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性的思辨》⑿第六章 “人性论”批判

附录

关于四以上阶段之存在,即超越性、“神性”之存在,还可以再进一步探讨。

在第一章中即已指出,宇宙中存在四个最根本的事物:时间、空间、物质和精神。

前三者人人都肯定它们的无限性,但是关于精神之无限性各派观点极不一致。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将精神看得很低,仅仅看作是作为本原的物质的某一种运动形态而已。因而将精神的力量也看得很低,他们的宇宙论可以简化如下:

在广漠的大宇宙空间中,亿万年的长时间内稀稀拉拉地有一些无生命的恒星和星云之类在沿着严格确定的轨道运行(简单的绕圈子,绕一圈要无数万年之久)。这些大宇宙的“居民”虽然硕大无比,但都是顽石一样的死物,冥顽不灵,而且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它们的巨大体积也显得极其渺小,恰如飘浮于大宇宙海洋中的一粒尘埃!这些“居民”虽然也在“演化”中,但其速度之慢几乎难以察觉,几亿年不见明显之变化。这是一个典型的“死的世界”,既空旷又单调。机械唯物论的宇宙真面目就是这个样子的。吴稚晖的观点是有代表性的,他明确地称自己的宇宙观为“漆黑一团的宇宙观”。人类社会仅仅是这漆黑一团的大宇宙中一闪而灭的小小火花而已!

太阳在宇宙中小若尘埃,地球是尘埃中的尘埃,而人类几千年来的历史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只是一瞬间而已!人类文明所发出的光彩就如“漆黑一团”的大宇宙中一闪而灭的小小火花,转瞬即逝,以他们的宇宙观而言,这也不为过分,因为机械唯物论者从来认为人类是要归于灭亡的。

但是我们不这样看,我们对“大宇宙”的观点早已阐明,我们认为“大宇宙”是包括我们的宇宙在内的更伟大的宇宙。关于大宇宙的情况,我们几乎什么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小宇宙的一些情况(即“我们的宇宙”的一些情况)。我们只能讨论“小宇宙”,关于无比伟大的大宇宙几乎只能用“无限”一词来形容,很难再找到其他具体的语言。

我们对“天文学”所研究的东西,可以持一定的怀疑态度,因为“天文学”毕竟远不如物理学那样经常能通过实验和实践来验证其理论。但是我们还是暂且相信“天文学”这门科学,因为它起码比社会科学之类是要可靠无数倍的。

天文学确实告诉了我们上述那样一个广漠的、“漆黑的”(仅仅稀稀拉拉有一些星光而已,除此以外整个天空是真正漆黑漆黑的,比任何夜晚还要黑,这是科学证明了的)宇宙形象,这是不能否认的。

那么我们怎么能否认其“漆黑一团”的宇宙观呢?我们的观点很简单,兹叙述如下:

这个“漆黑”而广漠的宇宙,只是大宇宙的一部分,一个侧面。它是“物理世界”的真实形象,但不是大宇宙的真面目。

物理世界(第一阶段)是最低级的一种形态。它本来就是冥顽不灵的死物。但是第二阶段的生物世界就不同了,生物将地球的面貌完全改变了。生物世界之丰富多彩和生机勃勃是广漠的物理世界所无法比拟的。但是生物只能适应环境,消极地对环境作出反应,其效果虽然也是改变了环境,但这种改变不是自觉的,生物不能有计划地、自觉地改造环境,更不能有计划地向地球以外扩展。它们只能盲目地进行生存竞争,盲目地扩大“地盘”。因此生物世界只能局限于地球,局限于这宇宙大洋中的小岛,生物世界不能将自己的面目扩大到全宇宙。

然而理性阶段不同,人类进入真正的科技阶段(理性A)还只是几十年的事,但是人类已经到月球上去了,人类制造的火箭已经飞向其它星球去了。真正的理性阶段尚未到来,人类已经跨出了地球的范围。那么在今后以万年计算的遥远未来,人类的理性后代们将飞向何处去?他们肯定将不仅改造地球,而且要改造更大的范围。从长远来看,智慧生命改造宇宙的能力是无可限量的,因而高级智慧生命的世界(宇宙)将绝不是“漆黑一团”的,而将是无限光明灿烂的。因而大宇宙绝不是“漆黑一团”的,只有物理世界这一侧面,在表面上看来是“漆黑一团”的。

我们倾向于认为“理性阶段”并不是很高的一个阶段,它仅仅是刚刚脱离了动物界的第三阶段而已,还有更高得多的第四、第五阶段,但我们是二、三阶段之间的人类,无法想象三阶段以上的四、五阶段事物。

但我们这样想也是有根据的:

