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主人公是谁?

运筹帷幄

:运用;

:算筹、计谋、谋划;

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张良

“汉初三杰”:张良

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

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 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



“汉初三杰”:韩信

韩信,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汉初三杰”:萧何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沛丰人,早年辅佐刘邦起义。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在思想上,喜好黄老无为之术。汉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


故事


张良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为其主要“智囊”。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等策略,又主张追击,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

汉朝建立时封留侯,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西汉初年,天下已定,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喝了几轮酒后,他向群臣提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取得胜利?项羽那么强大,为什么会失败?”

  

皇帝刘邦

项羽那么强大,为什么会失败?

将军王陵

您赏罚分明?


将军王陵恭敬地回答说:“您看起来对人好像不够尊重,但实际上对功臣猛将都有奖赏,能和大家分享胜利果实。项羽表面上重视人才,内心却妒嫉有才能的人,对有功的人不仅舍不得奖赏,而且还怀疑他们,甚至要杀害他们。这样,部下就很难和他一条心了。所以他必然失败。”

  刘邦笑笑说:“你仅仅是知道了一个方面,还不知道整个情况啊!说实在的,坐在军营的帷幕之中,制定那在千里之外取得胜利的大计,我不如张良;管理国家,安定人心,提供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至于带兵打仗,我更比不上韩信。这三人都是英雄,而我能团结他们,发挥他们的才能,所以我能够取得胜利。项羽仅仅有一个范增,还不能重用,只是依仗自己的勇猛,怎能不失败呢?”

  刘邦这番话,博得了大臣们的颂扬。 刘邦赞扬张良的那句话,原文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后来摘录成为成语“运筹帷幄”。用来表示善于分析敌我形势,决定正确的战略方针。也引申为筹划、指挥,确定大政方针。它常和“决胜千里” 连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藏历史】吕后专权
吕后设计要杀韩信,为何张良袖手旁观不救韩信?原因有3 点
汉初三杰,为何只有张良善终?你看他在刘邦称帝后是咋做的?
刘邦称帝后,萧何被囚、韩信被杀,为何只有张良得以善终?
刘邦最信任的人是谁?
张良和萧何如此厉害,为何刘邦一直打不过项羽,直到韩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