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敬业和精业中成人达己

作者 | 三月楚歌       首发写手圈



加班干嘛呢,反正又不会给你加工资?那么认真干嘛呢,做得再好,还不是和我们拿一样多的工资?


好几年前,我还在单位上班早九晚五兢兢业业的时候,经常听到身边的很多同事发出这样的感慨。


他们早九晚五,各司其职,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义不容辞之外,其他的事情从来都不愿意多干一丁点,各种推萎敷衍无处不在。


反正努力和不努力都一样,工作又不是自家的,今天干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这种风气像病毒一样深入每个人的灵魂。


那时候我主要做企业宣传工作,经常给公司的先进员工写报道,做材料。


我认识一个兄弟单位的同行,他挺有才华,写材料得心应手,拍照片堪比专业。


但是每次和他聊起工作的时候,他一直在抱怨,能应付就应付,写那么好干什么,该评模范的该评先进的该评标兵的该拿奖金都是别人的事,走走形式而已,和我们半点关系也没有。


他说的也许没错,但对我而言,拿奖金评先进是别人的事,但做材料是我的事。


在工作的三年多时间里,我兢兢业业,哪怕是额外的工作,我也希望做到最好。


记得在2010年秋天,广州举办亚运会。当时,我们有一个工作组在做相应的保障工作,但是缺乏宣传人员,一个电话,我从拉萨飞到广州。


按道理,我只要做好相应的材料就可以了,但是来到广州,我发现后勤工作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就写了一些新闻稿件投放媒体。


因为我的一篇新闻报道,我们工作组有三个年轻人,被组委会评为先进个人。


其实没有谁说,我写这篇新闻稿件,会给我多少稿费。只因为我就是做这个的。


我们确确实实需要钱,但如果是我们所热爱的工作,就没必要那么斤斤计较。


况且,如果从事你喜爱的工作,哪怕没有立竿见影的回报,你也不会一无所获。


在亚运会结束的总结会上,我甚至不敢相信,集团的老大单独提出来,说我们小组做得不错,尤其是材料做得特别漂亮,希望其他单位都拿去学习。


也是因为这一次亚运会,让一个刚进公司半年的我,迅速在整个公司被人发现,都知道我能写东西,材料做得不错。




作为一位热衷于文字江湖快意恩仇的年轻人,我那时候的愿望其实不是囿于企业枯燥的宣传之中,我特别想像南都系这样的大刊深度记者一样,写出能改变某些现状的东西。


企业新闻宣传说白了,除了很少一部分在特殊的情况下成为新闻外,很多的工作只是用新闻的形式进行广告策略,树立企业形象,传播企业文化,为企业作积极良好的舆论造势而已。


曾经有位在媒体工作的朋友说我:“你们这个宣传,只要完成任务就行了,你再怎么努力,写出的稿子,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力。”


我想也是,作为一位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者,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去想自己就是正义与道义的化身,不必去想自己的一篇文章能够打倒一群人,帮助一批人,解决什么实际的社会问题。


我只应该想,我们宣传了企业,宣传了员工,宣传了政策,营造了氛围,凝聚了力量。


这个世界有两件事,我们应该全力以赴去做,一件是工作,另一件是兴趣。前者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后者潜藏着我们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我开玩笑说:“反正我也不羡慕你们,我做好我的工作就行了。我这个人的态度很简单,不要与狗比快,不要和猪比吃,结果只是让自己猪狗不如。端正自己,才能做好工作。”


坦白说,虽然那时候的我是如此向往社会媒体的刀光剑影,但还是兢兢业业做好手上的工作。三年多时间,我写了很多人物通讯,数以百篇。我写的是别人,其实也在写我自己。


别人以主公翁的形象出现在我的文字中,我以作者的身份出现在自己的文章里。


三年时间,我拿到了这家中央企业员工应该拿到的一切奖项。其中包括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岗位标兵等等。


那时候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工作是国家的,是单位的,做得好不好,做得多或少,可能我们都只能拿到相同的工资,但是,我们锻炼和表现自己的程度就不一样。


这三年,我完完全全地证明了我自己,我能干什么,我会干什么。


那时候,好几家单位想让我去。结果我选择去了本地最好的一家媒体,虽然后来我又离开了,这是后话。但我想,如果没有这三年,我可能就没有机会进自己想去的单位。


对于一个人而言,任何表现和锻炼的机会,都是一种恩赐,我们应该好好把握它。


有时候,这和你的喜爱,和你的追求,和你的梦想,甚至没有多大的关系。除非你选择不做,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好。


