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萌萌”的陆地巨兽去哪了?

  很久很久以前,除了恐龙,还有许多大型动物曾在地球上生活过——霸王龙那么大的巨犀、3米高的猩猩、小汽车那么大的千足虫,7米长的巨蜥……但在今天的陆地上,巨型动物的身影已经寥寥无几,相应物种的体积也大大缩小。这些陆地巨兽为何消失了?

  巨犀

      分布区域:亚欧大陆

  生活年代:3400万年前-2300万年前

  身长7.4米,肩高4.8米,体重15~20吨

  巨犀是已知的最大的哺乳动物,也被科学家认为是陆地哺乳动物在体型大小上能达到的极限。它是一种无角犀牛,是现代犀牛的祖先,而相比它15~20吨的体重,现代犀牛只有1吨重。即使是现代最大的陆地动物非洲象,也只有六七吨。

  由于巨犀巨大的体型,它们无法快速移动,只能慢悠悠地在森林中踱步。它们占据着广阔的领地,可能还会迁徙到遥远的地方觅食。就像其他植食性哺乳动物,为了给庞大的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它们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进食。好在它们无需跑动躲避捕食者,因为少有捕食者敢于向这种巨兽发动攻击。

  在地球上存在了1100万年之后,巨犀灭绝了。灭绝的原因还不清楚,但应该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如肉食动物入侵了它们的领地,捕食了巨犀的幼崽,而巨犀原本生育速度就很慢,这使它们的后代越来越少;有的新进入的动物抢夺巨犀的食物或破坏了原有的生态,使它们无以为继;气候变化破坏了它们适应的环境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恐龙能跑,但不快

  你也许会疑惑,霸王龙身体也不小,为什么它们能奔跑、捕食猎物呢?

  霸王龙长12米,高近4米,体型大小确实与巨犀相当,然而,它的体重只有7吨左右。论身型,霸王龙也相当粗壮,体重较轻的原因在于它们的骨头包含很多空腔,同时又很结实。这是很多大型恐龙的共同特征,也是它们能长成庞然大物的原因之一。

  其实,霸龙的奔跑速度并不快,最多只有20千米/时,连人类跑步运动员都跑不过,再快就会折断自己的骨头,影视剧中霸王龙迅猛的速度并不符实。

  巨猿

  分布区域:中国南部和一些南亚国家

  生活年代:200万年前-10万年前

  身高约3米,体重200~300千克

  民间传说的西藏巨人或北美大脚怪,其原型就是巨猿。其实,古生物学家只找到了巨猿的牙齿和下颌骨化石,对巨猿的描述都是根据这仅有的化石遗存推断的。

  与巨猿相比,现今最大的灵长类动物金刚猩猩,雄性身高最多2米,体重200千克左右。

  巨猿靠某种植物的果实维生。在10万年前,它们所在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它们赖以为生的植物大量消失,而它们没能尽快地适应新的食物,如草、根和树叶,最终灭绝。

  恐毛猬

  分布区域:意大利

  生活年代:1000万年前~700万年前

  身长60厘米,体重11千克

  恐毛猬长得像一只大老鼠,但它不是老鼠,而是现代刺猬的近亲,只是它没有刺。虽然恐毛猬与前面介绍的巨兽相比像个小动物,但比现代的刺猬大得多,现代刺猬身长只有10~30厘米,重0.16~1.6千克。

  恐毛猬的灭绝原因尚不清楚。

  雕齿兽

  分布区域:美洲

  生活年代:250万年前-1.1万年前

  体长3~3.3米,体重2吨

  雕齿兽是一种与现代犰狳很像的哺乳动物,背上背着厚厚的壳,只伸出头和尖尖的尾巴,看起来又像龟。现代犰狳的平均长度为75厘米,巨型犰狳可达1.5米长、54千克重,但还是难与雕齿兽相比。

  早期人类常常用动物的壳制作庇护所,当他们来到雕齿兽的栖息地,也许因此屠杀了一些雕齿兽,加上气候的变化,雕齿兽最终灭绝。

  远古千足虫

  分布区域:北美洲和欧洲

  生活年代:3.45亿年前-2.9亿年前

  体长2.6米,重约50千克

  你能想象小汽车一样长的千足虫从你身边爬过吗?这种巨虫通常出现在科幻片中,没想到它们真的在地球上存在过。现代最大的千足虫是非洲巨人马陆,长30多厘米,已经很吓人了,但仍然无法与远古千足虫相比。

  至于远古千足虫的灭绝原因,科学家还没有定论,也许是爬行动物的种类增加,抢占了它们的生存资源;还有赤道变得干燥,它们无法适应。

  桑氏伪齿鸟

  分布区域:亚洲

  生活年代:2500万年前-2300万年前

  翼展6.1~7.4米,重22~40千克

  这是目前已发现的翼展最大的鸟类,据推测,它会在海面依靠水面的气流滑行,速度可达60千米/时。宽翼使它飞行数千米远也不用扇动翅膀。

  其灭绝原因还在研究之中。

  古巨蜥

  分布区域:澳洲

  生活年代:5万年前

  身长3.5~7米,重97~1940千克

  古巨蜥是目前已知存在过的最大的陆地蜥蜴。现存最大的蜥蜴是科莫多巨蜥,体长平均2~3米,重68~91千克。这两种巨蜥都生活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中。现代的科莫多巨蜥的下颌可以分泌剧毒唾液,古巨蜥很可能也带有这种攻击能力。

  古巨蜥的灭绝时间尚不确定,最晚的化石遗迹距今5万年。古生物学家推测,澳洲早期人类的到来抢夺了它们的生存空间。

  越大越容易团灭

  有一种假说认为动物的体型在进化过程中倾向于慢慢增大,这就是“科普法则”,由古生物学家爱德华·德林克·科普发现,有时人们也称之为“体型增大定律”。然而,就像气球不停充气最后会被吹爆一样,动物变得巨大后往往会走上灭绝之路。

