计划是计划成功的保障。英国淡水生境信托基金曾为药用水蛭开展了一项公民科学监测计划,用奖金激励公民参与到发现和监测水蛭的生存情况的活动中,公民提供的信息为保护行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也许,是时候想想该怎么拯救寄生虫,而不是想着怎么消灭它们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动物世界僵尸生物全球搜罗,僵尸蚂蚁可寄生吞噬人脑
被操控的宿主
养鸡不驱虫等于白养鸡,具体该如何驱虫,什么时间段驱最合适呢
千万别碰别吃!雨后出现这种遍地爬的家伙,身上有多种致病菌和寄生虫
高中生物同步习题:4-1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
保存在琥珀中的远古生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