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个慈爱的母亲,缘何杀死亲生的孩子?


花开

声音

+


我们希望伟大的母爱,

能抵御世间所有风寒,

却忘记了母亲的肩膀,

顶不住日复一日的苦难。


这世间有一种悲剧,是慈母弑子。

 

10月30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10月26日,越秀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并判决了一起特殊的慈母弑儿案:对照顾病儿数十载后最终将儿杀死的83岁的黄老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消息发出后,瞬间引发舆论关注:这是怎样的一起案件?案后有着怎样的一对母子?

 

据广州市人民法院称,杀人者黄老太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因早产,自出生起就被确诊为大脑发育不良及软骨症,不会说话,生活不能自理,数十年来,多由母亲一人照顾。十多年前,小儿子病情愈发严重,长期卧床,长满肉疮,年迈的母亲不离不弃,昼夜伺候。

 

认为是自己把小儿子“生成这样,害成这样”的黄老太,怀着愧疚和自责不愿把这个沉重的包袱甩给健康成家的大儿子,也不放心把身患重病的小儿子交给福利院或养老机构,就一直一个人忍着,扛着,坚持着。

 

如今,当83岁的她照顾自己都成难题时,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自己先走了,重病的小儿子怎么办?思来想去,深爱如她愚昧如她者,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杀死他。

 

就像她在法庭上所言:“是我对不起他,把他生成这样!我宁愿自己犯罪,结束他痛苦的人生,也好过让他生不如死”。

 

于是,今年5月,黄老太将事先准备好的约60粒安眠药喂食给小儿子后,用棉垫将儿子捂死,并报案自首。

 

就像此案的公诉人所言,此案“虽法不可恕,但情有可原”。

 

因为,母亲的确有罪,但更有责的是我们这个社会。法律的确公平,但更不公的是苦难人生。


泪洒庭审现场黄老太


这起因爱而杀的杀亲案,绝非一起孤立的个案。而弑杀亲子的母亲黄老太,不过是众多苦难母亲中的一员。


2012年2月,在河南省鹿邑县,一名叫武文英的母亲用农药结束了自己那对年满二十岁身患脑瘫的儿子。


法庭上,这位46岁已经熬成满头白发的母亲,哭着讲述自己的弑子之举:


婚姻一直不幸,结婚怀孕后她就企图喝农药自杀,被抢救过来后产下一对双胞胎儿子。20年里,她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天都像机器一样,机械而重复地给瘫成肉团的两个儿子喂饭,把尿,擦屎,洗衣,翻身,晒暖。

 

很多村民劝她把孩子扔了,她不愿意。因为他们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本来脾气就不好的丈夫,在劳累和焦灼中经常打她,她从不还手,因为她还要照顾这两个孩子。

 

多少个白天到黑夜、黑夜又到白天的日子里,她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上了学,成了亲,有了出息,都忍不住恨自己:谁让自己把儿子生成这样!

 

她没有读过书,不知道该怎么给儿子申请援助,就是给村里说了,也没有被当回事儿。直到媒体报道,她即将成年的儿子才安了户口有了低保。

 

她像一个被扔到黑洞里看不见希望看不到明天的蚂蚁,在日复一日的艰辛和操劳中,承担着伺候儿子的全部重责,也忍受着透不过气来的压抑人生。

 

终于有一天,再次和丈夫争吵后,她把20年前随她一起侥幸活下来的两个生命,再次以毒药毒死的方式带离人间。

 

目睹了她有多苦有多难的村民们,集体为她的弑子之举守口如瓶,但她内心的罪责与良心的不安,让这位母亲在案发10个月后主动举报了自己。

 

届时,人们才知道,那个报纸上颂扬的对脑瘫儿子不离不弃的楷模妈妈,在难以忍受的苦难和压抑中,内心深埋怎样的畸变和伤痛。

 

长久以来,我们寄希望于伟大的母爱,能抵御世间的所有风寒。却忘记了柔弱的母亲,抗不下人间的所有困难。而一个文明社会,也不该将抚养特殊人群的全部责任,推给一个原本就在贫困中挣扎的家庭,或一个孤立无援、负荷沉重的女性。


