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老与现代的结合

辨证营养学是将营养学与中医辨证理论相结合,对营养产品进行辨性归经,再根据对使用者体质辨证的类型或疾病演变的证型,选择相应产品进行营养调理或治疗的一门崭新学科。该学科的创立与发展,对提高现代营养学的体质调理和临床治疗效果,对拓展中医辨证理论的应用领域,对探索新的中西医结合途径,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临床意义。

一、辨证营养学概念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社会对营养产品的需求猛增。进入21世纪后,营养产品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类,复方营养产品层出不穷,除传统成份外,大量草本植物、蔬果或其有效成份萃取物混合其中,部分产品或直接由单味草药萃取而来如姜黄素等,或由数种草药萃取物混合而成如OPCs等。

营养师使用营养产品时,根据各营养产品的实验功效,对症配方,如实验显示姜黄素具有镇痛消炎、清肝护肝、益智防痴功效,所以用于关节肿痛、各种肝病、老年痴呆等症;实验显示芦荟制剂具有增强免疫、修复溃疡、软便通便功效,所以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粘膜溃疡、便秘等症。姜黄素、芦荟素等营养产品,其有效成份均从中草药提取而来,究其实质仍属中药制剂,必然存在寒热温凉的药性问题。如按传统的营养产品使用方法,随症而施,因患者体质的寒热差异,必然导致其功效大打折扣。

笔者在临床不时碰到患者因使用芦荟制剂、奶蓟草制剂等营养产品清肠排毒而致畏寒肢冷、疲倦乏力、食欲减退、腹痛泄泻,或因使用姜黄素、OPCs等营养产品抗氧化、清肝防衰而致失眠烦躁、口燥咽干、胸闷心悸、尿黄便秘。分析其原因,前者因患者为寒性体质却用了性质属寒的营养产品致阳气受损,后者因患者为热性体质却用了性质属热的营养产品致热盛阴伤。辨证与否对营养产品的疗效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为此,笔者在2011年10月首次明确提出"辨证营养学"概念,并对北美地区常用的营养产品进行了初步的寒热温凉定性分类及归经,且多次在北美地区的营养产品培训及营养学院的课程讲授中推广辨证营养学的全新理念与方法,得到多位同仁的响应。经过五年多的实践观察,辨证以后针对患者体质或疾病证型,在定性定经的基础上,正确选择使用相应的营养产品,其疗效显著提高,且避免了因营养产品的性质与患者的体质类型或病变证型不相适应而导致的不良反应。

二、辨证营养学的基本内容

2.1 对营养产品的辨性归经

这是辨证营养学最基础的工作内容。通过对单一产品的组成成份、各成份来源及其在该产品组成中的含量或百分比进行具体的分析,确定该产品的整体寒热温凉属性,如姜黄素、OPCs属热,辅酶Q10、白藜芦醇属温,芦荟片、虾青素属寒,深海鱼油属凉,消化酶、益生菌属平;根据产品已知的主要功效及其作用机理对产品进行归经,如辅酶Q10归心经,消化酶归脾、胃、小肠经,益生菌归脾、小肠、大肠经,芦荟片归大肠经,虾青素归心、肝、脾经,深海鱼油归心、肝经,OPCs归肺、心、肾经,姜黄素归肝、肾经等。

2.2 对使用者体质的寒热辨证或疾病的定位定性

对调理体质者,根据中医学的寒热辨证方法, 确定使用者体质的寒热特征,如寒性体质者多表现为平素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或晦暗、寐多、无汗、不渴饮少、喜饮温水或热水、恶食凉物、小便清长或频或夜尿多、大便稀溏或散、男子睾缩阳弱,女子经迟带稀、舌淡暗或淡胖或伴齿印,苔白润或滑或腻或厚、脉迟等;热性体质者多表现为平素畏热肢暖、耳面红赤、失眠多梦、潮热盗汗、渴饮凉水、恶食热物、烧心泛酸、小便黄赤或短涩、大便秘结或干、男子睾纵阳强、女子经早带黄、舌红或瘦或干裂、苔黄干或少或无、脉数等。对治疗疾病者,根据中医学脏腑经络辨证的方法,确定疾病所在的或所涉及的脏腑经络部位;根据中医学八纲辨证的方法,确定疾病的寒热虚实性质。

