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新禧 | 知识付费鼻祖,史上最高稿酬——他凭几百字实现了财富自由


古时候的文人,如果只能靠写文章来安身立命,那往往混得比较惨淡,哪怕你写到杜甫、蒲松龄、曹雪芹这样的段位,也逃不脱穷困潦倒,正所谓“行遍天涯等断蓬,作诗博得一生穷。”

然而其中也有异类,靠着写作,实现了财富自由,肥马轻裘席丰履厚,羡煞多少厚实的穷书生。这些人堪称今日知识付费大V的鼻祖,而其中最早的先驱者,可以追溯到吴越争霸的春秋时代,他就是轻重家的创始人,计然。


轻重家,这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词,不过在春秋战国那会儿,它却名列诸子百家之一,更出过不少大人物,像管仲、范蠡、蔡泽等辈。

话说东周末期,王权崩解,诸侯争霸,思想大解放,于是有了“百家争鸣”。百家中有轻重家和商家这两大学派,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着眼,研究如何运用商业手法和经营策略,使国家繁荣富强。轻重家的学说,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尤受重视。所谓“轻重”,就是钱的问题。其核心是如何用货币和粮食来调节、控制国家经济。在《管子》的七篇《轻重》、《史记·货殖列传》、《盐铁论》、《汉书·食货志》等古籍中,都保存了不少关于轻重家学说的史料。

轻重家的思想,渊源已久,但真正开宗创派的人物,当属计然。

计然大约出生在春秋末期,葵丘濮上(今河南兰考一带)人。从出生年份上说,计然比管仲晚了一百多年,管仲的《管子·轻重篇》已陈述了轻重家思想的雏形,但一来还比较粗疏,二来管仲艺兼数门,并且从思想谱系上看更接近法家,因此历来被视为法家人物,因此,“轻重家创始人”的头衔,便被后世授予了集大成的计然。

计然  元·华祖立 《玄门十子图》 局部

计然本姓辛,名文子,一说字文子。因善于运筹谋算,计谋百出,被时人称为计然,久而久之,这个绰号竟取代本名,成了他为人熟知的大号。计然早年曾云游列国,在楚国收了一个青年才俊做弟子,此人后来大大有名,便是辅佐越王勾践的谋臣、一代富豪巨贾、西施的男朋友范蠡。

范蠡后来弃楚投越,他曾力谏勾践不可攻打吴国,勾践不听,终致会稽山大败,勾践被抓到吴国卧薪尝胆去了,范蠡也跟随着一同倒霉。

从吴国当牛做马回来后,勾践彻底清醒,认识到范蠡是个人才,而此时的他求贤若渴,要范蠡推荐更厉害的人才给自己。范蠡心想我已经是当世数一数二的牛人了,除了我师父,没别人更厉害!便力邀隐居的计然出山。计然在隐居的数年时间里,写了一篇奇文,名为《计然七策》,该文从经济领域入手,讲的是富国强兵的终极奥义,别看只有区区几百字,比今天一条微博长点不多,却是金石之言字字珠玑,正是大道至简!说夸张点,这几百字的价值,放到当时的环境下看,抵得上亚当·斯密的《原富》和凯恩斯的《通论》。

计然带着《七策》觐见越王,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法令从宏观上调剂经济、控制市场,大力发展生产,提升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最终以经济手段成就政治目的。他侃侃而谈,勾践听得入了迷,频频点头,赞叹范蠡的老师果然了不起!

那么这么玄妙的《计然七策》,讲的都是什么呢?其实一点也不神秘,我们就来看看:

1、“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见矣。”

第一策相当于现今的储备理论。大则治国安邦、克敌制胜,小则家庭生活、个人生产,首先都要蓄积金钱、粮食。身处乱世,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必不可免,知道战争将临,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市场需求进行预测,提前了解并储备好相应物资,方能遇事不慌,成竹在胸。

2、“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

第二策指经济活动要有远见,目光要瞄准将来。就像天旱时船没多大用处,价值下降,可以趁低价买进;而水灾时船价暴涨,车的价值下降,就要买进车子一样。计然认为,农业的丰收和歉收有周期存在,掌握周期规律,就可以利用天时旱涝,预见未来的粮价走势。国家针对此设立官市,粮价贱时大量收购,粮价贵时予以抛售,这样既能稳定粮价,又能从中取利。