既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如果做不好,对于他人,或者公司而言,只是工作不完美;但对你而言,却给了世界你并不靠谱的印象。




走到今天,我看过很多的人,才华的高低其实大家都差不多。人与人的差距,在于对待工作态度和价值观的取舍上。


有的人觉得拿多少钱就干多少活,而有的人觉得,我需要多多干活,才有机会拿更多的钱。虽然只是小小的差异,却分别出了不同的人生境界。


很多人就是这样,觉得在一个团队中,别人拿的钱多,自己拿的少,所以活当然也要干得少,责任也要承担得小。


道理虽然没错,但这却是自我设限固步自封;还有的人觉得,你干这么件大事,成功了你是著名导演,你是最佳男主角,我呢,我可能只是个编剧,拿着可怜的一点点编剧费,我干嘛下那么大的力气呢!


很多道理听起来都有道理,但并不是所有看上去有道理的东西,都对我们的发展有利。往往,那不过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自我放弃。


一位从事图书编辑的朋友曾经对我说,其实作为编辑,他特别想遇到好的作品,推出优秀的作者,让他们成名成功。


虽然他们推出这些作者让这些作者受益,但作为编辑,把最好的作品和作者推给读者和市场,就是他们的工作,而这就是一名优秀的编辑应该做的。


有的导演说,如果没有我,你怎么怎么样,以某些演员和编剧的恩人自居;事实上,没有这些编剧的精心构思,没有演员的精湛演出,你这个名导演又是怎么来的呢!


如果说是你成就了他们,不如说同样他们也成就了你。很多事情都是因果相互的,你优秀了机会自来;你努力了老天自有安排。


你所有的努力不是在帮谁,其实都是在成就更好的自己。


没有作品的导演不会是优秀的导演,没有培养出好下属的领导也不会是好领导,从来没有支助过任何人的人也不会无缘无故就成为受人爱戴的慈善家。一切都是因果循环。


不管做什么,我们都需要激情去战斗,需要敬业去专注,需要精业去执行。


当你全力以赴地付出,去成就最好的工作的时候,也成就了最好的自己。


作为一名演员,你拿了固定的演出费用,其实演得好坏该拿的钱你都拿得到,但是作品出来之后,大家看到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你?短期看可能大同小异,长远看咫尺天涯。




我想起曾经的一位师长,他告诉过我:年轻人不要去拒绝做事,因为在做事的时候,你就是在做人,就是在告诉大家,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让大家认识你的最好方式。


如今想来,我深以为然。一个人,不仅应该努力去抓住每一次做事的机会,并且还要努力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和精业精神,让每一件事都做得漂亮。


当你把一件事做糟糕的时候,其实不是做烂了一件事,而是可能通过这件事,让大家认识了一个并不靠谱的你。


我这位师长,教了几十年的书,按理说对教材几乎是烂熟于心了,但是每一年,他都会仔仔细细重新备课,他说,对于任何工作而言,任何人都应该以新兵自居。


干了十年和干了一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模式,很大程度上都是过去式;对于习以为常的日子来说,只有保持新鲜感和激情,才能在平凡中发现创意和突破。


从这个层面上讲,十年的工作经验可能只是反作用,因为它会误导你一直走在老路子上。作为一名老师,干的时间越长,我便越警惕,越要加强学习。


只有保持自身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保持内心的敏感与纤细,才能在习以为常中发现与感动,才能把最好最先进的东西分享给你们。


师长之教诲,过去已逾十年矣。每当回想,却犹在耳畔,其拳拳之心,令我触动。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情怀和态度,去面对自己的工作和付出。


不管工作是不是你喜欢的,不管你努力和付出了是不是马上就会得到对等的回报,只要我们选择了做,就应该投入百分之百的精神去做,做事就是做人,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关注你,在乎你的人尽收眼底。


对于你热爱的东西,更应该主动努力去抓住每一次表现的机会,那是一种恩赐。


哪怕你不会立马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但是通过它,你只会离你想要的东西更近。


我那位师长说得对,老师和学生其实是相互成全相互成就的。好学生固然需要好老师的引导,但一位好老师,又何尝不是需要好学生去成全呢。世间之事,哪一件不是如此!


敬业才精业,精业才精彩。为人处事就像一面镜子,你的遭遇可能只是世界的反馈,想让世界对你温情以待,你必须做到全心付出毫无保留。当你成全别人,其实就是在成就自己。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机关”谈"机关八忌",果断收藏!
王阳明:欲成就自己的大事 要破三心贼
知恩感恩报恩的人生观
只有2分的业主才能成就98分设计师100分的作品,深有感受!
《三国演义》告诉我们的10条人生道理
好 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