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娟:
首先非常感谢大会给我这样一个机会,陈述一下我运用红外程像检测技术在中医诊断当中的应用。我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的中医诊断系的老师,我从事中医诊断教学30年了,这30年的教学活动当中一直在重复着中医原始的一种诊断方法叫望闻问切,就是看看舌头号号脉,讲起来感觉对现代的学生他们的教学的难度非常的大,因为他们很难用古代人的刻苦的琢磨的精神,号脉不琢磨怎么也学不会,所以我觉得前两年我参加了红外研讨会议,我参加了一次对我受益匪浅,所以我就在这次上阐述一下我的利用红外程像技术的研究。
我们研究主要用于中医诊断方面的研究,我给大家汇报的内容主要有这三个,一个是红外程像检测,在中医诊断当中科学性怎么样,不符合我们中医诊断的一个基本原理,这红外程像看到的人体程像的阴阳的状态,另外介绍一下我利用红外程像技术在临床当中的实践经验,第一个红外程像技术符合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我们中医诊断三项基本原理是至外(音)揣内、见微知著和知肠大便,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医的诊断和西医的诊断最大区别是,西医诊断是探入性质的,是有损伤性质的,比如说我要知道你是不是贫血,我一定要抽出来一点血测一下你的血色素,测一下你的红细胞基数,我要诊断你是不是肺癌,可能要除了X光片看一下以外,还要到你的组织当中切一个病理性切片我才能诊断清楚,所以西医的诊断就是一个创伤性的诊断。
中医诊断从来都是知外揣内,就是我看着外在的表现然后诊断你身体内在发生什么变化。其实中医的诊断科学性还是国际科学界承认的。
比如说我们要研究太阳,我们没有办法到太阳上取个样下来,那么我们也是太阳所发出的各种光线,来推断太阳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古代的中医没有采取把人体打开的方式,而是采取看头发就知道身体里面气血怎么样,看舌头知道身体当中的寒热的虚实,就是看外在的表现推断内在。
红外程像技术正好是看人体体表的温度分布,我们通过看体表分布的情况来推断内在脏腑的寒热阴阳,这是可行的。
还有一个原理就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叫见微知著就是指我们看身体局部的一小点改变就可以推断全身的气血运行的状态,就像现在有一个科学技术就是客隆技术,我们把细胞当中的一个DNA的片断嫁接出来然后接入到另外一个细胞当中,最后一个细胞成长起来就可以现实出这个动物本性的特征,所以身体上任何一个小的组织片断都能反应出全身的一个气血运行状态。
比如说刚才徐教授说的督脉,这些穴位的温度其实都和内在脏腑的功能有密切相关,当人体的内脏发生了病变的时候这些穴位的温度就会发生高和低的改变,我们通过分析皮肤穴位温度的高低就可以推断内在脏腑的功能和变化,这个就叫见微知著,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他的胸骨出现异常的热源,我们推测这个人可能脾胃功能有异常,比如说身体出现异常高热我们就反推这个人可能心火上沿这样的疾病。所以这是我们中医诊断的第二个原则。
另外见微知著还可以表现在脸上,有的人一看这个脸色我就知道你得什么病了,我们现在用红外程像去看面部的温度分布我们就知道他内脏得了什么病,比如说第一个人鼻子的温度出现一个明显的热区,这个说明他可能肺有热,或者脾经有热。
第二个人嘴唇非常的寒凉,我们中医讲脾开窍于唇,所以唇部的温度的下降提示着脾功能的低下。
第三个人眼睛非常的热,两眼温度已经明显的热偏离了,这个说明我们肝是开窍于目,所以跟肝的病理性改变有密切相关。
临床验证,红外程像所显现的局部温度的异常和我们临床的诊断其实吻合率是非常高的。
最后一个就是我们中医诊断第三个原则就是知肠大便,其实很简单,就是知道正确的标准然后就可以区分出来异常,我们得异常有热偏离和凉偏离。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比如说看人体后背的脊柱的重要的经络就是督脉,督脉的各个点的穴位之间他是有一个明显的能量的高低秩序我们叫热秩序。正常人按照每一个人穴位之间的温度关系是有一个正常的热秩序,如果被检测的人他督脉上的每一个温度分布出现了高或低的偏离,就提示着这个人比如说现在所说的督任不通,就是督脉任脉不通就会产生这些疾病。
