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河不寂:缺失的安全感,扭曲的爱

安全感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属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

小颖是家中的长女,自幼在父母长辈眼里就是聪明懂事的孩子,在外人看来她长相漂亮有礼貌讨人喜欢。谁也不会想到一位这样面容姣好性格开朗的女生也会游走在内心安全感的缺失恐慌中,而这种恐慌造就了她一段段丰富的感情经历——七次失败的恋爱。

第一次恋爱

在初三那年,处于青春期懵懂的她和同班的男生开始了第一段青涩的初恋。小颖第一次收到男生递给她的小纸条,第一次和男生牵手,第一次和男生接吻,在她看来那时候是什么也不懂只是觉得心动刺激,尽管家里会时常提醒她不能早恋,但是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她还是选择和那个男生偷偷的交往。后来到了高中后两个人因为学校的原因不能时常在一起,但是两个人仍然能找机会出去幽会。随着时间久了,小颖慢慢的发现自己似乎并非对那个男生有太多的依恋,原因在于到了高中后,处于新的生活环境,她感到内心孤立无援(父母和老师从未与她沟通,了解过她内心真实的想法),不愿意和新同学接触,时常和女生打架,因为小颖长相漂亮也收到很多来自于不同班级男生的情书,让同班的个别女生产生嫉妒,到了后来因为她经常在学校宿舍和同寝室女生发生矛盾,学校只能让她的父母给她办理走读。再到后来,小颖生因为课业繁重和情绪时常躁动的原因和初恋的男开始慢慢疏远到后来便不再联系,用小颖的话来讲高中的三年时间是黑色的,她至今仍然不愿回忆那段往事。

第二次恋爱

在高三毕业季,临近高考小颖也是无心学业,虽然和同学的关系有所缓和,但是出于她自己的内心仍不愿与其他同学有过多来往。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隔壁班的一位瘦高的男生向她借了一次课业书,于是男生经常会在书里写下小纸条给她,会为她买早餐和小零食,慢慢的二人开始交往。但是眼看高考在即,两人忙着学业只能偶尔约会。到后来高考结束,男生考上了外地的大学,小颖留在了本地上了一所大学。因为异地的原因,男生经常会跑到小颖的学校去看她,小颖也会去男生的大学去找男生。但是好景不长,到了大二那年,男生主动和小颖诉说了内心的苦闷,因为距离太远不能好好照顾小颖,担心辜负了她,于是二人和平分手。据小颖回忆当时她的心里对于那个男生和她之间的感情她没有过多投入,毕竟二人经常不在一起,只能靠电话联系,时间久了她也开始对这份感情产生淡漠,对于分手也并未想过挽回,因为那时的她已经受同校的很多男生追捧,期间也开始了几段恋情,对于感情她只是觉得好玩和一种陪伴的需要。

第三次恋爱

大二这一年,在结束上段恋情一段时间后,一次校外做兼职的机会,小颖认识了一位年长她4岁的社会人士“王哥”,“王哥”幽默风趣经常会带她去各种娱乐场所消费,而且会经常和她讲社会上的各种经历,就这样很快小颖对“王哥”心生情愫,二人经常会出入“王哥”的住宅如情侣般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小颖接到一个陌生女子的电话,在电话里女子骂她是小三并加以言论威胁,她才知道自己成为了“王哥”的小三,那一刻让她第一次感受到委屈、悔恨和恐惧。她立即选择离开“王哥”,不再和“王哥”有任何联系。可事情哪有她想的那么简单,这个所谓的“王哥”在自己的家中偷偷安装上了监控摄像头,将二人在其家中发生的一切都录了像,并且用他们的性爱视频来威胁小颖,要求小颖继续和他在一起,同时向小颖索取各种生活费,在那段日子里用小颖的话来说就是“生不如死”。最终,小颖在万般无奈下选择了报警,在公安机关的介入“王哥”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从这件事之后,小颖内心开始有了阴影,而这种阴影却产生了另一种缺乏安全感的极端表现——“寻求更多的安全感”。于是她便开始了一段“享受恋爱,寻求安全感的旅程”。

