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建人的自我奋斗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考中状元,无疑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一个普通孩子,因为考中科举,很可能就人生一辈子都能发生重大逆转。在过去,为了拉拢读书人。仅仅是秀才出身,遇到当官的人,就可以不用下跪。要是中了举人,那就等于半个官。普通老百姓要是遇到了,都还得喊一声老爷。而且中了举人后,是有资格当官的。当然了,读书人大多比较穷,属于狗看着都嫌的一类人。


所以,在过去,那些读书人都是削尖了脑袋想考科举。而且,往往那些种了状元的人,大多不是一个单枪匹马。往往背后都是有一个大家族,或者当地读书的风气很浓,才有可能出现一个考中科举的人。尤其是状元,更是需要高难度的动作配合,才有可能考中。


科举是从唐朝才开始真正兴起,到了宋代的时候,迎来了第一波高峰。在宋代的时候,有一个省份中科举的人数是最多的,这个地方就是福建。



福建这个地方,其实在过去,名声并不算好。因为在当时,福建、广东、云南、广西这些地方,被称为蛮夷之地。天高皇帝远,专门用来流放犯人。福建的简称是“闽”,之所以会带有一个虫字,那是因为古代,福建浙江一带的先民把蛇当作图腾。




他们还喜欢把蛇纹在身上。这种跟中原文化完全格格不入的做法,自然会被认为是蛮夷之人。不过,等到北方因为战乱,被迫搬迁到南方后,福建的实力开始增加。所以,在今天的福建,很多人其实并不是过去的原住民,而是从其他省份搬迁过去的。


福建能有这么强的科举实力,也不是完全没有理由的。北宋的时候,福建泉州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开始崛起。当时福建省会福州,发展得也还算不错。



尤其是宋朝南迁后,中国最有钱的地方,基本都集中在了南方。所以,福建当时也是十分的富裕。这也让他们有能力把更多的钱去投入教育。


这种情况类似于,有钱人家里的孩子会有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而普通人家里的孩子,即使是付义务教育的学费,就已经十分困难。道理是一样的。


这种投入,当然也收到了巨大的回到。在宋朝的时候,福建除了10个文状元,11个武状元,还有2247名进士。宋代的时候,最初是一、两年一次,后来是三年一次。在这种频率下,状元就如同熊猫一样稀少。


而福建有这么多状元,还有进士,已经十分惊人了。或许,这就是隔壁广东人要吃福建人的原因,毕竟他们赚钱行,考试的水平就稍微差了一些。


当然了,风水轮流转。一个朝代过后,福建人没能继续在风口浪尖上摇摆。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榜单已经被江西、安徽、上海组成的南直隶(江南省)包围。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也是另一个朝堂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举的探花和状元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试题 看看你能考中状元吗?
历史上一共592名状元,三分之一来自一个省,被称为“学霸省”
中国哪个地方人最会考试?1200年全国省市科举成绩公布及分析
【司马狂说徽州127】科举奇迹,徽州王家两兄弟,同科会试前二名
想考状元,哪有那么容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