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钱志亮:主动积极好品质,大班培养是大事


上周的文章为大家分析了坚持↓↓

钱志亮:为何有人成绩好,贵在坚持是法宝

本篇文章继续为大家分享学习品质中的主动积极


小学老师普遍反映,有的孩子入学之后明显缺乏主动性:老师给出什么指令做什么,老师没让做的,从来不会自己事先准备好;下课了不会主动找别人玩,成为“边缘儿”;回家就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从来不会主动复习、预习;成绩一般“垫后”。

 

而有的孩子恰恰相反,对环境中的事物能产生积极的反应: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并常常表现为探索的实际行为,在活动中能坚持不懈,能主动获得知识,主动从客观环境中获取知识并在与人的交往中发展社会适应性。这对他们未来自觉地学习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改造世界都会产生长远的影响。


主动性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的目的,在主体意识的积极支配下探索的活动,是主体对待世界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主动性经常表现为热情、进取、乐于尝试、敢于冒险等特点。

 

主动性培养是幼小衔接工作内容中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性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幼儿人学后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学习成绩,培养幼儿主动性对其入学后的学习和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激发大班幼儿的求知欲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善于将孩子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上去,在活动中发现幼儿、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制定合理有效的活动计划,要善于抓住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思考特征。

 

例如:在上手工课《菊花》时,可以先利用散步的时间带领幼儿去观察菊花,认识其颜色、花形等等,知道在什么季节开放,然后出示手工制作的菊,这能大大提升幼儿动手制作的兴趣。

兴趣就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仅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在观察中对菊花及秋天的特征加以了解,从简单的手工制作得到了延伸,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及动手的能力。对于幼儿来讲,兴趣是最主要的。


2. 多表扬和鼓励


用美好的期望、良好的态度对待孩子,让孩子没有的好行为和好习惯萌芽生长,让孩子已有的好行为和好习惯得以巩固,激励孩子,让他不断保持学习热情和兴趣。

 

刚进人大班的幼儿,学习是重要的任务,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学会抓笔,更重要的是坐姿正确、写字整洁,培养幼儿大胆发言、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为了能让幼儿的学习兴趣不低落,我们采取当孩子有一点成就时就给予表扬,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稍微夸大,使孩子认为自己真的很棒,产生自信。


在孩子犯错误时,我们不能盲目地对幼儿进行批评,要客观地分析孩子犯错误或失败的原因,与孩子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在家人的关心和鼓励下,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更加爱学习。

 

3. 引导幼儿发挥主动探索的欲望


主动探索,意味着幼儿不仅自觉地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而且对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地探求。大班幼儿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喜欢探索,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所以要经常带孩子们做一些小实验,在每次做完实验后,提一些思考性问题。

 

幼儿交往的主动性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得以逐步发展的。为此,成人要教给幼儿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技巧,即培养幼儿的礼貌行为,学会尊重别人,平等待人,告诉幼儿只有懂礼貌的人,别人才愿意和他一起玩耍。


首先,引导幼儿主动交往以打破交往的僵局。其次,在相处过程中,提醒幼儿要注意言行文明。最后,应鼓励幼儿自己解决交中出现的冲突和矛盾,教育幼儿多考虑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商量解决的办法。

 

当幼儿学会谦让、合作、分享,受到同伴欢迎,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时,既让幼儿体会到了文明礼貌交往的乐趣,又激发了幼儿积极与他人友好相处的热情。


4. 创设环境,提供主动发现、主动表演的材料


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是引发幼儿主动探索和幼儿间交往的物质环境。首先,应为幼儿主动交往提供充足的时间。同时投放适当的活动材料,为幼儿交往提供充实的内容。

 

感兴趣的材料多了,幼儿自然而然会产生谈话、交往的动机,又由于玩具材料有限,可让幼儿在冲突和矛盾中学习如何与人分享、合作。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在幼儿主动探索过程中起着一个桥梁与载体的作用。

幼儿需要依附于这些实体来操作与思考,从而满足幼儿自身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学习的需求。

 

5. 加强关注和评价


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在平时的活动中,应多给予他们关注,让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

 

特别是当孩子认真学习取得学习效果时,明确地告诉孩子你已经注意到了,而且感到高兴和自豪,这可以使孩子的好行为得到巩固。

 

因此,我们要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千万不要因为对孩子的不满而抹杀孩子的微小进步,这样会打击孩子的信心和热情,从而厌恶学习。多给予孩子关注及正确的评价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良好手段。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幼儿最初是通过与家长交往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原则和方法。要想培养幼儿的交往主动性,家长就需为幼儿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心理环境。

 

首先,家长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其次,家长应针对幼儿的特点,给幼儿提供主动交往的机会。最后,家长应放手让幼儿去主动结交朋友,帮助幼儿建立交往的信心。


6. 培养责任心,促进主动学习


其实在很多的时候是我们的家长以武断的方式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及责任心,经常限制孩子的行为,使孩子失去主动学习的机会。

 

我们往往是将孩子的一些事情包揽下来,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过多干涉孩子的学习模式,急于强势指导,破坏孩了的学习模式,使他感到厌倦。

 

孩子能动手做就应让他去做,比如生活的自理不仅可以养成孩子的责任心和自信心,还能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精神。


只要做好环境安全,就放手让孩子去做,从错误中发现问题,找解决办法,培养良好的自尊,促进大班幼儿更加主动的学习。


7. 教给幼儿主动交往的技巧与方法


大班幼儿的交往主动性要以足够的交往知识、方法为基础,缺乏知识与技巧,幼儿交往的主动性不会凭空产生。为此,增强大班幼儿的交往主动性,家长需从幼儿交往语言的培养入手,教给幼儿主动交往的技巧和方法。

 

家长与教师可在日常生活与教学、游戏中不断丰富幼儿的交往语言,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让幼儿学习如何主动与家人、亲友打招呼,教给幼儿交往时的态度、表情和动作。

 

平时,家长要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幼儿使用礼貌用语,让幼儿懂得待人要有礼貌,做事要讲文明。其次,要利用教学的契机及与幼儿交往的机会,帮助幼儿学习交往语言。



漫画:在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园第一学期大班家长会发言稿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大班区域环境创设方案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的习惯和学习兴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例观后感
幼儿园家长工作手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