3、“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第三策说的是价格调控。粮贱则伤农,粮贵则损商。因此要在两者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将市场的粮食价格,控制在双方都能接受的波动幅度内。生产和流通两方面都照顾好,粮食价格就会平稳,而其他货物的交易便能兴旺,国家税收才能不乏。

4、“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第四策讲的是存储与保值,意思是,购进的货物务必高质量,这样能避免积压,尽快变现商品价值,从而扩大利源。不要让钱一直滞停在手中,变成死钱。

5、“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

第五策讲价值判断。从商品在市场上的有余或不足,可以推知商品是畅销还是滞销。了解到贵贱行情后,便能根据供需状况来决定具体经营。

6、“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第六策论物极必反。商品贵贱之间存在辩证关系,贵与贱不是绝对、永恒的,而是相对、变化的。商品价格随着市场供求而不断改变,最迫切需要的才最有利可图。价格涨跌是互相转化的,贵极反降,贱极必涨。因此必须研究商品过剩和短缺的情况,掌握买卖取舍的最佳时机。当某商品已很贵时,就要视若粪土及时抛售;当某商品价格极低时,就要看作珠玉果断收购。

7、“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第七策是资金周转论。钱币货物的流通就像流水般,流则活、滞则死。资金不转,物不能通,因此资金要快速周转,川流不息,从商品增多的周转次数中,增加利润。

怎么样,这七策是不是非常简单,简单到接近“正确的废话”呢?其实真理,往往就是这么简单。

计然的七策,字字句句都说到了勾践的心眼里,他大喜过望,立即便要封计然做越国相——您瞧瞧,那时候写百来个字就能当内阁总理。可计然闲云野鹤惯了,不愿受封。勾践道:“既然先生不肯为官,孤也不好勉强。但孤绝不能白要你的心血之作。”于是下令厚赏计然金百镒、珠十斗、玉璧十块、缣帛百匹。

金百镒,就是黄金两千两,光这一项,就折合今天三千多万了,更不用说还有成斗的珍珠、玉璧……计然一篇文章就换来了这么多物质财富,这个稿费标准,堪称空前绝后,顿时就实现财富自由了。

虽然计然的作品在当时只有勾践和范蠡两名读者,但后世再无一个卖文者,能达到他这种“一文以兴邦,进而亡人国”的彪悍程度。

勾践得了《七策》后,与范蠡日夜研读,悉心体会,而后学以致用——“修之十年,国富”。经济是一切事业的基础,打好了物质基础,办其他事便事半功倍。越国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国力军力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会稽之耻的二十年后,勾践挥师攻灭吴国,北威齐晋,成为“春秋五霸”的最后一霸。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吴越争霸虽令轻重家学说大放光芒,然而胜利之后,范蠡见勾践不能同富贵,便哼着“整顿乾坤事已了,万里山河任逍遥”,拐带着西施,悄然登一叶扁舟,泛江湖而去。被勾践尊称为“计然子”的计老师,也假装疯癫,隐逸到浙江南部的缙云山,用卖文赚来的钱盖了一座别苑,终老此生。

范蠡

范蠡离越至齐,心里感慨:“《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遂改名易姓,运用计然之术,白手起家,成为巨富。老年时,他隐居定陶,号陶朱公,后世尊其为商家鼻祖、文财神。

范蠡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总结辑录了老师计然的言论,并加上自己的见解评析,编成一部《计倪内经》(古代“然”与“倪”、“研”字声相近,可相通相转,故也写作计倪、计研)。全书凡八千余言,字字妙诣,在商界被誉为“绝世富经”。其影响,从先秦的猗顿,到晚清的胡雪岩,千载之下犹有受益者,而计然一篇百字短文实现财富自由的励志故事,更足以令今天只是付费界的大中小V们,以之为偶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范蠡成熟商业思想
财富密码:通过《史记·货殖列传》,让我们发现财富的秘密。
汉听日历丨2月13日 急流勇退 谁笑他人看不穿
中国历史上十大王佐之才!
正月初二拜财神,财神有三位,应该拜谁为好呢?
范蠡说出财富秘密,精髓仅仅只有20个字,千年来读懂的人非富即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