2.3 根据辨证结果为使用者提供与其体质或病位病性相应的营养处方

对调理体质者,遵循中医学"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根据使用者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选择具有相应功效的营养产品中性属温热的产品调理寒性体质者,选择具有相应功效的营养产品中性属寒凉的产品调理热性体质者。对治疗疾病者,遵循中医学"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根据辨证结果选择与患者病位病性相应的产品组成营养治疗处方,如治失眠心脾两虚证,选择入心经与脾经且性偏温偏补的产品:OPCs、辅酶Q10、消化酶、益生菌等;治便秘热结肠腑证,选择入大肠经且性偏寒偏泻的产品:清肠片、芦荟制剂等。

三、辨证营养学的研究途径

3.1 分析单一产品的组成成份及其来源,辨别该产品整体寒热温凉之性

如姜黄素是由草药姜黄提取的有效成份,姜黄性热,功能温经活血通络、温中散寒止痛,姜黄素生物利用度更高、活性更强,性当属热;OPCs由葡萄籽萃取物、法国松树皮萃取物、红酒萃取物等组成,葡萄籽性平、松树皮性温、红酒性热,OPCs性当属温热;芦荟片是由草药芦荟提取的芦荟大黄素,芦荟性寒,功能清热解毒、通腑泻下,芦荟片作用更强,性当属寒;虾青素提取自虾、蟹、海藻等水中生物,这些生物在中医学中都属寒凉之物,其提取物亦不外寒凉之性;Omega-|||不饱和脂肪酸取自深海鱼类,同理其性亦属寒凉。

3.2 根据产品已知主要功效辨性归经

如辅酶Q10能增加心肌能量、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心慌、气短等心气不足症状,性当属温,归心经;多种维生素具有增加身体能量、改善心血管功能、促进睡眠、消除疲劳、减少头发脱落、增强免疫等整体调节作用,性当属温,归心、肾经;B族维生素具有增加能量、促进造血、营养神经、消除紧张、缓解压力等作用,性当属温,归肝经;消化酶具有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增强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性较平和,归胃、脾、小肠经;益生菌具有平衡体内菌群、改善消化道内环境、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性较平和,归小肠、大肠、脾经;芦荟片泻下通便,性当属寒,归大肠经;虾青素能增强心血管功能、改善视力及增加肌肉耐力,归心、肝、脾经;深海鱼油能帮助降低血脂、胆固醇水平,改善心脏功能,控制血压,归心、肝经;OPCs具有抗衰防癌、抗敏消炎、强心通脉等功效,归肺、心、肾经等。

3.3 根据不同体质类型或不同证型的使用者使用产品后的身体反应,进一步验证和确认产品的性质

如寒性体质或寒证患者使用OPCs或姜黄素后,体力增加,畏寒肢冷减轻, 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等寒证症状改善,部分使用者甚至出现排毒反应,如出汗、鼻衄、泄泻、阴道出血等,反应一般短时间内即消失,随后感神清气爽、身轻纳增,说明OPCs、姜黄素对寒证有效,性属温热;热性体质或热证患者使用OPCs或姜黄素后,出现畏热身热,寐差梦多,烦躁心悸,便秘尿赤,易生疮疹等热性症状加重的反应,续用症更加重,不见减轻,说明OPCs、姜黄素不适宜用于热性体质者或热证患者,性非属寒凉。又如清肝片、清肠片、芦荟制剂,热性体质或热证患者服后上述热性症状减轻、体质改善,说明清肝片、清肠片、芦荟制剂对热证有效,性属寒凉;相反,寒性体质或寒证患者服用后上述寒证症状不见改善,反见加重,体质变得更寒,说明清肝片、清肠片、芦荟制剂不适宜用于寒性体质者或寒证患者,性非属温热。

