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头痛刮痧 如何刮痧缓解头痛

头痛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病症,对于这类病症我们一般的应对方法是找到病因,针对性的治疗,但是其实用刮痧治疗头痛效果是很好的,那么对于刮痧治疗头痛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刮痧是中医上面保健养生的常用方法,对于头痛这类病症有明显的效果的,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刮痧缓解头痛的方法。

凡整个头部疼痛以及头的前、后、偏侧部疼痛,统称为头痛。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可单独出现,也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患。

中医学认为头痛的发病与外感风、寒、湿三种邪气和内伤肝、脾、肾三脏有关。

刮痧部位

头颈部:头维、百会、印堂、太阳、风池、风府

背部:大椎、肺俞、肝俞、肾俞。

上肢部:合谷、列缺、内关。

下肢部:阳陵泉、太冲。

头痛刮痧部位

刮痧方法

刮痧顺序

刮痧的手法及操作的顺序,按身体的部位,依序为头颈部、背部、上肢及腿部。

刮痧角度

刮痧器具与皮肤间的角度以45度为宜,不可成推、削之势,刮拭方向应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并保持同一角度,每个部位刮20次左右。

刮痧后注意

病人需休息片刻(约15分钟)且注意不要受凉,如有出汗现象请立即拭干,并需补充温开水(切忌饮用冰水)或姜汤,以利体内之新陈代谢。通常刮痧后的2~3天内,患处会出现疼痛感,这是正常的反应。

(1)外感头痛以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多见,尤以风邪为主。若感风寒则头痛而连项背,怕风怕冷,苔薄白,脉浮或紧;若感风热则头胀痛,甚则如裂,恶风发热,面红目赤,口渴欲饮,尿黄,便秘,苔薄黄,脉数;若感风湿则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苔白腻,脉濡。

(2)内伤头痛若情志内伤,肝郁化火,肝阳上亢则致肝阳头痛,证见头晕胀,心烦易怒,睡眠不安,食欲不振;若脾胃内伤、痰浊内生,则致痰浊头痛,头痛且胀,胸脘痞满,恶心、呕吐痰沫、便溏,舌苔白腻,脉滑;若血虚所致头痛,则见头痛、头晕,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心慌气短;若肾虚所致头痛,则见头脑空痛,耳鸣眼花,腰酸腿软,遗精,带下等;若瘀血所致头痛,则见头痛时作,经久不愈,痛有定处,痛如锥刺。

如何刮痧缓解头痛

导致头痛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症,也可因情绪紧张、休息不足等原因诱发。中医的治疗方法也是有很多的。

头疼头晕的治疗方法

刮痧疗法治头疼的具体步骤:

1.准备动作:患者正坐于椅上,含胸拔背,气息调和,患者取合适的体位。

2.找准穴位后,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在所选穴位上均匀地涂抹刮痧油或润肤乳。

3.操作时,一手持刮痧板,一手扶患者。

4.用刮板棱角刮拭,先刮百会至风府,风池至肩井,头维至率谷,包括刮颈椎,颈椎旁。刮后背。椎体,椎体旁。轻刮太阳及附近。

5.再刮足三里、太冲。以局部皮肤发红发热或出痧为度,还可用刮痧板棱角点按百会、肩井。

刮痧时应注意要取单一方向,不可来回乱刮。动作要柔和,用力要均匀,太快和太重、太短都是不适应的。同时,刮痧应在室内或避风的地方进行,以免吹风而受凉,切记刮肘用力要轻柔。

随症加减:外感头痛者,加刮经外奇穴:双侧太阳穴处,刮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外关;肝阳头痛者加刮足厥阴肝经之原穴太冲穴处;痰浊头痛者,加刮中脘、阴陵泉、丰隆等穴处;血虚头痛者加刮肾俞、太溪穴、足三里、血海、三阴交等穴;肾虚头痛者,加刮肾俞、太溪等穴、血海、三阴交等穴;偏头痛者加刮率谷、翳风穴等处。

注意事项

(1)颅内有占位性病变和颅外伤致头痛,不宜刮痧治疗。

(2)刮痧多次无效者或头痛继续加重者,应进一步检查头痛病因,并改用其它治疗方法。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刮痧的相关治疗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刮痧治疗头痛的好处很多,以上介绍的刮痧治疗头痛的方法还是很好用的,有这类症状的病人可以试试的,希望能帮到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一)(转载)
贺氏三通法之三棱针放血治疗头痛
缓解头痛 外治有招
金针王乐亭针灸治疗头痛处方头痛是病人的一...
盛国荣临床惯用秘验方12首之头痛惯用方
头痛的推拿疗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