这上面两张图一个比较健康人的督脉,我们看他的脊柱非常直,而且督脉的温度比较高,而且秩序非常的吻合正常是健康人。
第二个图后备的督脉我们看基本上看不出来,温度下降,能量非常低,这个人就符合我们中医所说的阳虚体质,还有一个中医诊断基本的原理就是整体审查,我们中医从来不是看一点就说你有什么病,我们要望闻问切,还有我们要看全身的诊断,我们红外程像的诊断技术,我现在已经做到了看脏腑位置,看脏腑的腧穴和墓穴还有看五官,三个数据同时会聚然后我确定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中医症后,这种检测方法已经在国家中药管理局也通过了专家的认可,现在也在医院里面推广。
阴阳以前我们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就爱讲阴阳,很多人说中医什么呀,阴阳是什么呀拿出来我们看看,我觉得中医是一个很大的综合型学科,他把哲学当中的阴阳概念引入中医的基础理论,来诠释中医的一些变化,其实阴阳太简单了,阴阳是很多很多东西的一个分类,比如说能量的高和低,高温区域就为阳低温区域就为阴。男性就为阳女性就为阴,这个天地天为阳地为阴天,他是一个分类,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它表明的是这种物质之间的属性的差异性,在我们红外程像看正好可以把阴阳显示出来,我们这一个里面中间放了一点热水,放热水之后我们拍摄的红外程像图就显示这杯子温度的极度性的推动性的不一样,正好跟我们中医所显示的阳和阴有关系。
温度高的区域就叫阳,温度低的区域就叫阴。我们中医讲阳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中有阴,原来给学生讲的时候学生也是糊涂,现在我们用这张图给大家解释,你看这个温度高的区域,我们还可以分为阳和阴,阴阳是无限可分的,所以阴阳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所以用这种红外程像检测技术去诠释中医是非常简单的情况。
我在红外测量当中,我采用的方法就是用局部温度与中间平均温度测量方法把阳和阴一个数据化的一个固化。我们把阳虚测出来一个方框之内,但是没有边界,因为能量是很难找到边界的。我们一个爆炸的声音,爆炸声音的边界在哪里呢?很难找到。但是我们可以在近能量中心区域寻找一个边界来把能量区域,这个区域叫32度,周边的区域测量一下28度,阳与阴之间的差别就是4度,所以在第二个杯子结构当中他的热能量结构阳和阴之间差4度的一个热能量结构,这个就是对一个非均衡状态的不平衡的一个热能量结构的一个测量和描述。
我们中医认为,人体其实就是第二个状态,当你生活着的时候,你健康的时候你身体的阴阳一定出现了一个非常稳定的热能量结构的身体,人去世了就是阴阳离绝,人一去世之后人身体的温度就消失了,身体所有地方的温度完全消失就是死人,我们就叫他阴阳离绝。
所谓生病了其实就是阴阳紊乱,该高的地方温度低下来,该低的区域温度升上来,阴阳紊乱就是一个人体的疾病状态。
我们中医对人体的认识就看他有没有出现阴阳的紊乱,这是我们中医的认识,再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说督脉和任脉,刚才许教授说了很多督脉,督脉为阳经之寒,督脉的温度是高于体表温度一点几度。任脉是阴经之寒,它比躯干(音)前的平均温度正好低,负的零点几度,所以任脉为阴,督脉为阳,任脉和督脉能量级差大概在1度左右。这个是我观察了很多做过统计学的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
但是如果人在检测过程当中他的督脉温度下降,任脉温度升高就是一个疾病状态了。所以我们通过红外程像检测当中测量阴阳寒热的能量级差来判断人体的疾病,还有中医所说的三焦,三焦也是一个很具体的位置,这张图是经络的我们针灸学上三焦的定位,我们把针灸学上把三焦定位用在我们红外程像图上,再躯干的三焦部分框出他的位置,然后我们来做一定的研究,我们发现三焦的能量结构正常人和异常人有明显的差异性,正常人的三焦上焦温度偏低,中焦次之,下焦温度偏高,所以所说的阳在下气往上走,人就非常的健康正常。
