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爱感冒的人,为啥一感冒就特别重?有种解读藏于《伤寒论》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最近两天,围绕秋冬季节常见的感冒话题,“精诚名医汇”连续发布了两篇文章,用以介绍麻黄汤”、“桂枝汤两则千古解表良方。今天我们要说的,依旧是感冒。但是这里的感冒,却多少有些特别。

特别在哪里?

列位看官,我们平时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这就是平时身体不错,阳气壮盛,从来不感冒的人,一旦感冒了,症状就十分严重。这样的现象,到底是为什么呢?

答案,自然多种多样。我们今天要说的,是藏在古老的医学著作《伤寒论》里的一种解读。它已经静静地躺了一千八百年。

首先,我们来回想一下,这从来不感冒的壮盛之体,一旦感冒,会是什么样子。无外乎体温高,高到40左右,特别怕冷,头痛,身体各处疼痛,从头到脚无一不痛,同时身上没有汗,嘴巴里渴得要命,烦躁不安。

那么,引发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一种解说不容忽视,这就是,患者平素的阳热之气太盛。

此话怎讲?

原来,上面的这些症状,用祖国传统医学的话来讲,就是外感风寒、里有郁热。它的由来是这样的——首先,患者平时身体看似不错,为阳盛之体,生龙活虎,很少生病。可是偏偏这一时,风寒之邪太过凛冽,非以往可比。患者周身的卫气见有敌人来犯,马上行保家卫国之职,与之搏斗。风寒之邪越是厉害,卫气与之搏斗越是紧张激烈。你来我往刀光剑影间,患者身体就会发热。而且,这温度比一般的感冒患者要高一些。这是患者卫阳之气强生而风寒之邪凛冽的缘故。风寒之邪首先袭击人的头部,加上膀胱经自上而下循经人体,故而患者会头痛身痛。最主要的是,由于患者平素阳盛,如今风寒束表,阳气不得疏越,之能被“憋”在里面,所以就会郁而发热,令人口渴、心烦。可以说,强烈的口渴、心烦,是影响患者主观感受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平时不得病的人,一旦感冒起来就特别严重,其原因之一,就是因平素的阳盛之体。

这个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今天在这里,“精诚名医汇”再为您说上一张古方。它针对此类外感风寒、里有郁热的人特别有效。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青龙汤。

准备麻黄12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杏仁6克,石膏18克,生姜9克,大枣3克。水煎服。服用一次如果得汗,马上不再服用,不必尽剂。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张方药,把高热、口渴、烦躁感冒,轻松化解于无形。

其中玄妙几何?且听“精诚名医汇”为您细细道来。

这个大青龙汤,实际上变化自麻黄汤。也就是说,把麻黄汤里的麻黄用量加倍,然后在加上石膏、生姜和大枣,就成了这大青龙汤。看官您想想,这麻黄和桂枝搭配,本来就是辛温散寒,发汗解表的。这一次,我们把麻黄加倍,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发汗解表的能力。你不是受风寒束表而无汗吗?好,我用强力把汗解出来,病邪也就跟着出来了。为了增强麻黄和桂枝的力道,这里面还加了生姜。生姜同样可以发散解表。

接下来,为了有利于解除表邪,我们要宣畅肺气。因为肺主皮毛。用什么?这里面就是麻黄和杏仁搭配了。麻黄宣肺,杏仁降肺,两者一升一降,肺气恢复如常。

如此发散表邪,渠道就是要让患者出汗。问题是,汗从哪里来?如果患者体内阴津太少,没有汗,那还拿什么来解表驱邪?所以,我们要增添“汗源”。用什么?用生姜和大枣。两者温中,健脾、补血,可以帮助脾胃生化气血津液。

最后,重点来了。这就是里面的石膏。石膏这味药,性味甘、辛,大寒,归肺、胃经,功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一方面,它可以清里热,将阳气被阻遏之后所形成的郁热化解。一方面,它味辛,可以帮助麻黄、桂枝来发散病邪。

如此一来,麻黄桂枝解表发汗,石膏化里热以随汗解,此方在体内可谓呼风唤雨,化解病痛于无形,有龙兴云雨之势,于是被唤作“大青龙汤”。

列位看官,目及文说至此,你是不是也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呢?

说了半天,再把此方的适用人群赘述一下——恶寒发热、体温高、恶寒严重、浑身疼痛、无汗、口渴、烦躁。舌苔薄白或者微黄,脉象浮紧。其中,口渴这一点,是必须明辨的。

方剂虽好,但是列位看官务必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应用。因为如果辩证不准,误用大青龙汤,后果还是很严重的。但是,如果辩证准确,此方可以立竿见影,是十分神奇的。

全文完。不知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青龙汤
大青龍湯
解表方之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方
大青龙汤不仅名字霸气,更是发汗解表、清热除烦的妙方!
大青龙汤(验方集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