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能时代我们还需要读书吗?



 

西学书钞的二十世纪部分原拟介绍40本著作(另外60部留给20世纪之前的经典作品),现在已经过半了。对学者而言,大多是不屑于这类概要性——书评也罢,摘录也罢——的文字。但是,对于大众而言,又有多少人对这类人文社科类的学术著作感兴趣呢?我们为什么要读这些书呢?

近来,人工智能甚嚣尘上。有一种论调,通过向人脑中植入芯片,把图书馆的书都装进入,可以让我们以超人的记忆力快速掌握几乎所有知识。这好似科幻片中的情节,随着大量在动物体上的实验进展,现在似乎也指日可待了。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果我们可以借助新技术瞬间掌握所有知识,我们还需要读书吗?

这大概是超越读书无用论的对读书的最大挑战。全部人类知识都装在我们脑中,可以随时调用,想想就很美妙,再也不用担心大脑瞬间短路而记不起熟人的名字,再也不用害怕被老师问倒——不过,话说回头,还需要老师吗?

 

对于大脑芯片技术,我完全无权置喙。不过,即使不论有关伦理问题,我对技术发展带来的否定读书论,依然深有疑虑。

第一件要说的事,就是读书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过程中自见乐趣。

读书首先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边读边思考,最能起到借鉴、启发之功效,不仅是举一反三,更是触类旁通,形成自己思想的过程。

读书还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是一个愉快——对某些人或读某些书时也许是痛苦——体验的过程。所以培根才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那么,如果未来知识可以快速灌装,读书的乐趣、思考与体验的过程还复存在吗?

第二个问题关乎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培根曾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每个人因其所学不同,所经历有异,而成就我们复杂多样之人格,绚丽多彩之人生。现在,如果知识是一个电子灌输的结果,会不会所有人皆千篇一律?那么,人类生活的意义何在?

第三个问题涉及创新。过去几千年来,人类不断利用外力(先是畜力,后是机械力,再后是电子力,现在是人工智力),不断突破我们自身的极限:我们依靠自身的体力,跑步不可能比汽车快;我们依靠自身的智力,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不可能超越计算器或计算机。我们对此已习以为然,不觉得我们人类技不如人,开始堕落,因之那是我们人类的创造——是人脑智力的结果。因而,我们为此而骄傲。

现在,来了个AlphaGO,我们人类中的围棋高手毕竟落败于它,这类高级人工智能让我们不少人开始忧虑重重,我们人类的优势何在?我不想过多讨论这一问题,只是想指出,我们人类的优势在于创新。我们需要记住的是,迄今为止的人工智能,究竟都是我们的创造——让人成为神的创造。

创新其实也是一个过程,一个在学习和实践中得以实现的过程,那么,一旦知识可以灌装,其对人类创新的能力有何影响呢?

更进一步地说,一旦人类失去了创新的能力,而如果哪一天机器人找到了永生与自我进化的密码,它们的自我治理准则的变化将对人类带来什么灾难呢? 

 

如果在智能时代读书依然是重要的,我们该如何读书呢?

如何读书,应该包含两个方面:读什么书?以及怎么把书读好?

不久前,马云语出惊人地说,未来是智慧、体验、服务的时代,如果只学数理化,不让孩子学琴棋书画,未来30年将找不到工作;知识是可以学来的,但是智慧是一种体验,所以未来人类和机器的竞争,是智慧和体验的竞争。马云其实是提出了一个在智能时代该读什么书的命题。

读什么书,本身又涉及两个方面。

第一是都什么性质的书。我个人意见,需要认真对待的书,还应该是那些能够经受岁月考验的经典著作。为什么要读经典,人们已经有了很多讨论,这不是这里要关注的。我更关心的是何为经典?哪些经典?

在我看来,经典有多层含义。

首先,经典是每个人自己的经典,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对经典的界定,那些对他影响最大的著作,就可以说是他的经典。

其次,所谓经典,一定是可以也值得多次阅读,每次都有所收获,且每次阅读时体验都会有所不同,每次阅读都仿佛如“初见”的著作。

最后,经典著作留在我们——至少是一个大的文化体——的集体记忆中,它们所映射的理念,已经存在于我们的文化、伦理或潜意识之中。

第二是读哪一类的书?马云说要读艺术。过去几百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指数级,但人文艺术却很难说今定胜昔。所以,无论在哪个时代,人文艺术均为可读。在我看来,各门学问皆有切用,且往往能有意料不到的互补之功。

