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

一、肌间沟径路臂丛神经阻滞

选择频率在6MHz~13 MHz的高频线型超声探头。将超声探头在环状软骨水平横置于颈部中央,然后向外侧移动,从内向外依次可以看到气管、甲状腺、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前斜角肌、臂丛和中斜角肌(图8-1)。在超声图像上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最易辨认,是寻找臂丛位置的重要标志。在肌间沟的中间水平,臂丛的上中下干截面显示圆形或类圆形,中间回声低,外周高回声(图8-2)。有些患者在肌间沟区域无明显的三干回声,仅表现为一串类似蜂窝状的回声组织(图8-3)。采用短轴平面内技术(图8-4):患者头偏向健侧,移动探头,使臂丛的影像显示在适当位置(图像的中间偏外侧)。在超声探头的外侧部位皮肤处穿刺,经中斜角肌推进,使针头位于臂丛的深部,回抽无血后注射局部麻醉药10ml~15ml,可观察到局部麻醉药的扩散。将针退至皮下,调节进针角度,将针尖推进至臂丛的上前方,回抽无血后再注射局部麻醉药10ml~15ml。


二、锁骨上径路臂丛神经阻滞

选择频率在6MHz~13MHz的高频线型超声探头,以锁骨上锁骨中点为中心放置超声探头,超声探头长轴与锁骨平行。寻找锁骨下动脉,在动脉外上方可见臂丛神经,此处神经呈圆形或椭圆形、影像深浅不一如蜂窝状或筛底状。可在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深部见到第一肋骨和胸膜(图9-1)。如需获得进一步证实可向颈部滑动探头,可见神经呈连续性变化并逐渐转变为肌间沟处臂丛的表现。采用短轴平面内技术(图9-2)。患者头偏向健侧,采用3.5cm~5cm长22G针尖从探头外侧穿刺,对准臂丛方向,并始终保持与探头在一个平面,使穿刺针始终暴露在超声图像之中,针尖深度不能超过第一肋水平。针尖接近神经表面时注射少量局部麻醉药,药液包裹神经扩散即表明针尖的位置恰当,继续注射剩余药物,否则需变换针尖位置,药液围绕神经扩散即可,总药量15ml~20ml。

三、锁骨下径路臂丛神经阻滞

选择频率在6MHz~13MHz的高频线型超声探头,采用短轴平面内技术。置患者于平卧位,头转向对侧,探头一端在锁骨中点外侧1cm~2cm处的锁骨下部位,另一端向足侧,尽量把探头和腋动脉垂直。首先找到腋动脉和腋静脉,三束臂丛神经围绕着腋动脉,分别是外侧束、后束和中间束。在神经的浅层可见胸大肌和胸小肌,在深层可见到胸膜腔(图10-1)。穿刺针可从探头头侧进针(图10-2)。


四、腋窝径路臂丛阻滞

选择频率在6MHz~13MHz的高频线型超声探头,采用短轴平面内技术。置患者于平卧位,需要阻滞侧上肢外展或呈敬礼状,在胸大肌和肱二头肌交接处,将超声探头长轴与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垂直相交放置。在超声图像上首先寻找腋动脉,腋动脉呈圆形或椭圆形,有明显的搏动。在腋动脉内上方有有腋静脉,加压探头,使腋静脉闭合。在腋动脉周围可见臂丛神经束,神经束在图像上表现为由大小不等的小圆圈,小圆圈中间低回声区、外周高回声区。以腋动脉为中心,各束神经分布大体可分为外上方的正中神经,下方的桡神经和内侧的尺神经。在腋动脉外侧偏下方稍远处还可见到半月形或梭形的高回声结构,此为肌皮神经(图11-1)。从探头外侧进针,调整进针方向和针尖位置,分别阻滞这四个神经。每个神经使用5ml~10ml局部麻醉药。


来源:中华麻醉在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声引导下区域麻醉/镇痛的专家共识(2014)之一(附相关专题讲座)
掌握真相?超声引导下区域麻醉【汇总篇】
锁骨后入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怎么做?详细教程在这儿...... | 新青年麻醉论坛
手把手教你“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
各种麻醉神阻法详解
锁骨下神经阻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