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陆地的老大哥 ——海洋

2014年3月8日,一架原定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飞机MH370在度洋南部海域坠毁了,两百多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失去踪迹,此后经过数年的搜寻,人们仍没有找到失踪人员和主要机体的痕迹。

如此大的一架飞机,掉进大海竟然如此无声无息?这与大洋的广阔脱不开关系。飞机坠落之后,专家经过分析和计算,给出了一个搜寻的大致范围,珀斯(西澳大利亚州的首府)以南1600千米以外的海域,这样一小片海域,面积就与湖南省相当,可以想象,在这么大的地方去找飞机残骸,真正是大海捞针!但是这些还不是最大的困难,坠落地已知水深超过6000米,洋底条件恶劣,海底地形几乎不为人们了解才是。

洋底水压太大,搜寻人员不可能长期在水底搜寻,他们动用了多波束回声探测仪(向海底发出扇形脉冲声波,并记录下类似于回声的反射波,以此绘出三维地图),结果发现这片海域下方是一个巨大的海底火山链。

海洋有多大?你也许并不清楚

地球上的生命诞生于海洋,但是从3亿年前总鳍鱼登陆以后,陆生动物们从此离开了海洋,开始了它们“天高任鸟飞”的自由生活。习惯了陆地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动物们,以为海洋深冷黑暗而无趣,但我们忘记了,祖先总鳍鱼只是海洋生命中的一个小小分支,而与海洋比起来,宽广的陆地也只是一个小弟。

海洋有多大,我们先从几个数字感受一下。不同于陆地被海洋分割成一块块,海洋一直是一个整体,它占据了71%的地球,平均深度约3800米,面积达到3.6亿平方千米,约等于38个中国的面积。海洋的总水量约为13亿立方千米,我们曾经听说过,上涨的海水即将淹没太平洋上的岛国,其中包括普济、马尔代夫等知名旅游圣地,而如果将海洋中的水全部抽到中国来,整个中国将被淹没在135千米高的水底,这个高度差不多可以冲破地球大气层了!

海洋被这么多的水给完全覆盖了,这些水不仅阻挡了我们亲近海洋,也完全挡住了我们窥探海洋之美的目光,但是假如我们能完全把海水抽干,大洋底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一片平原吗?并不是。

洋底比陆地还复杂

大洋底部最显眼的地形叫做洋中脊,它也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山脉,纵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总长约 6.4万千米,宽1500~2000千米,高出洋底约3千米,与它相比,陆地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总长仅为8900千米,简直不能相提并论。印度洋下方的海底火山链也是洋中脊的组成部分之一,这里地壳热量相当大,火山活动和地震活动都很活跃,地势也是高低起伏,由一系列峰脊和裂谷组成,其间还分布着许多横向的断裂带。

除了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海洋里还有好几个世界之最。我们知道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位于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其深度大约是11000多米,这意味着将陆地上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倒插于此,都还有两千余米的空余。

如果山峰的高度算上在海平面以下的高度的话,珠穆朗玛峰连第一高峰的称号都要让贤了。夏威夷岛上的冒纳凯阿火山,陆地上海拔4170米,但是它的根基在水深6000米左右的太平洋底部,从海底到山顶高度超过一万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一千多米,因此它才是名副其实的地球上的最高峰。

既然海洋里有最高峰也有最低谷,那么像瀑布这样从高峰倾泄而下的景观也是存在的了,而且它的落差和流量也是秒杀陆地上的一系列瀑布。丹麦海峡大西洋海底,这里的海水因为位于高纬度,水温很低,密度较大,它们会向低纬度流动。当这些流水遇上了高达3500米的大西洋海底悬崖,大量的海水就顺着海底峭壁向下倾泻,形成了落差高达3500米的海底大瀑布,而陆地上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委内瑞拉的安赫尔瀑布,它的落差仅为979米。不仅如此,海底大瀑布的水量也极其惊人,是亚马孙河的25倍,它不愧是世界上落差最大、流量最大的“瀑布”了。