46岁已满头白发的武文英


善良,母爱,仁慈,孝道,这些金光闪闪又暖意柔柔的词汇,写出来并不复杂,但在窘迫的经济、粗粝的生活、苦难的遭遇和绝望的心境面前,往往脆弱单薄又不堪一击。

 

广东东莞的韩群凤,也是位双胞胎脑瘫儿的母亲。她为了照顾患病的儿子,辞掉了银行收入不菲的工作,还请了两个保姆,为给孩子治病花掉一百多万。

 

但长久的经济压力和精神折磨,让她在儿子13岁时濒临崩溃边缘,写下深情又绝望的遗书后将两个儿子溺死,自己也喝下农药自杀。

 

随后,韩群凤被抢救过来。


案件审理期间,1000多位熟悉或陌生的人们签名为她求情,其中很多人来自残疾人家庭:那是生活在健康你我和正常人群之外的另一群人,他们孤独绝望,贫穷无奈,又苦苦支撑。

 

他们为韩群凤呐喊,更为自己呼吁:让法理和人情相互辉映,让个苦命母亲有个后半生,更多苦命母亲受到人们关注。

 

最终,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

 

当一个慈爱的母亲不得不以杀死自己儿子的方式获得苦难的解脱,反思的不仅有一个家庭、一群人们,还有你我他组成的这片土地和这个社会。

 

1935年的冬,是美国经济最萧条的一段日子。在纽约市一个穷人聚居地的法庭,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坐上了被告席——她偷盗了面包房的面包。

 

当法官问她,为何盗窃时,她说因为饥饿,但她更需要面包来喂养自己三个失去父母的孙子,他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她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

 

审判的法官对老太太说触犯了法律就要受到惩罚,所以她有两种选择:处以10美元的罚金或者是10天的拘役。

 

老太太无奈地说,自己没有钱,只能选择愿意拘役10天,可如果这样,她那三个小孙子谁来照顾呢?

 

这时候,从旁听席上站起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向老太太鞠了一个躬,说道:“请接受10美元的判决。”

 

说着,他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进去,说:“各位,我是现任纽约市市长拉瓜地亚,现在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

 

法庭上顿时一片肃静。片刻,所有的旁听者都默默起立,每个人都认真地拿出了50美分,放到市长的帽子里,连法官也不例外。

被宽大处理的韩群凤


一个人的悲剧,不是她的悲剧,也是你我的悲剧,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

 

一个人的眼泪,不是她的眼泪,也是你我的哭泣,因为我们也可能面临同样的处境。

 

一个人的苦难,不是她的苦难,而是你我的镜子,因为我们可也看见了自己的哀伤与匮乏。

 

就像,一个人的光亮,也不是她的光亮,而需要我们相互辉映彼此取暖,让希望与帮助穿透那铜墙铁壁般的冷漠与绝望。

 

一个文明社会的崛起和稳固,不仅需要母爱、亲情和血缘这些伦理和道德所维系的供养体系,更需要帮扶、救助、保障这些健全而灵动的社会化救济体系。


这些年,我们国家对扶贫、救助和公益的扶持力度世界瞩目,但社会化保障精准落实与有效覆盖仍有待于细化跟进,扎实落实。

 

因为,悲剧和苦难面前,不止要有同情的眼泪和柔软的善心,更要有健全的机制和兜底的制度。

 

希望不久的未来,那些因执着不屈受赞的坚强母亲,不再溃败于孤立无援的绝望。

 

而是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苦难母亲不再把所有的重担全部扛到一个人的肩膀,而心痛的悲剧也不再一次次降临到她们单薄又柔弱的身上。在她身后,不仅站着心怀慈悲、不丢良善的你我,还有强大有力、保障有序的救助制度。

 

愿所有的母亲在九死一生把她的孩子带来人间后,都有信心他能够平安无忧地活下去,不管他是残缺还是健康。

 

这,也是我们的中国梦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6岁母亲亲手捂死自己的孩子:这种绝望,1000万女性正在经历
天地间,母爱最厚重
母爱难忘
慈爱有度
母亲节专题 | 名家笔下的母亲形象
母爱系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