如果反过来这个人上焦温度高,下焦的温度低了,这个就叫三焦的热结构紊乱,这个就是疾病状态。比如说这张图他的上焦温度非常高,下焦温度非常低,如果上焦温度高是所以他浊气在上,所以他就会牙齿疼口腔溃疡仄声肿胀,如果下焦的温度非常低了我们叫耐下,这个人就很容易拉稀或者腹泻等等,这是阴阳反坐,并之一从(音)这是古代的经文上这么些的,但是以前读这个经文的时候感觉什么意思?现在看红外就知道了,上焦中焦下焦阴阳反坐什么意思,我们人体的正常能量结构除了三焦之外还有计划到脏和腑比如说这两个肾区的能量,正常人肾的能量阴频阳逆的,所以看不见能量的根源,但是如果生病的状态下,他的这个脏器的功能极度低下,就像现在医学所说,比如说这两个肾都硬化了,血液循环非常的少,这个时候植入的温度就会明显低于周围组织,所以我们能看见肾虚有一个明显的良区,这个和我们中医诊断当中的一个诊断结论,比如说肾阳虚或者说肾虚这个临床症状是完全吻合的。
所以红外程像的脏腑的区域的温度的高低与中医症后的结论是非常吻合的。经络也是对应的。
下面简单说一下我的病例,比如说第一个比例我治了一个痤疮的小姑娘20多岁,痤疮反复发作5年,脸上有特别多陈旧性的和新的痤疮非常难治,她的脉搏滑慢,非常有力的滑慢,平常吃完饭肚子胀,而且说话口臭,舌苔非常厚,这个一般的大夫一定认为这个人又有口臭脸上又长这么多痤疮一定是内热,另外这个人也是喜欢吃辣椒,我给他做了一个红外检测,这是第一张图是治疗之前,你看他脸上非常的热,我发现中焦非常的寒凉,但是下焦温度非常热,还有便秘,经过红外检测之后,我认为上焦的热是因为中焦的寒凉阻滞在那,所以给她采取的治疗方法是温中通下的方法,我让她吃温热的药物,然后给她吃通大便的药物,吃完这个药也就一个星期,我让她用生姜切片当茶饮,上班的时候不要喝绿茶,喝生姜茶,然后吃了点×肠丸,一个星期回来之后再做检测发现她中焦的温度已经明显上升,下焦的温度明显下降,最后脸部的温度明显下降。
所以七天我们正确的指导她一个食疗,就可以达到她以前用了很多药物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正确的中医辩证是非常重要的。
红外程像恰好能够指导我们临床的中医辩证,这个是他们的检测报告,我们看治疗之前上中下三焦是这样一个分布,治疗之后上中下三焦有一个明显的温度的态度,所以说明他临床疗效评价是非常好的。这个是一个淋巴的癌症,是一个恶心肿瘤的患者,当然我在临床上没有太多的临床经验,我只是一届书生教书而已,临床做的不太多,我也不会治癌症,但是这个病人来找我的时候,大夫我化疗之后特别难受,我吃了很多中药吃完了以后都觉得不舒服,你给我看看怎么回事,我就给他用红外程像检测,发现他从肚脐以上,上面特热下特别凉,上热下寒的一个明显的差异性,我就说我们不治癌症,但是我能给你调寒症,我就给他吃了一些中医清上焦热,温补下焦元阳。吃了一个多月的药之后,下次再来一看就是三焦的温度就比较均衡,人的脸色气色都显得非常的好,所以红外程像对指导中医临床辩证特别是复杂症后的临床辩证非常的好,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尤其是现在的病人,第一吃饭吃的都很乱,然后还有一些老病号吃药吃的很乱,西药中药混在一起吃,刚上临床的大夫来说真正能看懂什么是寒热虚实是非常困难的, 而红外程像检测技术确实能帮助我们临床大夫提高中医诊断的技能,然后让我们中医更好的发挥服务于众的作用。
这三个也是一个高热带查的病例,这个是病例也是一个小孩感冒之后一直吃抗生素,最后体温一直维持在40-41度左右,后来西医给他做了各项检查,没有找到病灶,一直给他用最后的抗生素和激素,但是小孩体温始终降不下来,我用红外程像检测之后发现他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高热,背部的大肠也出现了明显的热偏离,足阳明胃经也出现了明显的热偏离,而就是一片阳明经的热症。后来我给他辨证的时候就是阳明腐蚀症,我只用了两副药,×每一副药5块钱,所以体温就下来了。
当然用传统四诊来辩证,我是不敢给他用其他的药,因为他每天都有大便,而且肚子摸起来是软的,舌苔也不厚,所以用传统的中医辩证方法我还真不敢给他用大肠×。但是有了红外程像检测技术之后让我有相信给他用这个药,结果确实达到了药到病除的作用。所以我就觉得中医将来是我们发展的方向。这是我写的,我现在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亚健康人群,中医的亚健康我们大学的教授把他归纳为九种体质,我主要是用九种体质亮点和红外程像做研究,我2008年开始研究,2009年发表了一些文章,这是我提出来一个中医症后的热理学研究,这也是我首次提出来的概念,现在也得到很多专家的认可。这个是用红外程像技术做的一些论文,红外程像技术理论等等。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举报。