海洋比大陆更加生机盎然

既然我们已经把海水这样一层“遮羞布”掀开来,看到了海洋这么多壮美的景观,不妨再拜访一下在海洋中生存的生物们吧。

海洋既然比陆地广阔这么多,它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更多生物的栖息地,海洋生物圈占全球生物圈的90%,海洋的生物多样性比陆地更加丰富,地球上30%的动物,如海绵、水母等,仅存于海洋中。海洋中同样生存着哺乳动物,但陆地上的哺乳动物,却不再能适应海洋生活。

海洋中不仅是宜居环境,就连极限环境里也生存着很多生物。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科学家利用水下机器人在印度洋两千多米深的海底火山热液出口处发现了多种奇特的深海生物,包括雪蟹、鳞脚蜗牛、海参等,此外还有一些生物可能属于此前科学未定义的新物种。

火山热液喷口处不断喷出黑色烟柱,导致周围的水温升至380℃,足以令铅熔化,而且海洋一千米以下就不再有阳光照射到,这里的生物生活在一片漆黑中。没有阳光,意味着没有能量来源,好在这些动物找到了一种能给它们提供能源的小伙伴——高温细菌,高温细菌能分解烟灰里的有毒化学物质获得能量,雪蟹们会“饲养”这些细菌,再以它们为食生存下来。

而不仅是火山附近,就连马里亚纳海沟,科学家也发现了生物的痕迹。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的研究人员的探测器就在这里拍到了一种奇特的水母,它的身体像钟形,有一长一短两种触手,体内会发出红光与黄光,黄光吸引着猎物走近,当猎物走入它的捕猎范围,它的长触手会瞬间出击,逮住猎物。此前,日本的科学家也曾报道在这里拍摄到了体长在9~15米之间的鲨鱼。

海洋正被人类伤害

不过,即使这么大的海洋,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人类的影响,碳排放、石油开采、采矿、渔业捕捞等等人类活动都伤害着海洋,但是影响最深远的还要数海洋塑料。

据报道,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介于400万吨至1200万吨之间,仅有25万吨的塑料垃圾停留在海洋表面。我们曾经为此窃喜,以为海洋对我们束手无策的塑料垃圾也有办法,深海中存在能消化塑料的细菌,但现实给了我们一记耳光:科学家们在马里亚纳海沟中诱捕到的小虾肠道内也发现了塑胶微粒,连地球上已知的最深处的生物圈都受到了塑料的侵袭!于是我们知道了,塑料垃圾最终会落到海底。

塑料密度比海水小,它们怎么会沉入海底?这离不开幼形海鞘的“帮助”。幼形海鞘是一种滤食性动物,使用粘液过滤器捕获食物,当塑料垃圾在日晒雨淋的摧残下变成塑料微粒时,它们就会被幼形海鞘的粘液过滤器捕获并进行吞食消化。而过滤器被残骸物质堵塞后,它就会被幼形海鞘丢弃,最终沉积至海底,过滤器里面的塑料也就被带到了海底。幼形海鞘平均每3小时更换一次过滤器,塑料也就在它的“帮助”下快速地沉积在海底了。

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无需赘述了,毕竟这些危害也从被我们吃下去的海洋生物中“回馈”给了人类自己。但是我们的陆地已经伤痕累累,连陆地的老大哥——海洋也无法幸免于人类的“毒手”吗?海洋之大,超乎我们的想象,但仍然没有躲过我们的伤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流入大海泥沙神秘消失:地球有条2万千米长的裂缝,正在向内吞噬
为什么“海沟”不是出现在板块的生长边界,而是位于消亡边界呢?
世界各大洋构造
发生什么情况?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内部正不断吞噬大量海水
“奋斗”万米后,大洋底部还有什么是我们没见过的?
明明马里亚纳海沟,每年在疯狂吞噬海水,为何海平面不降反升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