古希腊教育有所谓“七艺”之说,智者派确立了“前三艺”——文法、修辞和辩证法(逻辑学),柏拉图确立了“后四艺”——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总体上看均是人文科学杂陈。柏拉图还从斯巴达处习得体育的重要性,他的教育,以算术、几何和天文学锻炼人的思考能力,以探索宇宙奥秘与和谐之美,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

孔子也教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他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礼记·经解》引孔子语曰:“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絜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培根也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从他们的理念看,应该是多有涉猎而后有成。我个人的经验是,专业修习之外,多读些人文领域的著作帮助最大。我的工作所及或花过不少时间研习、发表过一些论著的专业领域,是在经济和微观金融方面,但是业余涉猎则较为广泛,更偏向人文,读中西古典文明和政治哲学著作尤多,而每每到哪怕是具体的微观金融创新领域,亦觉得人文底蕴大有帮助。

 

怎样把书读好呢?

还是培根说得好:“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这是说学以致用,与实践结合。不过这也是老生常谈了。能否内化于心、外化于新还得看各人的造化。

还有就是读书的方法,要学会选择性阅读。读书有泛读、精读之别。何者精读?何者掠过?要有选择。

网上有人做过测算,人一生大概能读四、五千本书。在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中,最博学的法利亚长老狱中对埃德蒙说:“在我罗马的书房里,有将近有五千本书。但把它们读过了许多遍以后我发觉,一个人只要有一百五十本精选过的书,就如同掌握了人类一切知识,至少是够用的了或者该知道的都知道了。我用一生中三年的时间来致力于研究这一百五十本书,直到我把它们完全记在心里为止。所以入狱以后,我只要略微回忆一下,就可以清楚记起它们的内容,就像把书本摊开在我面前一样。我可以把休昔的底斯,萨诺芬,普罗塔克,塔都司李浮斯,塔西佗,史德拉达,约南特斯,但丁,蒙田,莎士比亚,斯宾诺莎,马基维里和布苏亚的书全部背给你听。我在这里仅仅只举出了几个最有名的作家。”

孙正义号称一年读了2000本书,从而成就了首富事业。一年2000本书,每天差不多6本,如果是连环画的话,应该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涉及专业书籍,哪怕是畅销书,除了孙正义,绝不是吾等常人所能做得到的。

就我的经验看,有着正常阅读能力者,把泛读的书加上,勤奋一点的话,一生肯定可以读不止五千本书。但是,我想,精读能到一千本就很不错了。我最早读的是文学类作品(当然更早的是连环画),最爱看的武侠小说——金庸全集、绝大多数古龙作品以及部分梁羽生、温瑞安的名作——基本上是在小学、初中阶段读完的;十五岁左右开始阅读专业书籍和经典著作——那时看了不少马列原著,反而后来除《资本论》外就很少涉猎马列经典了——很多内容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十八岁读研后,读书强度显著加大,因着课程的要求,基本上每周要看三到四本书(例如第一年时,基本上一周要看一本西方古典,一至二本当代西方名作,有时加上一本中国诸子或历代儒道释著作)。三年硕士加上两年半博士期间,估计通读了六百多本书,认真研读的应该有两、三百本吧,另外还读了几百篇经济、金融方面的论文。很多经典的著作——如西方的古希腊经典(尤其是柏拉图)、奥古斯丁、阿奎那、启蒙思想家(尤其是斯密、休谟、卢梭和康德)、密尔、《资本论》、马歇尔、凯恩斯、摩根索、亨廷顿、罗尔斯、诺齐克、布坎南、诺斯等,中国的先秦七子、黄宗羲、王亚南、梁簌溟、费孝通等——都是那时看的;当然,也看了不少现在看来不那么经典的书,如阿尔蒙德的《比较政治学》、何博传《山坳上的中国》等。工作之后,平均每周还能看上一、两本书。这样二十年下来,大概又看了两千本书。加上中小学和大学期间的阅读量,也就有了三千本左右。这个数字和我家中的藏书大致是一致的。我粗略算了一下,家中藏书计有三面墙,加上四个分散于不同房间的书架,大概超过五千本图书——不过有一半左右是没有通读的。

据统计,仅中国、美国和英国每年出版的图书数就超过60万种。所以,书是无穷尽的。所以,欧阳修才说:“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但是,如果明白了精、泛选择的道理,即便“书有未曾经我读”,亦可以近道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本书读懂30部人文社科经典》:人类群星闪耀时
互联网时代的阅读:知识吸取的浅表化与碎片化
让经典名著伴随孩子成长,其中好处90%的人不知道
5、读书要多读经典原著
培根论人生经典语录
经典著作!从书里学,是能够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