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恋爱

大三下半年,在一次逛街时小颖认识了叫辛的男生,同样的套路,不同的人物,辛也是幽默感十足而且很会讨小颖喜欢,就这样二人开始了恋爱,辛和小颖同岁,他的家在C市注定又是一场异地恋。在半年时间里,二人各自奔波在对方的城市不下数十次,用小颖的话来讲,双方的城市任何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影子,直到大学毕业,小颖终于在做通了家里的思想工作,前往c市去找辛并把想要在c市找工作和辛结婚的想法告诉对方时,一盆冷水泼到了小颖的心上,“你来这工作干嘛,我都不想在这待下去了,我准备去北京工作了,咱们也差不多可以分手了。”辛淡淡的说道。就在离开c市的那一刻小颖痛哭了一路。当我们认为这是小颖的第四次恋爱结束时,其实我们都错了。因为小颖已经记不清辛是她的第四次还是第五次或是第六次恋爱。因为在和辛交往的同时,小颖在学校也交往了同校的学弟和通过微信附近的人添加的好友阿伟。因为她和辛是异地在一起的时间很有限,所以她便有很多时间来让学弟和阿伟陪她谈恋爱,四处游玩享受和三个男生对她的恋爱过程。同样的结果小颖在和辛分手不久,陆续和学弟以及阿伟也渐渐不再联系,似乎大家形成一种共识“只是谈恋爱”。至于小颖的第七次恋爱,小颖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喜欢上一个比她年长9岁做生意的赵,尽管父母不同意,她还是选择背着父母和赵交往,小颖欣赏赵的健谈社会经验丰富,但是赵只是偶尔会和小颖联系下然后去宾馆开个房间,第二天后便是各自忙碌自己的事情,小颖是这样描述她二人的感情,“像是一场异地恋,每天看到他的信息有激动也有惶恐,一种若得若失的感觉”,他们二人的恋爱关系直到目前仍在继续。用小颖的原话来讲“我一直渴望被爱,但是又担心有一天爱我的那个人会离开,所以我会接受各种暧昧和寻找不同的人来同时爱我”。

心理学家Knobloch 和 Solomon (1998)将亲密关系的不确定性(relational uncertainty)定义为个人对自己和对方,在一段关系当中的“参与”和“付出”的信心程度。亲密关系中的不确定在关系发展的转折阶段(transition)会格外突出,它存在于恋爱关系的各个阶段中,甚至存在于已经有坚固的情感基础及道德约束的婚姻关系里(e.g., Theiss, Estlein, & Weber, 2013)。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仅会在关系本身发生变化的时候感到不确定,我们处在关系中的每时每刻,都可能会有这种感受。

而研究者们又把这种不确定性,拆分成了三个不同的方面:对自我的不确定,对伴侣的不确定,以及对关系的不确定。

1.对自我的不确定 (self-uncertainty)关系中对自我的不确定,主要指的是个人对自身在恋爱关系发展和伴侣的契合度方面的态度不是很清晰

2.对伴侣的不确定 (partner-uncertainty)对伴侣的不确定比较好理解,它一般是指一个人不能明确地判断出伴侣对自己的看法,恋爱观,以及他/她展开或坚持于一段关系的动机。但不可否认的是,从社交网络中发展开来的恋爱关系,的确会使人感受到更大的不确定性(Gibbs, Ellison, & Chih-Hui, 2011)。比如,在app中认识的伴侣们,有些会对关系的定义比较模棱两可,有时不能肯定对方是真心投入在这段关系里,愿意将此发展成为一种长期的稳定关系,还是只是很随意地把恋爱当作缓解压力和逃避孤独的一种途径。

3. 对关系本身的不确定(relationship uncertainty对关系本身的不确定,是指一个人对关系的本质和发展感到不安。比如有些人不太肯定自己的恋爱关系仅仅是约炮 (friends with benefits),还是很稳固的忠诚的(committed)一对一 (exclusive)的关系。但即使和伴侣形成了忠诚的排他的亲密关系,这种不确定性依然有可能存在

小颖的情况虽然属于一种特殊情况的发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会有类似缺乏安全感的情况出现。小颖对待感情的表现主要源自于内心的孤独感和自我的不确定以及自私的内心选择,这种选择就在于一种对伴侣的不确定和对关系本身的不确定。就像网上流传的一句话“我不是渣男(女),我只是心怀天下想给每一个女(男)孩子幸福”。表面看似很博爱,其实是以一种扭曲的爱来掩饰内心的孤独自私和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因为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在没有归属感的道路上一味的泛滥内心情感。


作者简介:言语间观察人性思路,善恶间反思心理帷幕。一个行走在人世间喜欢了解人心的单眼皮。

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爱情类型
颖儿怀孕零收入,付辛博竟不给养家费:我们如何才能谈钱不伤感情?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都会犯的一个错误,太常见了!
颖儿、付辛博可算公开了,不然都对不起这两年撒的狗粮!
成人依恋理论
成人依恋四类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