1. 在第二章“人类的远景”中,我们早已指出,由相当有根有据的讨论可以预言:在遥远的未来,人类的后代将是智慧和能力极高的理性生命,它们将比“神仙”更高明,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可见“精神”是极其伟大的事物,遥远未来的高级“精神”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设想的。而且宇宙中的规律又是如此之无限和谐(数学是其一最简化的侧面),无限丰富。我们不能设想如此无限和谐而且可以说是无限复杂的宇宙规律会是一堆盲目的规律,不为任何“精神”所知。而宇宙中存在的那些超过我们多少亿年的高级精神对宇宙规律仍然不能彻底掌握,不能清楚知道。

无比高明的宇宙规律

上面这种情况是不可想象的,我们的看法是:

宇宙中最高的精神对整个宇宙规律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掌握的,此为无限之精神,正如无限之物质一样。但物质是死的,精神是活的,故精神高于物质,为物质之主宰!

这样一来一切问题就都好说明了。

宇宙规律是无比和谐、无比复杂的,正是此无限精神之无比伟大的反映。

人类未来后代极高智慧之所以可能也是基于无限精神之无限智慧,故“有限智慧”之发展是无穷的,因有无限者为其基础。

人类远景之无比光明灿烂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因为这是建立在宇宙至高者的基础上的。

比理性更高的四、五阶段之类也必然存在,因为这些都是向“宇宙最高精神”接近的一个又一个阶段,并不足为奇。

2. 比“人类”(包括未来的更高级的“人类”)更高的第四阶段必然存在,还可以由下面的讨论知道。

我们知道:石头是一无所知的,因它是第一阶段的死物;猫是有知的,但它的“知识”很少,它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一只猫!它也不知道它是要死的。它只是盲目地活着,没有什么“自觉”,只有感觉而已,因为它只是第二阶段的生物而已。人类不同,人类的知识随着理性的发展而不断增长。人类不仅知道自己是个“人”,而且对自身的构造和历史有一定的认识,对整个宇宙也有一定的认识。也就是说,人类的精神已经具有一定的自觉性,有一定的“自知之明”。这说明“精神”的发展结果是要愈来愈具有“自知之明”的,不但要知道自身,还要知道整个宇宙。但是一个有限的“人脑”(即使是未来的高级脑)是不可能知道整个宇宙的秘密的,也不可能完全彻底知道自身的,所以结论是惊人的:

“精神”必将越出有限的“血肉之躯”,而进入更高更高的阶段,才能真正有“自知之明”。

第三阶段(理性)可以说是“未来新人”阶段,“新人”毕竟还是人类的后代,是属于同一系的,他们必然还是两只眼睛、两只手、两只脚。所以称“新人”为第三阶段,他们也不能完全了解宇宙。

当“精神”进入更高阶段,超出“血肉之躯”时,显然不能再算是“人”,也不再具有人的形象,那就起码是“第四阶段”以后了。

所以说第四、五阶段以后的更高阶段是什么,我们无法想象,很可能逐步越出“血肉之躯”,甚至越出“四维时空”,这一切都是可能的。而且精神的更高阶段必将不再是“个体”,因个体是有限的,无法和大宇宙相称,无法完全掌握大宇宙的全部奥秘。但大宇宙中既然具有“智慧”“精神”这样高明的“知者”,难道大宇宙中最高明的“知者”还不能知道大宇宙的奥秘吗?这是不大合理的。合理的是:大宇宙的奥秘和大宇宙的伟大“知者”是一致的,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大宇宙的规律不是盲目的,是和最伟大的“知者”统一的;无限的物质、无限的规律和无限的精神三者是统一的。

这就是“有神论”的观点,但不是“唯心主义”,因为我们的“神”是最高的“客观存在”,和“唯心”毫无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和“辨证唯物主义”是一致的,而且事实上我们探索“神”之存在所用的方法和依据全都是“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根本没有使用宗教神学的方法。

我们和“唯物论”的唯一差别是:

①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是无知无觉的,物质的规律是盲目的,事先不为所知的。只是人类可以不断探索这一规律,并且难以完全了解,只能是接近再接近了解。

② 我们认为精神和物质是统一的,物质的一切规律都是为精神所知的,没有盲目的规律。精神是自觉的,物质是死的,所以精神居于主导地位。

在承认客观实在性方面没有什么区别,并且都是反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

③ 时空、物质和精神:

所谓“现代物理学”观点大多数完全否定时空的客观存在,将“时空”完全归结为“物质存在的形式”,似乎“时空”并不是第一性的概念,仅仅是物质的某种属性而已。与此同时当然也就把“精神”也归结为物质的另一种属性。如此一来,宇宙中唯一实在之物即为(死的)物质,当然也就“唯物论”了!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时空具有其本身的客观性,不是物质所能代替的。物质是存在于时空之中,在时空中运动(和时空不可分割),但物质和时空毕竟不是一回事。

现代科学证明了不存在“完全的真空”,即使是最空最空的宇宙太空中,也存在着种种物质:电磁场、引力场、宇宙射线等等。而且各种“场”实际上是充满宇宙太空的,因此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真空空间”。而且也证明了空间的性质(如几何性质等)是随着空间中的物质分布情况而改变的,因而空间依赖于物质。由此就有人得出结论:空间本身是不存在的!空间只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而已!

