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功就是作最好的自己


选择正确,你的努力才有价值




决策(juece2015)的读者小风和我后台咨询他的恋爱问题。咨询完了,眼看恋爱无果,我鼓励他好好工作,发展自己的事业。他感叹说:“别提事业了,比恋爱更没有头绪。恋爱嘛,走到婚姻就算成功了。可是工作就没谱了,竞争那么激烈,现在都不知道做什么工作才能成功。”


我说,“爱情发展得好并不容易,因为是两个人的事儿。而发展事业、获得成功相对容易,就是作最好的自己。”


小风说,这是鸡汤话。我说,这绝对不是鸡汤,是无数成功者的切实经验总结



01.

什么是成功?


如果仅仅是按照年薪多少、住多大的房、开什么车、穿什么牌子的衣服、喝多少钱一瓶的红酒来评判,那就太过简单。这些可能是某些人成功后的一些表象,但绝对不能以此概括、甚至定义成功。因为这些表象归根结底只是“赚到了钱”,并不是成功。


而《现代汉语词典》和维基百科对成功的定义是:


获得预期的圆满结果;


若是达到预期的结果后,却产生很大的绝望感或付出相对过大的代价,则不是真正的成功,只是“伪成功”。


所以“成功”是“应带来永恒的满足感及只付出相称或合理的代价”。


因此,判断成功与否的几个因素是:是否是你想要的结果;这个想要的结果真的来的时候,你是否感到满足;付出的代价是否合适、还是得不偿失。



02.

先说代价问题。为了工作上的“成功”,付出巨大代价的案例不胜枚举。


比如最常见的,身边太多父母忙着赚钱,疏忽了孩子的教育,孩子的成长受到影响,孩子和父母也没有亲近感。


我在北京住的小区里,有过一件非常无奈的“拐骗儿童”事件。夫妻俩都是公司骨干,每天忙于工作。从孩子出生,就找了一位保姆照看。保姆对孩子非常好,视如己出,夫妻俩就更放心地在职场打拼。据说几天见不得孩子都不稀奇——早晨走的时候孩子还没起床,晚上回来孩子已经睡觉了。


孩子12岁小学毕业时,他们打算把孩子送“贵族寄宿”学校,就想辞退保姆。保姆应该是不舍得孩子,或者为了报复雇主,竟然将孩子拐走了。12岁的孩子能跟着保姆走,不是个简单的“拐骗”问题了。想必孩子也不舍得保姆,才能一拍即合。


除了城市中不顾一切奋斗的白领、金领们,许多民工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常年将孩子留在家中,造成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发育等严重滞后。2016年民政部统计的全国留守儿童为902万,虽然比2010年全国妇联公布的6102万大大缩减,但仍是相当巨大的数量。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成年(或未成年)又踏上了打工之路。牺牲了亲情去赚钱,代价无疑太大了。


另一类为了工作付出的巨大代价是牺牲健康。这类现象也不鲜见,如几个月前,那位刚在五一拍完婚纱照不久便因带病坚持工作而猝死的28岁的杭州姑娘。今年年初,两位身家亿万级别的董事长因过劳猝死。2012年四月,深圳急救中心爆出“深圳11天16人猝死,大多白领”的视屏被热转。


更有人为了“成功”不择手段,就像把灵魂出卖给魔鬼一般。这样的人无需经“道德法庭去审判”,他们自己就会陷入痛苦。有的商人越赚钱越空虚,有的艺人越成名越疯狂,要靠奢侈的消费、醉酒毒品等等去满足。其实那些根本满足不了他们的内心,因为他们的心已经拿去交换货币了。



03.

当想要的结果来的时候,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感到满足?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有些想要的结果本身就是错误。


十多年前,我见识了小A姑娘的婚姻选择。小A相貌姣好、硕士毕业、在一家大型媒体公司的上班。这样的条件,找一位如意郎君似乎不是难事儿。然而,她非要和一位有妇之夫厮混。那位“夫”高中毕业后就开始闯荡,没什么文化,比她大十几岁,其貌不扬,举止粗鄙,还在餐厅里当着大家的面抽过小A耳光。他虽然做生意,但规模有限,经济实力还不一定有小A的公务员家庭强。


但是,小A就是要和他耗在一起,尽管从他们开始交往时,他就宣布过绝对不离婚。我曾试图劝过小A,天涯何处无芳草,和他也是偶然认识、相处没两年,早散早好。小A承认我说得都没错,可她只坚持一点:“我长这么大,想要的都能得到。凭什么这次要我放弃?他为什么不能放弃他老婆?我偏不放弃。我一定要得到我想要的,我跟定了他!”


