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煮酒杂谈 | 死不起的农村老人,回不起的农村年轻人


坐标赣北,一富裕农村。此帖所述现象仅限这个村子
  

前几天,爷爷去世了,我赶紧带着孩子回家奔丧。在外人看来,儿孙满堂,活到89了,自然老死,说是喜丧。只有爷爷最亲近的人知道,爷爷是子女放弃治疗的。前年是同样情况,花了几千治疗好了撑了快两年,今年春节前却半瘫痪,卧床,以前他是基本独立生活,住个小屋,现在却是五个儿子轮流住,每家一个月,媳妇们照顾一个月很有意见,洗洗刷刷麻烦,嫌弃爷爷觉得活的太长了。所以这次除了我爸爸我家人主张治,但我父母软弱善良,在家族中说话没有话语权,又不敢独自承担照顾和医疗,所以同流合污,一致放弃。儿子们都去哪儿了?除了大伯能当家,我爸勉强当家外,其他都是女人强势当家,男人都是被指挥听从的。当然照顾这事男人一般不做的,男人就是赚钱或干农活的。




先说说爷爷生平情况吧,年轻时被国民党征过兵,过了长江,怕死,逃了回来。此后生儿育女,五子二女。清贫一生。极度重男轻女,表现在大姑读三年书,小姑一天书都没读过,而五个儿子都读了初中或高中。两姑一直是照顾弟弟做家务掙工分直到出嫁。小时候偶尔奶奶做好吃的,给我吃,被发现也是大声呵斥奶奶,后来奶奶都尽量偷偷留给我。前几年我也不宽裕但每年回家或没回都给三五百爷爷,知道他儿子们都不出钱赡养,我更多的出于同情。但是他还是当我和大姑面说还是儿子孙子好,我有点寒心,只是回家了才给。说到底他只是个可怜的农村老人,愚昧而不自知,他的世界只有那个村里流传下来的乡风乡俗。


在爷爷走的前几天,也有一位老爷爷先走一步,丧事花费八九万。在极其重视脸面的族人看来,爷爷死后丧事一定要比过他们家的。一如既往丧事习俗,如乐队,还有舞蹈,甚至每来一个客人磕头除了鞭炮,烟花也是从白天鸣放到深夜,花圈也升级到了花篮。菜色自然也是不能差的。终于不负众望,总花费到了十一二万。我常想,我爷爷生前可从未见过这么多钱吧,也没穿过好点的衣服,基本没出过市,最大的爱好,也就是走来回十里路去镇上买两包子喝碗粥。如果生前能有人孝敬,能增添好多的满足感吧



现在来说这笔花费由谁来出吧。先走一步的老爷爷花的八九万,说法是没有女儿,孙女当女儿的说法,每人一万,八个孙女共八万,不过丧事办完据说是退了一半吧,可能是收礼不少,反正当时四个儿子总共才出一万多。他们这丧事绝对每家儿子赚不少,因为亲戚朋友都是丧事出礼最大。当然也会还礼只是不用那么紧迫。
  

我回来之前,问了我四叔家的堂妹给多少,我说你和你妹我妹我们四人最好商量一下,一样多就好,免得被议论,攀比永远没完的。不过她打哈哈过去了。我自然知道以我四婶那德性,肯定要压我家一头的,算了,我懒得跟你们比了。自己准备五千,我最早回家,一回家就拿我父母。我妹也是五千,但是回来比我晚一天,躲过了长舌妇的批判。而我,第一个被议论的靶子。说别人家女儿都出一万了,你家大女儿才出五千,一年赚那么多钱那么小气。就连我爸都在亲戚面前说他最困难。我偶尔对着还顺眼的人说,我春节刚给了我妈四万的带孩子辛苦费,也带我爸去北京旅游了,可微小的声音淹没在人们的口水中。他们只看到这一次大事上你出多少,也许我不够聪明,像她们一样,平时不给甚至借娘家钱,关键大事时大气点,能得个好名声吧。我只是为后面的村里孙女辈担心,这现在礼金攀比成这样,以后穷点的孙女怎么办啊?
  