这其实是极其荒唐的。

以上事实只是证明了,空间与物质的不可分割性,他们永远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是“辨证”的基本观点:没有脱离物质的空间,也没有脱离空间的物质,这一点也不能将空间归结为仅仅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反而是表明空间和物质同样具有最根本的存在意义!

事实上宇宙太空中的“物质场”虽然是“充满”空间的,但它是如此之稀薄,比地球上的物质起码稀薄万万万万……倍!如果说,地球上的物质“产生”了空间这样一种“物质存在的形式”尚有可原,因为物质很密,而宇宙太空中如此稀薄的“物质场”难道也能“产生”和地球物质几乎完全一样的空间吗?现代物理学认为这两种空间(在理论上)性质略有差别(广义相对论可计算出),但差别小得不可察觉,最高级的科学仪器也测量不出来!由此可见,最空最空的宇宙太空和很密的地球物质空间,其性质几乎完全一样。但其中物质的差别却有万万万万……倍以上!

显然,空间本身不是物质“产生”的,不是物质的什么“形式”,而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是空间和物质有密切的联系,空间的性质受到其中物质的影响(但很小很小,难以察觉,当然作为宇宙大整体而言,物质对空间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有“弯曲空间”之类理论存在)。

以上说明了时空和物质是两大基本存在,而且二者难以截然分开。

同样,精神在目前看来,也是离不开物质和时空的,但精神毕竟是宇宙中第三大存在物,不能单纯看作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现象”。

物质存在于时空中,精神存在于物质中,但三者并非同一物,而是三种根本不同的宇宙基本存在物,这就是我们当前所看到的事实。

但这仅仅是我们当前水平所看到的事实,绝不是宇宙的全部事实。

我们知道,时空不见得只是“四维”,在“四维时空”以外可能还有第五维,第六维!在五维、六维……“存在者”看来,我们的“四维世界”只不过是一个曲面,而且很接近一个平面。我们的“四维宇宙”只不过是一幅非常广大的“平面图画”而已(画在一个四维的小宇宙球面上),但这是一幅“动画”,像电影似的。五维、六维的高级存在者可以“从外面空间”来观察我们这四维的“平面世界”上的“电影”!

在高维世界中当然不再具有我们小宇宙中的“四维物质”,但“精神”作为一种“自觉的活动力量”必然存在,只是要无比高级,而且存在形式完全不同于我们世界中的“精神”。

问题:一元论、二元论(物质,精神并列第一性)、三元论(物质,精神、时空皆为第一性存在物)何者正确?似乎应统一为好。

3.高维空间的“高级存在”可以影响低维空间的存在物,反之则不行。

我们设想一个极大的球面(比如说有地球这么大)上面有两个蚂蚁A和B。A和B相距万里之遥,虽然同住一个“二维世界”中,见面却不容易。

反之,蜜蜂A’是三维世界中的居民,A’是生活在A的“世界”以外的,但是A’就在A的身边,并不遥远!

所以如果存在五维以上高级精神的话,他们虽然在我们的宇宙之外,但并不需要到几十亿光年的距离以外去找,很可能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

再看下图:

如果蚂蚁所生活的“二维宇宙”是一个巨大的弯曲面,如图所示。蚂蚁A和蚂蚁B是“距离”万里之远的。因为它们必须走过整个“世界”才能相遇。

但是在蜜蜂C看来,A和B距离很近,它可以迅速来往于A与B之间。因为它可以从三维空间中通过,不必如蚂蚁那样只能从二维曲面上爬过来。

因此,如果大宇宙具有高维空间的结构,那么在我们四维时空的人类看来无法想象的事在高维精神看来是一点不足为奇的。很可能比“理性阶段”更高的阶段将对应着进入更高维的空间,成为完全脱离我们的四维时空,脱离我们这种物质的(当然也就脱离了“血肉”之躯)更高级的精神。(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理解人类无法想象的大宇宙问题
《三体》读后感之多维宇宙观
宇宙之外是什么?天文学家:可能存在其他宇宙,就像其他星球一样
如何理解四维空间中的时空?
宇宙中四个基本力能否统一?
科学证实“时间晶体”存在 超出人类认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