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孔子周游列国受了多少罪?

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仁政”政治见解独到,却为何没有得到政治家的美名?他曾经走过仕途之路,周游列国,却始终不得志,受了不少的罪。那他为什么要去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呢?他周游列国的缘由是什么?他受了哪些罪?

为何周游列国

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20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内在素质很高;同时,他还有身处官场的另一个优势:“酒量超凡”,据说他从来没有喝醉过,这外在条件也挺好。

这样两大优势不利用确实可惜了。孔子早就看到了这样的优势,而且,当官在当时名声也好,后来证明孔子当官不是为了名声,是另有他图,其目的是什么下面再揭晓。

孔子想走仕途时才20几岁,理想的实现需要现实的行动。因此他开始关注天下大事,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等待机会降临这个有备而来的人。

但是这机会来得有点晚,孔子一等就是将近30年。虽然在孔子30余岁时,已小有名气,在齐国国君齐景公出访鲁国时,结识了齐景公,受到他的赏识,曾经有两次从政机会,但他都放弃了。

时间一晃20年又过去了,孔子已经51岁了,此时才是他政治生涯的开端,真是大器晚成呀,孔子在鲁定公九年(489年)终于被任命为中都宰。这不是宰相之职,大家不要误会!

中都宰其实就是中都(今汶上县)的地方官,负责掌管刑事。虽然起步层次不高,但升迁速度很快。

一年后,因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定(相当于今天的最高人民检察官),没过多久,就担任宰相的职务,辅佐治理鲁国。仅短短一两年时间,从小小地方官升到中央宰相,速度之快,让人惊叹!

孔子以为大展宏图,实现政治抱负的时刻到来了,便采取了强硬的措施,鲁定公十二年(492年),为了集中当时的鲁国政权实权,孔子实现削弱三桓的非常手段。

要知道,三桓分别是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他们可都是鲁桓公三个儿子的后代,他竟然去碰这些烫手山芋。

他采取了隳三都的措施,也就是拆毁三桓所建城堡。真是有勇气,这三氏家当然不干,自然奋力抵抗,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还与三桓结下了仇恨。当然,这不是孔子害怕这股权势的报复,选择周游列国的理由。

鲁定公十三年(49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替国君接受了女乐,接下来君臣共同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

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他的政治主张也没有实现的可能(也说明孔子当官不是为了名声,很大程度上在于保持自己清高的人格)孔子在这种形势下,不得已离开鲁国,到别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年,孔子刚好55岁。

周游列国受了罪

孔子周游列国并不顺利,他历经磨难,处处碰壁。还好有他的“乐之”作为他的精神支柱,才等到了重返学术论坛的那天。

什么叫作“乐之”呢?《雍也》记载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知之”说的是孔子学六艺、知天命,进而形成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人格;“好之”是讲他四处寻求推行主张的机会;所谓“乐之”就是在求索过程中,虽处处碰壁也不气馁,即坚持不懈的精神。

孔子周游列国是从卫国开始的,他一踏入卫国领土,便被那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吸引住了,还阐发了一番“庶、富,教”的政治理论,这在《论语》和《子路》中有相关的记载。

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让他享受上卿之禄,但可惜的是,卫灵公优待孔子并不真正是欣赏他的才华,而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工程,为了得到“爱贤”的美名,所以,也没给他什么官职,参与政事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孔子对他甚为失望,但相比之下,在自己访问的大小国君中,卫灵公对孔子最优惠,因此,当孔子在别国不利时,总是回到卫国,卫国算是给孔子温暖最多的国家。

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孔子就因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而选择离去,打算去陈国。在途中,到达匡邑事,孔子被匡人当成阳虎围了起来。阳虎曾侵略匡人,孔子又长得有些像他,李代桃僵,真是哭笑不得。

更倒霉的是,从匡邑解围出来,到了蒲邑,恰好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又被蒲人围住,幸弟子力战,杀条血路才脱离险境。

逃脱后,孔子无奈地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

鲁哀公二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先后到曹、宋、郑、陈、蔡、楚国,却处处碰壁,境遇不理想,有时甚至十分狼狈,十分危险。

他先去曹,曹国不容遂往宋,刚在一棵树下演礼,宋国权臣桓口因从前孔子批评过他,赶来把树拔倒,表示不欢迎。孔子匆匆跑到郑国,弟子逃散,行李落拓,独自立于东门之外,子贡四处打听才找到。

又到陈国,陈国国君虽然向孔子问了很多典故,对博学的孔子非常赞赏。但陈国国君以陈国国小力弱,正被吴楚等大国侵凌分割为由,也向他“泼了冷水”。

孔子在准备去蔡国的路上,却被一伙人围了起来,前不靠村,后不着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得楚昭王帮助,孔子师徒才幸免于难。

楚昭王召请孔子,欲以书社之地封孔子,还没等孔子一行来得及高兴一下,却因令尹子西的反对又搁浅了。无奈!此时64岁的孔子只好又回到卫国,等待回国的机会。

孔子周游列国,历时10余年,行程数千里,历经艰难险阻,四处碰壁,可他依然自信坚定,毫不动摇。终于等来了人生的第二春。

68岁时其弟子冉求在鲁国做出了成绩,在他的多次努力下,孔子被迎回鲁国,鲁国派出特使隆重地将孔子从卫国迎回,终于演完了周游列国的悲壮一幕,开始了其学术生涯的总结时期。

孔子68岁回鲁,73岁去世,在鲁国又生活了5年多。时间虽短,但是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学术上的总结时期,亦是他在认识上进步纯熟的阶段。已经历了“六十而耳顺”这个不思而能、不虑而知的直觉思维阶段,将这种纯熟的认识能力与其他知识、修养相结合,孔子成功地实现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知行合一的飞跃。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游时的心境是怎样的?
中华文化—传记篇 . 孔子传《第二十二章 孔子离邦 子贡答贤》
论语孔子小传(2)
感触中国传统文化之十四
圣人一生坎坷路,何况凡人
孔子正传   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