理由简单直白,小A还真坚持下去了。她得到了“她想要的”。和那个夫生了孩子,买了房,安了家。夫依旧没有离婚。为了掩盖谎言,小A和她父母亲友说了更多的谎,最后和熟人们都断了联系。


像小A这样痴心地追求不该追求的情感的可能不算多,更多的人是妄想赚不该赚的钱。比如那些坑害百姓的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粉、假鸡蛋、添加滑石粉的黑心面粉、用甲醇造的假酒、毒生姜等等不一而足;还有那些肆无忌惮的诈骗、碰瓷、理财陷阱、非法传销、拐卖儿童、打残儿童逼迫行乞、贩卖野生动植物、制毒贩毒团伙,无一不是为了赚大钱、赚快钱。


有些人可能认为,那些罪大恶极的事情我不会去做,我也就是小打小闹地做点“多快好省”的事情。于是,幼儿园为了省钱,雇佣没有资质的老师,虐童事件频繁;建筑、装修时偷工减料,豆腐渣工程屡现;“购物节”后,调侃某宝上买的“不走心”的假冒伪劣产品成了固定的段子。


一个人追逐不应该要的结果是一个人的悲剧,一批人追逐是一批人的悲剧,如果一个社会中大多数都在追逐,那么表现出来的就是各种乱象,影响到社会各层面。收入也许在增长,可惜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都不会快乐。



04.

什么才是我们不会付出巨大代价、又可以合理拥有的、能带给我们持续满足感的目标呢?就是那些我们发自内心愿意做的、喜欢的、擅长的,同时又不妨碍其他人的利益的事物。这些事情做好了、做精了,便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结果。


谷歌、亚马逊、惠普、苹果、迪士尼等等一批大公司都是从车库创业开始。小米的雷军、腾讯的马化腾、雄心勃勃设定火星移民计划的马斯克,能在一次次大的挫折后常青不倒。他们的成功,除了大的时代机遇以外,更重要的是这些生意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他们试图将自己的观念转化为现实。而且他们的梦想都很远大,要改变世界。世界不一定真的因为他们能改变多少,但他们的梦想成全了他们自己。


愿意做、喜欢做,就能擅长吗?也许起初不能,不过假以时日,由于愿意、喜欢,就会不由自主地多去尝试、训练,多半情况下,做久了也就擅长了。


唐代大诗人陈子昂从小混迹乡里,十七八岁开始识字学习;另一位唐代大诗人李颀,三十五岁时脱离江湖,折节读书,十年后金榜题名;宋代文学家苏洵年轻时也是混世界,二十七岁时才开始发奋,后来和儿子苏轼、苏辙同被称为“三苏”。巴尔扎克一生写了91部小说,其中不少都是反复修改,有的能改十五六次;曹雪芹一生只写了一部《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梵高27岁开始画家生涯,10年间画了两千余副。


在别人看起来可能是辛苦不堪,他们却乐在其中。这就是愿望的力量。


遇到做好久都做不好的事情怎么办?学会选择与放弃。人生离不开困难。面对困难,是应该努力克服,还是用于放弃?基本的思路是,对于那些努力能改善的事情多坚持;对于努力不能改善的事情尽早放弃,及时调整方向,尽量避免那些得不偿失的努力。


比如某些一线城市空气不好,要逃离还是坚守?如果在意的是空气质量,应该选择逃离,因为空气质量是个人的奋斗改不了的。如果在意的是更多机会,就选择留下来并充实自己。如果既在意空气又在意机会,那还是选择离开,因为机会在其他地方还可能有,但空气在那里一定不太好。



我们不可能让自己所有的愿望都满足,只能是按照优先顺序加以取舍。同样的道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可以为此放弃心甘情愿地放弃一些其他活动。如果平白无故地让你耽误了一场想看的电影,你可能觉得遗憾。但是如果为了听一场特别想听的讲座或是为了一个非常想见的人而错过了电影,很少人会感到遗憾。这是自己为了更大的愿望做出的选择。很多时候,我们对得失的判断在于自己的心理博弈。心理平衡的一刻,会觉得正好。


一层层剖析之后,小风说,他可能懂了。找个喜欢的工作,努力做深、做精,在赚取收入的同时,享受工作乐趣。也许他找到工作收入不高,但好过做那些他不喜欢的、高收入工作。或者他努力去喜欢自己的职业,实在不行再放弃,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在社会保障逐渐完善的现在,这是可行的。


其实我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也是遵从这个理念。以前我没想明白时,希望他长大做医生、律师、商人、IT这些收入好的职业。但是现在告诉他,“将来做你喜欢的、又有益于社会的,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就好。”


美国漫画家巴勃罗·斯坦利在他的漫画《人生的意义与甜甜圈》中说:


人生是没有意义的,首先你要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人生是艰难的。在这样艰难的现实下,我们仍然可以享受这个世界的美好。学会关心好理解,善待朋友,原谅敌人,做你喜欢做的事情,并且把它做好。


卢梭说,“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时候,他最终是必然会成功的。”


辛上邪,弃商从文的博士、学者,定居加拿大后专职写作。主张视界才是世界;提倡人生不易,要以积极的心态自娱自乐。主持公号决策(juece2015),分享经验,为您做好选择助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干部为留守儿童当“保姆”
毕节惨剧后 | 你的孩子是城市“新留守一代”么?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演讲
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
医二代——另一类留守儿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