  哺乳动物的进化过程比较符合科普法则,例如,马以前只有狗那么大,大象以前只有猪那么大。动物越大,在面临环境变化时,由于资源需求较高和繁殖力较低,较难跟上大自然的步伐,来不及演化出适应的特征,从而灭绝。

  而对于其他许多动物,体型增大定律并不总是成立,一些动物是越变越小;恐龙作为最大的巨兽,在1亿多年里都发展得非常成功,要不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恐龙应该会再繁衍几千万年,恐怕人类都没有机会出现了。

  动物体型增大的优势

  对于寻求同种栖息地和食物的动物而言,体型越大,抢地盘、夺食物时动起武来,更占优势。

  较大体型在获取食物上还有更多方便之处。对于长颈鹿这样的植食动物,增加身高,能吃到其他动物吃不着的树叶。对于肉食动物,身形越大,就能够捕食更大的猎物。

  体型越大,防御力更强。大象因为身体庞大,狮子都不敢轻举妄动,只会攻击落单的老象。

  体型越大还意味着身体越暖和,因为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热量散失就越慢,这在寒冷的气候下有优势。

  另外,体型巨大的动物能储存更多能量,长时间抗饿。

  体型大的代价

  巨大的体重对巨型动物的骨骼、脏器都造成了严峻的挑战,即使原地摔一跤都可能严重受伤。

  大型动物的生存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很大的地盘和大量的食物。当环境变化使食物减少时,动物种群就会因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而衰落。

  对于哺乳动物而言,体型越大,生育率越低,繁殖周期更长。老鼠2个月大就可以开始繁殖,45天就可以生育,平均一窝约10只;而一头大象要到9~12岁才开始生育,怀孕期长达22个月,一生只能生五六头小象。这使得大型动物面临突然的气候变化或新物种入侵时,有些个体还未来得及生育就死亡了,直接导致种群个体数量减少。

  大型哺乳动物的大灭绝

  约5万年前-1.2万年前,一大批大型哺乳动物(体重40千克以上)开始灭绝,尤其在美洲和澳洲最为显著。北美洲51种大型哺乳动物消失,南美洲体重100千克以上的哺乳动物全部灭绝,澳洲90%的大型动物灭绝。

有研究人员统计了1.5万年前-1.2万年前所有灭绝的哺乳动物,发现大型哺乳动物物种灭绝的数量明显多于小型动物。

  人类还是气候导致灭绝

  几万年间灭绝了如此多的大型哺乳动物,科学家们纷纷开始探索其中的原因。

  人类是祸首?

  现代人类恰恰在这一时期分头到达非洲以外的各大洲。当地大型动物没见过人类,不知躲避,在人类群体狩猎的攻势下,没了活路;同时,人类焚烧草原树木等活动可能也影响了动物们栖息的环境。

而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当地动物已经是与人类共存了数十万年优胜劣汰下来的,双方达到了互相适应、相安无事的状态,大型哺乳动物虽也有灭绝,但并不突出。

  气候变化担主责?

  在澳洲,人类到达这里之前,气候就已经开始变得干燥,森林和草原的面积不断萎缩,大型动物死的死,散的散。人类到来时,剩余大型动物已经不多了,人类的屠刀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曾经生活在现今俄罗斯西伯利亚的猛犸则可能是因为当地气温变暖,被“热”死了。

  究竟是人类还是气候或是双重打击导致大型动物灭绝,科学家们仍在争论,需要等待更多的化石证据和研究结果。

  地球为何时冷时热

  在地球历史上,每过一段时期,气候都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地轴的倾斜度等会发生周期性变化,导致地球接收到的太阳光时多时少,使地球在数千年的尺度上时冷时热,进而影响全球环境。这被称为“米兰科维奇循环”。

  根据化石信息,在恐龙繁盛的时代,地球比现在热得多,今天的哈尔滨在那时可能像海南一样暖和;在最近50万年里,地球经历了至少4次寒冷的冰期,现今正是最近的一个间冰期,年平均气温比上一个冰期高了15℃。

  珍惜今天的巨兽

  大型动物的进化比小型动物需要更长的时间,最早的恐龙可能只有拉布拉多犬(50~60厘米长)那么大,它们进化成庞然大物,花费了大约3000万年;第一种上吨位级的哺乳动物的出现历经了2500万年。

  今天,在陆地上,恐龙、巨蜥那样的超级巨兽已经不存在了,大型动物也远不如几万年前那么丰富。这是因为人类在地球上大肆开疆扩土,大型动物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也容易成为人类猎杀的目标,而小型动物,如老鼠、蟑螂等,藏身于人类建筑之间,反而可以欣欣向荣。在人类繁荣的时代,陆地上已经很难进化出新的大型动物了。

  不过,我们还有非洲象、长颈鹿、河马、鳄鱼、犀牛等大型动物。只是,这些动物的生境在人类活动和盗猎的威胁下也岌岌可危,它们需要人类积极的保护,不然,也无法避免灭绝的命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史前动物为什么长那么大?科学家:现在也不小,未来还会更大!
陆地上出现过的最大哺乳动物有多大?体重超过四头大象,还曾穿越青藏高原
为何现在生物达不到恐龙的体重?与生物体型和生态系统的演化有关
小人国不存在、原始人的身高超出想象,科学讲述人类身高变化
地球七大灭绝巨型动物:雕齿兽和阿根廷巨鸟
地球漫长的生命史上,人数出现的时间为什么会比恐龙晚很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