尽管我内心不在意名声有多好,但我也做不到完全忽视掉那些难听话。回家第一天我被赤裸裸的询问很多遍,又被毫无遮拦的当面评论,也许村人习惯于这样的交流方式,但对受过高等教育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特别不自在。我不喜欢别人问我家收入,开什么车,房子多大,也不想听别人告诉我他孩子一年赚多少钱,买房哪里或者花多少钱买车。我就是不想听到老是说钱钱钱。但是都是长辈,我不好甩脸,我只想逃离。



关于礼金那段,我妹回来听我说村里孙女都上一万礼金,她脸皮薄也说她拿一万吧。我坚决不赞同,让她最多出五千。她最困难,房子都没买,平时超级超级省,找的男朋友家庭巨差,只能两个人奋斗想早点买房。虽说我爸说以后会还礼,但那男孩子父母才五十不到,几十年后还礼?在我看来,我爷爷去世,自然该儿子们花钱,讲排场也是你们愿意的,凭什么把责任转嫁给别人呢?我爸收那么多礼肯定有余钱,你何必给那么多,还是全进我弟弟的口袋,嗯,我父母是儿子奴,至今给儿子四十万,还得给二三十万最少。我父母我弟弟都希望我支援一笔钱给他,因为我过得日子更好。但我觉得我没有义务,赡养父母我会好好赡养,但是贴补弟弟我真不爽。我也就打算他年底结婚就出五千,估计到时又是N多难听话出来。


 

现在农村老人丧葬费那么高,攀比风之盛,再过几年,估计得十五万以上了。像我爷爷这辈儿孙多,亲戚也多,摊派到各家还都能承受。但是再过些年,父辈这一代可没那么多子女了,好多更是独子独孙,亲戚也少很多,所以最后大部分还是自己的儿孙承担,要是穷点的,能承受吗?不过没人想到这些,他们更在意的是今天有没有丢脸,别人怎么议论,该做的礼仪有没有做周全。



对于回老家,一般我的心理是回去之前很期待,回去第一天第二天很想走,因为各个都问我收入等隐私,即使在今天我们比同村的绝大多数要强,可我依然不喜欢这种直白。虽然适当的攀比能让人进步,但凡事都攀比且无一点含蓄,我终究还是觉得尴尬。再就是礼节。老家说话做人要特别注意,来家吃饭没给上位做那就是看不起,喊人辈分错了那叫不懂事,走你门前过没打招呼也是错,尽管他一天起码走个十来次。好累!习惯了城市关起门来过日子,我一下无法适应那么多讲究。
  

不过人总是得自己适应环境的,像我妈说,这是你生的地方啊,有什么办法?呆个几天也慢慢没那么难受了,以至于最后走的时候,还觉得时间太快了



关于重男轻女。这一点好像一直没变过。我有两个女儿,我没有B超过,顺其自然。怀小女儿时,我爸老是要我去照一下,是女儿就不要了。我强烈反对,那段时间我干脆电话也不接了,我自己两夫妻过日子,不想双方父母乱插手。生完后,我妈回老家过年却被几个亲戚批评,说她做母亲不合格,没能阻止女儿一意孤行。是的,我老家基本都生两个,要么两儿子,尤其是头胎女儿,第二个神奇的是都是儿子。对于我这种生两女儿简直就是不可饶恕的罪过。过了一年多我回家,走亲戚又是这番说教,说我以后要生三个了,再怀一定要听话,去照一下,一定得生个儿子啊,这操心太多了吧。尤其是我四婶,她女儿我堂妹88年的,她说她女儿懂事,怀第二个三个多月照了是女儿,就引产了,后面不到半年又怀了个,大了点去照终于是个儿子。又说我不懂事。难道懂事就是自觉引产吗?其实如果女孩读书不多或者见识少,也认可这样的观念的话,也许她不觉得痛苦,可见识过外面现代的思想,难保没有悲伤吗?像我们那很多走出去的同学,或者村里很多在外做生意的亲戚,明明在城市生活,也是这般神奇,家家生儿子,他们的老婆不知如何妥协的?这放开二胎了,几个公职单位的表哥表姐孩子都快大学毕业了,又生个小的。或者之前藏起来的小儿子也终于见天日了。



涯友热议



@qq群33163670

当前最大的乱象就是女权至上,乾坤颠倒,没有人敢提出“天尊地卑(男尊女卑)”,提出的人都被当成封建愚昧


@黑石转轮王

农村人最爱大搞丧事,这花钱大家都乐意。活着的时候给自己的老爹哪怕是花一毛,都嫌多。


@可爱的马甲2012

说少我就一分不给。。。。。。这事我干得出。。。。。。给多少是心意。我们这边没有孙子辈给钱的,都是儿子均摊。


@a500mils

不瞒你说,现在农村,很多人羡慕


@潮落水

感叹农村的富裕,城乡差距真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去世的人,你还有遗憾吗?
农村老人过世是风光大葬好还是丧事从简好?老伯的话说得实在
如果七十多岁的老人每天还在给儿女做饭,这样应该吗?
三十年后,回头看
李强:杀,还是不杀?
儿子是你的依靠,女儿也是我的福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