四.辨证营养学对未来中医学、营养学及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影响

4.1 对未来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对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核心内容,是真正意义上体现个体化治疗的精妙方法,是最接近疾病本质的诊治途径。然而由于当今医学界西医学处于主导地位,辨病论治和辨指标论治成为当前医学治疗的主流,不顾患者体质的强弱与寒热差别,大量化学药物交互作用于机体,对于各类慢性病动则终身服药,罔顾其对肝肾的毒性损害,以致药源性疾病层出不穷,甚至许多患者因药而亡。现代营养学作为新兴的介于中西医之间的一门桥梁学科,其整体调理、注重功能调节的理念与中医学整体观念、治病求本的理念有相似之处,而其基础理论、研究手段和诊治方法仍是建立在西医学的基础之上,这就导致了现代营养学追求整体功效却又囿于西医还原论的局部研究方法,现代营养产品中大量采用中草药却又不究其寒热温凉之性,不知辨证施治。

今创立辨证营养学,辨现代营养产品之寒热温凉之性,按其功效归经,依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使用营养产品,使营养处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方案,从而显著提高营养保健与治疗的效果。这一新学科的创立拓展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应用领域,为未来中医学向其他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同时现代营养学先进的天然药物制剂技术,如单、复方萃取技术、等渗技术等高吸收率、高生物利用度制剂方法,会因为中医与营养学的紧密结合,而被适时有效地应用于中药的制剂过程中,有利于显著增强中药的效能,从而整体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

4.2 对未来营养学发展的影响

中医辨证论治的理念与方法应用于营养学领域,实现营养处方的个体化,促进现代营养学对大众体质调理和对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提高,对未来营养学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首先营养产品的设计,在注重功能调节的同时,要考虑到体质因素和证的不同,使其适用于不同的体质类型与疾病证型;其次营养产品的使用,在辨指标、辨病选择特定功能产品的基础上,这些产品的性质是否与使用者体质或患者疾病的证型相符,成为重点要考虑的内容,也是决定营养处方疗效的关键。因此学习、掌握并熟练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与方法,成为一名优秀营养师必修的课程。辨证营养学的创立在未来营养学的发展史上无疑是一座里程碑。

4.3 对未来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影响

从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开始,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历百年沧桑,仍难有所成。究其原委,实乃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基础理论迥异,中医整体辨证的医学理念因历史的原因始终未能占据医学领域的主导地位。找不到理论上的结合点,只是在实践中将两者硬生生凑合在一起,当然难有历史性的突破。但现代营养学的发展,却因为追求功效与天然而将大量草药置于营养产品之中。在产品的组成设计上,因不辨草药的寒热温凉之性,不同性质的草药杂合在一起,相互抑制,势必影响产品的整体功效;在产品的配伍使用上,因不辨使用者的体质与证型,方证难以相应,易犯虚虚实实之戒,势必影响其个体疗效。唯有中医整体辨证的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难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营养方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达到天然营养产品的功效最大化。

辨证营养学顺应医学历史发展的潮流而诞生,是古老中医与现代营养学的完美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势必给未来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以启示,对探索新的中西医结合途径将大有助益。

刘金洪于加拿大多伦多敬歧斋

2014年11月11日

作者简介

刘金洪,针灸学硕士、中医内科(肿瘤)学博士,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中医师、针灸师,约翰·珍妮中医学院院长、教授,约翰·珍妮中医院院长,中医肿瘤中心主任,靶向中医学与经方针灸学创始人。

先后求学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自1988年始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以独具特色的针药结合靶向治疗方法医治各类肿瘤、痛症及内妇科疾病疗效显著,在患者中享有盛誉。

主持完成《中医药靶向治疗研究》项目,先后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医药卫生优秀人才基金资助。主编《约翰·珍妮针药结合临证精要》两部,参与编写专业著作10多部,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公开发表论文六十多篇。

| 本文为作者原创投稿,首发于中医家,转载请注明出处。

| 投稿邮箱:bianjibu@zhongyijia.com.cn

推荐下载:全新中医家3.1.1。五十万中医人专属软件,只专注中医领域。【社区】以医会友,广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医打造个人品牌,提升医患互动,创建自己的工作室。【会议服务】全国中医会议培训随时报名,轻松加入中医名师互动圈。下载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悬壶心悟 | 辨证营养学概论 文/刘金洪
西医的营养学说,是怎样毁掉人们的健康的?
中西方营养学对比
失传的营养学 | 身体需要的原材料是营养素!
杨定一博士新书《疗愈的饮食与断食 新时代的个人营养学》
为什么有些人服用营养品没有效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